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手腕
4002700000029

第29章 审时度势收放自如(1)

审时度势,能够把当前的局面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能准确的估计到局势的走向,方可因时而动,相机而行;善变通收放自如,方可趋利避害、取舍得宜,转败为胜,变被动为主动;不识时务且不能收放自如者则会处处碰壁,事事失意,弄不好还倾家荡产,甚至赔上自家性命。

如“弹簧”一样做人

后退是一种策略。

该进时进,当退时退。

短暂的隐退会让你变得神秘。

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尤其是“退”字,但是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知进不知退,必将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们要向弹簧学习。你看,弹簧进退自如,但本色不变。

其实,进有时是为了退,而退有时则是为了进。

比如,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时,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进退之道是不行的。退也是一种做人手段。只知时而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几天前,一位同事忧心忡忡地说,他的小孩最近数学成绩大滑坡,气得他一连数顿都没吃好饭,来问我该如何办。我问他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局面。他。

说也并非孩子不刻苦用功,老师的作业每天使孩子累得连自己心爱的足球赛也无法看,体育锻炼的时间更不用说了。可这孩子对戏剧艺术挺感兴趣,无论什么时候一谈起京剧便能脱口而唱出,而且其嗓音也是极其出色的。但孩子的父亲认为,在目前社会学京剧是没有出息的。于是对这孩子的兴趣横加指责而不去鼓励他自由发展。听他这么一说,我颇感兴趣。好一个急于事功,只求成而不愿败的父亲!

后来,我建议他必须退让,不能强逼孩子去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逼他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爱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欢乐、痛苦、失败,当然,最终他肯定会找到自己的成功!

果然不出所料,过了几周,同事跑来告诉我说他孩子参加了业余京剧班,进步很快。同时,学习也得心应手,心理压力被去掉了,似乎前边的路很宽,也很轻松。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一种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于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钢铁大王”卡耐基,运用此法之高明,足以称得上谋略过人的商战高手。

年,“华东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耐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受美西战争的影响,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而美西战争最后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望日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钢铁战争其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因为他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摩根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和明尼苏达钢铁两家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耐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首先拿卡耐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原以为卡耐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耐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耐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将是自己。

卡耐基更清楚自己的“份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耐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到那时,卡耐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我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耐基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耐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元对1.5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耐基的条件。

在商战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耐基瞅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听我的。这样,以1∶1.5的比率兑换了卡耐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到4亿美元!

卡耐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耐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笫二个步骤时,卡耐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耐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耐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耐基,而不是摩根!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退与进是一种辩证关系,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的进攻。然而真正能够懂得其深刻含义的人却未必多,因为人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幸福荣华。在“退”上欠火候,可能都会使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终生!

备忘录:

退了一步,反面获得了利益。

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的进攻。

忍挺兼顾方显英雄本色

忍,体现友善、涵养、通情达理;

挺,则显示尊严、原则和力量。

唐代诗人张公在他的《百忍歌》中写道: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变永。量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张公的见解,可谓十分正确和到位,之于做人的个体者来说,遇到烦心事,不平事,吃亏事,揪心事,该忍就忍能忍就忍!忍,不是濡弱;忍,也不是退缩;忍,也不是无骨!所有的容人之忍让人之忍及负重之忍,都是一种大道,一种有利于自我顺风前行的大道。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一味地“忍”或一味地“挺”,都不够全面,只有做到忍与挺兼顾,方可称得英雄之举。

杜月笙是旧中国上海滩著名的流氓大亨,十里洋场的“第一号闻人”和“工商界巨子”。其权势之显赫,甚至敢于在“太子”头上动土。

蒋介石为扭转全国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在1948年夏天特派儿子蒋经国督导上海地区经济管制,并组成了逮捕不法之徒的“打虎大队”。恰在这时,杜月笙的三儿子杜维屏因私自套汇港币45万元外汇,被蒋经国查获。蒋经国大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了杜维屏,这在上海滩引起了巨大震动。

杜月笙从来只有“损”人,没有被人损过。对于蒋经国的下马威,杜氏门徒建议“老师”给蒋经国点颜色看看,让这位“皇太子”知道上海滩不是新赣南。但杜月笙却不动声色,既不向主管方面求情,也不跟亲朋故旧诉苦,反而一本正经地说:“国法之前,人人平等,杜维屏果若有罪,我不可能也不应该去救他。怕什么,我有八个儿子,缺他一个,又有何妨?”

有一天,蒋经国把各业巨头约到浦东大楼,准备对杜月笙施加新的压力。杜月笙明知是“皇太子”摆的“鸿门宴”,却不便“拒邀”,会议一开始,蒋经国即正色道:“对这次币制改革,上海各界人士热烈赞助者很多,但有少数不明大义的人,投机倒把,屯积居奇,兴风作浪,影响国计民生。本人此次进行经济检查,若囤积物资逾期不放,一经查出,全部没收,并予以法办。”

蒋经国的话显然是讲给杜月笙听的。岂料他的话音刚落,杜月笙立即发言:“我儿子违反国家的规定,是我管教不严,我把他交给蒋先生依法惩办。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也可以说是今天到会各位的要求,就是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的仓库去检查检查。扬子公司在囤积的货色方面尽人皆知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今天我亲友的物资登记查封,也希望蒋先生能一视同仁,把扬子囤货同样予以查封,这样才服人心。”杜月笙还软中带硬地说:“倘若蒋先生吃不准,我可以陪你检查。闲话一句,我身体有病,不能多坐了。”说完离座而去。杜月笙的发言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语惊四座。工商界巨头们不禁暗中佩服这位大亨。杜月笙竟然软硬兼施,“皇太子”自然也不会示弱,他立即表示“扬子”如有犯法行为,决不宽恕。

一时之间,“扬子囤货案”弄得满城风雨,街谈巷议,纷纷嘲讽蒋氏家族的丑闻。扬子公司原是一家“皇亲国戚”公司,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孔少爷凭着他是蒋介石的外甥,根本不把“打虎大队”看在眼里。但杜月笙先发制人,蒋经国又不能按兵不动,遂下令查封了“扬子”之仓库。孔令侃立即向小姨妈宋美龄求援,哭诉蒋经国自相残害手足的举止。宋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又搬出了蒋介石。蒋介石听罢原委后,不禁埋怨起儿子来,认为他毕竟出道不久,怎么假戏真做,打“虎”打到自己家族头上来了,结果,扬子一案不了了之,杜月笙的三公子也早在此事了结之前出了监狱。杜月笙这招忍挺兼顾实在是“辣”呀。

忍是一种境界,小忍则透小境界,大忍则阐大境界!凡大忍者,必成大事,小忍者,亦可为大谋。做人有手段,自然处忍与不忍于胸腹之中。“小不忍则乱大谋”,讲究做事的方圆之道。“忍”不能没原则的忍:不该忍的忍,那是懦弱的表现;该忍的不忍,那是鲁莽的作为。

生活中工作中与他人之间出现了一些小误会、小磨擦、小分歧或者小过失,我们主张,应该以谦默忍让之心对之,当忍就得忍。

妻子对丈夫越轨行为的一再忍让,只会使丈夫为所欲为,变本加厉,甚至他会某一天突然认为这是正常的。母亲对儿子不良行为的一再忍让,会使不懂事的孩子误人歧途。一再忍让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可收拾,让人后悔不已。

喜欢一味忍让的人,应该告诉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要警醒一下别人,或在关键时候予以回击,不要让自己的原则受到侵犯。对于一些善意的玩笑,一时过火的行为,忍让一下可以显示你的涵养,但对于那些一贯性的、污辱性的甚至无赖性的侵犯,忍让就等于绵羊投降于恶狼面前。这时候需要的是反抗。当然在此之前不妨先警示一下对方,以示你的风度。即使你也知道反抗的结果可能是彼此断绝来往,甚至付出更惨重的代价,你也得奋力去做。即使你力不从心,或者可能招来更大的侵犯,你也得坚强地去做,因为结果往往是邪不压正。不管结果如何,你要从维护自己的形象出发,从拯救一个丑恶的灵魂出发,给予迎头痛击,让他知道,该如何尊重人。

忍与挺,作为一种策略,或者作为一种做人的手段,无论何种场合,不可偏颇。从理论上讲,忍,体现友善、涵养、通情达理;挺,则显示尊严、原则和力量。还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只要运用得当,还是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美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的。

备忘录:

忍挺兼顾是必不可少的做人手段。

忍与挺兼顾,方可称得英雄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