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手腕
4002700000038

第38章 上谋攻心不战而胜(4)

无论如何,在人的心中,总是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赞美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的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赞美话时,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是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所以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词,可使人振奋和鼓舞,使人得到自信和不断进取的力量。

某校有一位同学,在一次命题作文中,抄袭了一期杂志上的一篇散文。极为巧合的是,语文老师恰恰手里有这一期杂志。多年的从教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要鼓励和赞扬,这比用挖苦和指责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给同学的,是正面的引导和促进。所以,他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把这位同学私下叫到房间里,称赞这篇散文写得很好,并帮助他分析了文章结构和起承转合,嘱咐他向更高的写作目标奋斗。结果,这一次保护面子的赞许行动,在这位同学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真的爱上了写作,靠着自己的执著和勤奋,终于成为了知名的业余作家。赞赏的力量有时的确是十分惊人的,它简直到了点石成金的程度。

美国马斯洛层次理论认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现为荣誉感和成就感。而荣誉和成就的取得,还需得到社会的认可。赞扬的作用,就是把他人需要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拱手相送到对方手里。当对方的行为得到你真心实意的赞许时,他看到的是别人对自己努力的认同和肯定,从而使自己渴望别人赞许的愿望在荣誉感和成就感接踵而来时得到满足,并在心理上得到强化和鼓舞。他能养精蓄锐,更有力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善于赞扬别人优点的人,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同时他也会得到很大的收获。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方面的体验,赞扬别人,往往也会激励自己。别人的精神会感染我们,别人的榜样会带动我们,人家可以,而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备忘录:

会说赞美话的人,似乎人际关系都处理的较好。

赞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赞扬和欣赏,能满足人的荣誉感,能使人终身难忘。

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人物。

做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人物。事实上,大家愿意做所有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能得到自己是重要的感觉。

纽约电话公司曾针对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字使用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字使用了大约3950次。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实际状况如何,在内心中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刘易斯·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重视的那个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

在罗斯福做纽约州长的时候,他完成了一项特殊的功迹……他和政党重要人物相处得很好,使他们同意原来他们所反对的案件。我们且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当有重要职位需要补缺时,他就请那些政党要人推荐。罗斯福说:「起初他们推荐的,是党内并不受到欢迎的人。我就跟他们说,如果要使政治有满意的表现,你们推荐这个人并不适合,同时也会受到民众所反对。

后来他们又推选了一个出来,那人看来虽然并没有可批评的地方,可是也没有令人赞佩的优点。我就告诉他们,任用这样的人,会有负公众的期望,所以请他们再推选出一个更适合这职位的人。

他们第三次推荐的人,看来是差不多了,可是还不十分理想。

于是,我对他们表示感谢之意,让他们再试一次。第四次他们所推荐的,正是我所需要的人,而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之后,我就任用了这个人。而且,我还使他们享有任命此人的名义。……趁此机会,我就对他们说,我已经做了使他们愉快的事,现在轮到他们顺从我的意见,做几件事了。

我相信那些党政首要们,也乐意这样做,因为他们赞助了政府重大的改革,诸如选举权税法及市公务法案等。

记住,罗斯福凡是都很费事的去征求别人的意见,且对他们的建议表示尊重……当罗斯福委派重要职司时,他使那些党政首要们,真实的感觉到,这是他们所挑选的人,这是他们的意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者忘记了一个重要原则一一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他们喜欢自我表现,喜欢夸大吹嘘自己,一旦事情成功,他们首先表现出的就是自己有多大的功劳,做出了多大贡献。这样不就是向他人表明:你们确实不太重要。无形之中,他们伤害了别人,当然最终也不利于己。

在美国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总统,他就是一位鞋匠的儿子——林肯。在他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十分尴尬。因为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都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他们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但是,林肯却从强大的竞争势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赖,这除了他具有卓越的才能外,与他从平民中来,走平民路线,把自己融于广大百姓之中的平民意识是分不开的。

当林肯站在演讲台上时,有人问他有多少财产。人们期待的答案当然是多少万美元、多少亩田地,然而林肯却扳着手指这样回答:

“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租了3间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又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财产就是你们!”

“惟一可依靠的财产就是你们”,这正是林肯取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人类行为有个极为重要的法则,这一法则就是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如果我们遵从这一法则,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而且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永恒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难免招致麻烦。

有这样一个小笑话。

有一个人请了四位同事到他家里吃饭,他倒是非常真诚的,摆了一大桌酒菜。三个同事如约而至,只有一位仍不见踪影,主人在门口急得东张西望,搓手跺脚。一个同事从里头跑出来安慰他不要着急。谁知这位老兄随口甩出一句话:“该来的不来。”旁边劝他的这位同事一听,心里想“这样说,我岂不是不该来的。”咣当一声摔门而去。里头另一位同事见状,急忙出来好言相劝。哪知这位老兄又从嘴里蹦出一句:“唉!不该走的又走了。”本来相劝的同事一听,立刻怒从心起,“不该走的走了,那意思不就是该走的不走。得,甭解释了,我走了。”最后在屋里等的那位同事急忙出来帮着主人挽留客人。可惜这位老兄口才实在不佳,竟然又冒出一句:“我根本不是冲他们说的。”最后那位客人一听,“噢,你不是冲他们说的,那不就是冲我说的吗?算了,我也不留了,一起走吧!”

这虽是一则笑话,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渴望被人尊重的心理。

人际交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是: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如果我们遵从这一做人手段,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并且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快乐但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一法则,难免后患无穷。

那么,你怎样才能使人们觉得他们特殊呢?这里有一些手段:

1)尽可能多地使用他们的名字。

有人说,人的耳朵最喜欢的声音是他们自己名字的发音。我想那是真的。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声音。如果你经常使用它,那意味着你真的关心他们,那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珍贵的。

2)聆听他们。

这听起来很简单,而它也确实很简单,如果你认真对待的话。如果你是假装的,它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抛开关于自我的想法,聆听他们对你说的话。

3)称赞并认可他们的成就。

这不必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小事情也可以。你可以说:“有一天我路过你们家花园,你种的花草长得多好啊。”这句话也很有效。或者说:“你的领带很好看,与这套西装搭配得很好!”注意到并说出人们的独特之处能够使人们觉得与众不同。

4)如果有人等着与你见面,一定要向他们打招呼。

千万不要忽视等着与你见面的人,即使你只会意地看他们一眼,并让他们知道你很快就会到他们那里去。这将使他们觉得你很在意他们。

5)当有人问你问题的时候,停一会儿再回答。这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你花时间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

6)当你在团队坐的时候,要关心每一个人。

要记住,任何团队实际上都是由单个的、需要被认可和被欣赏的人组成的。当你向一个团队讲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每一个人,向他们说话,让他们知道你觉得他们是重要的。

备忘录:

人类本质里最深层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样待别人。

你越使人们觉得他们重要和特殊,他们就越会对你做出反应。

运用道歉化解矛盾

道歉的话是消除后遗症的“定心丸”。

道歉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做人手段。

人孰能无过。在人际交往中,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难免会出现得罪人的时候,因此,人人都需要学会道歉的做人手段。诚挚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增进感情,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己的言行失误而打扰、影响别人,或者令别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或物质上的损失时,都要自动向对方道歉,挽回影响,以便维持你们相互间的友好关系。

小吴在广州工作。一天,老总要他将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上海的同事安,小吴并不认识安,报告发过去后,安通过网络问了很多业内人士觉得很可笑的初级问题。当时小吴就回话:“你还没有入门吧?”结果引发两人之间的言语纷争。小吴看安不懂装懂还极力狡辩,便毫不客气、极尽挖苦,安气得用英语唾骂小吴,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止。小吴后来生病休养一段时间,上班后老总提起此事,说安投诉到上海集团公司执行总裁,总裁在小吴的老总面前面露难色,对小吴表示不满。于是老总吩咐小吴在抓好业务的同时,要及时向安道歉。老总言辞缓和,显露爱才之心,说安是上海集团公司的一名经理,刚留学归来,被小吴这样的小字辈耻笑肯定心中难以平衡,希望小吴能予以理解。小吴为有辱老总脸面备感歉意,虽然觉得自己吃亏,还是主动发了一封道歉信给安。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谦逊一点。自己有果实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就会给你同情,这就是道歉的神效。倘若我们大家能运用道歉的神效,我们的生活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人孰无过,我们都需要学会道歉的艺术,抚心自问,看看你是否常常毫不留情地妄下断言,说出伤人的话,牺牲了朋友,自己从中得利:再想想看,有哪几次你诚心地坦然表示歉意。有点惶恐是不是?惶恐的原因在于我们良心不昧,深知即使稍有过失也难免嗒然若失,除非知道道歉,否则总是内疚于心。

有些人认为道歉是向别人低头,失去了个人尊严。一味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道歉,又何谈尊严呢?

不负责的人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不敢道歉意味着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次语文单元测验,老师误将一位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您错了,应该向我道歉。品德课上老师就是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愣住了。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

事后有人问这位老师:“你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却说:“像这样有道德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

尽管道歉是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但在我们所见所闻中,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道歉的并不多。因为,道歉对于老师来说,同样承担着“诚信”一落千丈,学生效仿“找茬儿”等风险。但是,那位老师做了,他用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道德的光芒。

有时我们迟迟不道歉是因为怕碰钉子,这种令人难堪的可能性确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谅别人可以祛除心里的怨恨,而怨恨是戕伤心灵的。有谁愿意反复蒙受痛苦和忿怨的折磨?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道歉呢?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点:

1)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伟人也有时道歉。邱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句话是以赞誉方式作出的道歉。

2)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吵架后,一束鲜花能令前嫌冰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餐碟旁或枕头底,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念不渝;大家不交谈,触摸也可传情达意,千万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