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手腕
4002700000025

第25章 借力使力智取之道(2)

树立完美的形象

人的形象往往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能使人着迷,产生好感。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非常注意形象:第一次和某个陌生人接触,第一次受委托替别人做事情,第一次同他人合作,第一次到公司上班,第一次跟领导见面,第一次同异性约会,等等。如果第一次印象颇佳或者比较满意,其心理上所形成的认识定势,往往会极其深刻的,甚至是先入为主地影响日后的交往或者以后的看法。这种在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影响以后的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形象效应。

无论是商界还是职场,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无论是人际沟通还是情爱天地,需要你有着良好的形象。一个良好的形象,展示给人们你的自信、尊严、力量、能力,它并不仅仅反映在对别人的视觉效率,同时它也是一种外在辅助工具,它让你对自己的言行有了更高的要求,能立刻唤起你内在沉积的优良素质,通过你的穿着、微笑、目光接触、握手、一举一动,让你浑身都散发着一个成功者的魅力。成功的形象为你事业的成功起者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那些追求成功的人,创立一个可信任的、有竞争力、积极向上、有时代感的形象,无论你在什么群体中都能获取公众的信任从而脱颖而出。

现代生活的节奏快,人和人的接触短暂,往往我们只有一个机会告诉另外一个人我们是谁,在商业、政治和恋爱等交际场合中,语言和文字常常不够使用,我们得用衣着服装来表明自己的个性和意向。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服装对人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服饰是否有魅力直接关系到个人良好形象与威信的确立与否。

一个人的服饰对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传播就是这般重要。一般都可以这样说,没有得体的服饰,就没有自身良好的形象。

每一个向往获得成功、渴望赢得尊敬的人都重视衣着。“什么样的衣着决定什么样的性格。”穿戴整洁的意识形成优雅从容的风度,而衣衫褴褛、衣冠不整使人感觉龌龊、猥琐和局促不安,缺乏尊严和庄重感。我们的衣着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我感觉,任何有这种体会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谁又没有过这种体会呢?穿着合身的新衣,让人精神焕发,春光满面。别扭、肮脏的衣服有损人的精神状态和风度。

一位企业家这样说道:“在商界,企业家最初的合作看什么?其实很大的成分看衣着。有一次,我想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合作伙伴。见面的那天,他穿着西装,里面没穿衬衣,只穿了一件圆领衫,手里拎着一个手机。”

“我当时看着就很别扭。你想想,西装是多正式的着装,他穿了件圆领衫来配。还拎着个手机。典型的暴发户形象,我当时就决定,不与他合作。后来,朋友说,他真的很有钱,而你正缺钱。我说,我缺钱不假,可是合作伙伴这个人才是主要的。他出钱他要参与,要管理,要与我共同决策,他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意,所以我不选择他。”

莎士比亚说:“衣装是人的门面”。这一说法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许多人经常因为他们不得体的穿着而备受指责。初看起来,仅凭衣着去判断一个人似乎肤浅轻率了些。但经验一再证明:衣着的确是衡量穿衣人的品位和自尊感的一个标准。渴望成功的有志者应该像选择伴侣一样谨慎地选择衣装。古谚云:“我根据你的伴侣就能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人。”某个哲学家也说过一句精妙的话:“让我看看一个妇女一生所穿的所有衣服,我就能写出一部关于她的传记。”

高尚的理想、活泼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本身与个人卫生的不整洁都是势不两立的。一个忽视洗澡的年轻人也会忽视他的心灵,他会很快全面堕落。一个不注意仪表的年轻女人很快就无法取悦于人,她会一步步堕落成一个不思上进的邋遢女人。

无论如何,衣着得体都是有益无害的。穿着合身衣服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不管你的自制力有多强,你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你衣衫不整、不修边幅、房间凌乱、随随便便,那么你很快会发现自己已沾染上衣装和环境的习气了。你的思想会一路下滑,它会松弛懈怠,变得像你的身体一样邋遢凌乱,缺乏生气。相反,当你忧心忡忡、身体不适、无心工作的时候,你不是身穿睡衣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而是去洗一个热水澡——或是来一次桑拿浴一然后换上一身新衣,像是去赴盛大宴会一般仔细修饰一番,那么你就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在你穿完衣服之前,你的忧伤和病恹恹的情绪十有八九会消逝得无影无踪,你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

形象,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和外表长相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全面素质,外表与内在结合的、一个在流动中的印象。

站立、步行、端坐,虽然都是单纯的动作,但是,其重要性却比舞艺高超来得大。我的朋友中,有人不善于跳舞,但却举止高雅,但是,并无精于舞蹈,却拙于举止的人。能站得挺直,走得雄伟,又能坐得端正的人并不多见。出现在人前,是一副萎缩模样的人,坐下来时,也是不自然地伸长了身体,极为懒散不堪。心性率直,凡事不在乎的人,则是将全身的重量,一股脑地压在椅子上。这些动作,即使是看在至亲好友的。眼里,也会颇不以为然。

标准的坐姿是要有愉快的心情支撑的,由外观之,这种姿势并非使尽全力,而是轻松地坐下来,不是采取身体僵硬不动的姿势,而是非常自然的动作。你大概能做到这一点吧!若是不能,应该尽可能练习,以达到接近标准的动作。

此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动作,但它无论是对女性还是男性的心,都会产生深深的吸引。在工作场所这种情形也相同。优雅的站立动作,能打动多少人的心,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事。

形象的内容包含的太丰实了,它包括你的穿着、言行、举止、修养、生活方式、知识层次、家庭出身、你住在哪里、开什么车、和什么人交朋友等等。它们在清楚地为你下着定义——无声而准确地在讲述你的故事——你是谁、你的社会位置、你如何生活、你是否有发展前途……形象的综合性和它包含的丰富内容,为我们塑造成功富有的形象提供了很大的回旋空间。

备忘录:

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好形象助你成功。

莎士比亚说:“衣装是人的门面”。

别人声望,为我所用

己所难措,假手于人。

借他人之力为自己图谋。

狐狸是非常聪明的动物,由于他没有力气,个子矮小,因此处境不利。在森林中,狐狸得不到尊敬,没人真正把他放在眼里。为了克服这一点,对于狐狸来说,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说服老虎与他做朋友。通过与力大无比、令人畏敬的老虎密切交往,狐狸可以伴随老虎左右在丛林中四处行走,而且享受给予老虎的同样的提心吊胆的尊敬。即使老虎不在狐狸身边,得知狐狸与老虎交往甚密,也足以保证狐狸在旷野中得以生存。假如一只狐狸不能够与老虎交朋友,那么这只狐狸就应该制造一种跟老虎密切交往的假象,小心翼翼地跟在老虎的后边,与此同时,大吹大擂他们之间有着笃深的友谊,这样做,他便制造一种印象,即他的安危得到老虎极大的关注。

狐狸这种做法,便是典型的借光。这个狐假虎威的中国古代智谋,原指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别的野兽。一般狐假虎威之谋,在世人眼中似乎不算奸诈,主要有狡猾之感,指仗着别人的威力欺压人。这种诡计与常说的“狗仗人势”、“拉大旗作虎皮”、“扶天子以令诸侯”、“借刀杀人”很接近。从谋略学的角度看,指阴谋家借助外力增长自己的势力威风,达到欺压战胜对手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而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兵经百字·借字》云:“己所难措,假手于人,不必亲行,坐享其利;甚至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借他人之力为自己图谋,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被社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同时这也是寻找“朋友”、建立新关系的手段,不失为做人处世的一种好方法。

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就是借力策略的应用。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XX用的是同一个品牌的。”从人类的心理上讲,人们往往都倾向于这一点,认为自己找对了“路子”。因此,同样是消费,多一层名人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商业上的成败是由细节决定的,很多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明知道过了这一关后,可以挣大把大把的钱,但往往就在这一关口上卡住了,这个时候如有贵人相助,接下来就一帆风顺了。

有一个美国出版商,在总统身上大做文章,不仅推销掉积压的图书,而且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次,该出版商为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图书卖不出去而发愁,忽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过了几天,他通过朋友送给美国总统一本样书。后来,总统看到了这本书,只浏览了几页,便漫不经心地说:“这本书不错。”出版商闻讯,利用总统这句话大做广告,一个月内把积压图书全部卖光。

然后,又有一批图书积压,该出版商因尝到了甜头,给总统又寄了一本样书。这一回,总统不给面子,评论说:“这本书糟透了!”于是,该出版商在广告中大肆宣传:“本公司有一本总统认为很糟糕的书出售!”不久,该书销售一空。

几个月后,该出版商又遇到了图书积压的难题,他像以前一样如法炮制,寄给总统一本样书。这一回,总统学聪明了,干脆对他的书一言不发。于是,该出版商在广告中写道:“这里有一本总统难以评价的书出售!”结果,所剩图书轰然销尽。

结交名人之心大部分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翻开历史史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风光耀眼,一呼百应的。他们大多数总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他的面子来笼络各路豪杰,借他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

著名记者吴小莉之所以成名的原因,与她善于走在领袖身边有直接的关系。

或许,很多人都记得,98年3月19日,在“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朱总理首开先河地点到了吴小莉的名字:“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广播。”“两会”期间的轶事,使吴小莉顿时成为传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问,使朱总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吴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吴小莉主持的节目小莉看时事)也成为凤凰卫视台的名牌节目。内地的传媒朋友对小莉说:“在中国电视圈里,只有文艺类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闻类主持人成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朋友也笑说:“小莉,你不知道你对中国内地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冲击有多大,许多人加快了语速,剪短了头发。”

年年底,吴小莉和其他传媒界朋一起采访领袖双边会。在吉隆坡她又一次成为传媒的宠儿,因为江泽民主席也点了吴小莉的名。11月15日,当江主席步入会场,听说有香港媒体时,一眼就看见了她,笑说:“吴小莉,吴小莉,现在成了有名人物了。”吴小莉激动地说:“谢谢主席!”

巧借他人的力量和威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韬略。

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情,都是借光的范围。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可以“借光”的呢?

你可以巧借名人,如在交谈中常出现的一些身份最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别人眼里就不同寻常;巧借闻名地点,如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表白,这也可以作为提高你的身份和能力的资本;巧借名言,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词作画,请专家教授为你著的书作序,请明星为你签个名等等。这些做法虽然有沽名钓誉之嫌,其实这是一些人“敢为天下先”的眼光,是人的正当追求,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成为被社会所承认的成名方式之一。

由此可见,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平淡的一个字送给了你,要比一千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的赞美更有威力。

备忘录:

借他人之势,扩大自己的影响。

借他人之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假手于人借力打力

兵不钝而利可全。

借敌之力,以敌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