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里,可能是生产队里要盖房子,运来了许多芦苇。这些芦苇,肯定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当地是不出芦苇的。芦苇靠着南墙,堆了一大堆,那些洁白的已经干了的芦穗,在风中微微飘动。
小秀来找山子玩,看见了一团团雪白的芦穗,对山子说:“咱剪芦穗去卖吧!芦穗能卖钱。”
“是吗?”山子立马来了兴致——能卖点儿钱,这钱就是自己挣的了。以后再买点儿糖、小玩具什么的,就不用跟娘要钱了。“上哪儿去卖呢?”
“公社收购站呀!公社收购站要收。”
小秀回家拿镰刀去了。
山子家有一把镰刀,但不快,现磨肯定是来不及了,山子就跟娘要剪子。
“要剪子做啥?”
“剪芦穗。”
“剪芦穗做啥?”
“卖钱。”
“芦穗那么轻,能卖几分钱?”
“管它呢,好赖都是钱!”
娘有点儿不大情愿,想了想,还是给了山子一把旧剪刀。
山子一看,是一把不大好的剪刀,就噘起了嘴,说:“娘,这把不大快。我使你那一把。”说着,伸手就去拿针线簸箩里娘做针线活的那一把。那把剪子,让娘使得油黑发亮,把上都磨得露出了白铁来。平时,娘也不让山子用这把剪刀剪别的东西。
“不行!”娘打了他的手一下。
山子还想耍赖:“娘,我就使一回,保证给你使不坏!”
“这把可不能给你!你不穿衣裳了?不穿鞋了?丢了这把,娘使啥?”
娘的剪刀,是从老家青州带来的。那还是娘出嫁时,姥娘陪送的嫁妆,已使了二十多年。青州剪刀是老牌子,挺有名的。
山子只好拿了那把旧剪刀去了后院。
两个孩子爬到了芦苇的上边,一个用镰刀割,一个用剪子剪。两个人虽一块儿干活,但各自收获各自的,剪下来的芦穗,放在自己的包袱里。芦穗虽轻,但渐渐地多了,包袱就鼓了起来。小秀四五岁就上坡割草,镰刀使得挺溜,一只手攥着两个或三个芦穗,嚓地一刀就割下来。他的包袱,明显比山子的鼓得大。
就在两个人准备收工,下去卖芦穗时,山子手中的剪子一下子失了手,掉到芦捆缝里去了。
这下坏了!山子扒着芦苇,找了一阵子,根本找不到。这捆芦苇下边,压着十几捆芦苇,要找到剪子,得把芦苇全都搬开。一个七岁的孩子,一个九岁的孩子,连一捆也搬不开。
山子哭丧着脸去找娘,跟娘说剪子掉到芦苇里边去了。
娘一听就生气了。她看看浑身上下都是芦花的山子,恨不得揍他一顿:“你这个不成事的东西!几朵芦穗值多少钱!一把剪子值多少钱!”
娘跟着山子来到后院,看了看一那大堆的芦苇,又说:“我上哪儿去找剪子呀!”
山子丢了剪子,小秀也觉得脸上无光,因为剪芦穗这事是他先提出来的,就说:“山子,我把芦穗卖了去吧!”就一手拎了一个大包袱走了。
娘领着山子往回走,说:“以后,不准来剪芦穗了!听见了吗?”
山子噘着嘴,没吭声。
娘揪揪儿子的耳朵:“哎,你听见了吗?”揪耳朵的手并没使劲儿,山子也不疼。
山子“喔”了一声。
娘又说:“也不准爬到上面去玩。你看你弄得这一身!跟老鼠在面缸里滚过似的!”
山子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让你笑!”娘伸手要打山子,山子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山子听娘说过,人的耳朵上有好多穴位。这些穴位,管着人身上的好多地方。所以,小孩的耳朵不能随便乱揪,更不能使劲儿揪。山子有时看别人家的娘使劲儿揪儿子的耳朵,揪得儿子杀猪一般地叫,就老担心那孩子以后会什么地方出毛病。
娘这时自言自语地说:“嗨,也怪我。该让你使个绳,拴在剪子上,再把绳系到手腕上。那样,剪子就是掉了,一拽就又上来了。在老家,上树剪桑叶时,就是用绳拴着剪子的,怕剪子掉到树底下,下去捡费事。”
回到家,娘端来一盆水,给山子擦夹袄裤子上沾着的芦花。擦了一阵子,有点儿烦了,说:“自己擦!娘给你做这些容易不?也不知道爱惜!”
山子就拿湿毛巾擦那些芦花,擦了好长时间,好不容易才擦干净了。
第二天上学,小秀给了山子六分钱,说是卖芦穗的钱。山子问他的芦穗卖了多少钱,小秀说卖了一毛。
再后来,一些人来搬芦苇,娘叫山子去问问人家,捡到一把剪子没有。山子去问了。那些脸膛黑红一身芦花的汉子友好地笑笑,说没见着。
芦苇都运走了,山子又去那一地苇叶和断苇子里找,也没见剪子的影子。
一把剪子,对于当地一户普通人家来说,也算得上一个很重要的物件了。娘为此念叨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