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一日一得
4065000000003

第3章 管鲍之交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2),鲍叔终善遇之(3),不以为言(4)。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5),一匡天下(6),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7),尝与鲍叔贾(8),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9),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10),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1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12),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1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14)。”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15)。

【注释】

(1)贤:有才德。

(2)常欺鲍叔:管仲与鲍叔在南阳一同经商,到分盈利时,管仲自己多分。鲍叔牙知道他家贫有母,不认为他是贪财。

(3)终:始终;善:友好;遇:对待。

(4)不以为言:不因为这件事发议论、争论。

(5)九:这里泛指多次;合:会盟。指春秋时诸侯霸主以巩固霸业为目的的会盟。

(6)匡:匡正,纠正。

(7)始:当初;困:贫困。

(8)尝:曾经;贾(音古):动词,做买卖。

(9)不以:不认为。

(10)愚:拙笨。

(11)三仕:三次做官;三见逐:三次被驱赶。

(12)不肖:不贤。

(13)羞:感到耻辱,意动用法;耻:意动用法。

(14)知:了解,熟悉。

(15)多:推崇,赞美。

【译文】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德。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多分经商利润,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为此事与他争论。后来鲍叔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为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齐国的俸禄,有封地的就有十几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才。

【智解】

利害冲突见诚挚友情

一曲《朋友》“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唱遍了大江南北。可是,朋友,怎样才能成为朋友?

成为朋友的最高境界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有着共同的志向、理想和信念,能互相欣赏、吸引,能相互交心、知心,能彼此理解、宽容,英雄爱英雄,好汉爱好汉。可是能建立这种珍贵友谊的人非常少,“朋友能有千千万,知心者只能有一、二、三。”“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日常生活里的朋友大致有这样四种:

第一种朋友是在共同面对磨难中建立的感情、凝聚在一起的患难之交;

第二种朋友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即因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的朋友,如书友、笔友等;

第三种朋友是因有共同的利益而交往的朋友,即利益之交,他们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你需我帮、我要你助;

第四种朋友是酒肉朋友,聚在一起吃喝嫖赌抽,臭味相投,有吃、有喝、有抽才能聚在一起,这种“朋友”实际上不应该称为朋友,而酒桌上交的朋友往往又是不可靠的居多。

决定和某人交朋友的动机,一种情况是因为他的德高才深而想交往;一种情况是因曾经得到他的帮助、恩惠,由感激之情而萌生的友情;一种情况是势利之交,即觉得他有用或将来可能有用而交往,或许因为他的家庭有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利用,或许因为他有实力、将来可能有发展等,还有一种交友动机是潜意识的,仅仅是为了排遣生活中的孤独、寂寞和空虚而暂时走到一起的。

历史上能称得上是真正朋友的并不多,但春秋时代管仲和鲍叔牙的牢固友情无疑是可以堪称友谊的典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朋友往往经过一贵一贱、一贫一富的变化,才能真正知道交情的厚薄。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大将,因战功显赫,赵王将长平封给他作为食邑。当时有许多人主动跟他交朋友,一起饮酒作乐。不料后来赵括代替了他的大将军位,那些朋友马上跟他断交,看也不看他一眼。后来,赵括惨败,廉颇又被赵王重用,这时曾经看也不看他一眼的朋友,又纷纷来祝贺、奉承。廉颇很不高兴,当即下逐客令,其中一个便陪笑道:“老朋友,何必大动肝火?其实朋友相交跟做生意没有两样:要是有件货物,购入了可以赚一笔大钱,谁不买?反之,早知是冷门货,购进了连本都会赔上,那谁还能买它呢?”廉颇听完,默然叹道:“这真是市道之交!”

黑暗来临,使我们更易看清光明来自何处;失势之时,让我们更易分辨朋友的德行高低。若是没有失势之变,廉颇又怎能看清“市道之交”们的真实嘴脸。反之,也可从某人得势之后的社交姿态,认清他交友的另一层面。

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各个诸侯之间互相争夺吞并,天下少有行仁义者。当时唯有楚元王尊崇儒道,善待读书的儒士,因此许多读书人闻风响应都投奔楚国而去,这其中就有左伯桃。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但读书勤奋,当时已具有王佐之才,闻得楚元王慕仁好义便辞别邻友直奔楚国而去。时值隆冬季节,风雨交加,伯桃冒雨而行。夜晚投宿,遇见另外一个读书人羊角哀。羊角哀的情况与左伯桃相似,也是父母双亡个人独居而酷爱读书。两人一见如故,惺惺惜惺惺,结为异姓兄弟。伯桃大角哀五岁,于是为兄。

雨停之后,左伯桃劝羊角哀与自己一起上路求仕。羊角哀欣然答应,两人一起上路。行了两日,又赶上阴雨连绵,羁旅店中眼看着盘缠将尽,没有办法,两人只有冒雨前行。谁知天公不作美,雨不但没有停,反而狂风大作,变成了漫天风雪。最糟糕的是他们所处之地方圆百里没有人烟。衣服单薄,寒风刺骨。

雪下得越来越紧,左伯桃实在受冻不过,于是他对羊角哀说:“我想百里之内一定不会有人家。粮食将尽,衣服单薄,如果将两人衣物、盘资合用于一人前往楚国一定能够到达,如果两个人一起去,即便不被冻死,也会被饿死。我将身上衣服脱下与贤弟穿上,你拿着还剩下的粮食挣扎而去,不用管我。等你见了楚王,他一定会重用你,到那时你再来葬我也不迟。”羊角哀听了说什么也不肯,扶着左伯桃继续前行。走了不到十里,伯桃说:“风雪越来越紧,咱们还是先找个地方避一避吧!”后来他们看见一株枯桑,正好避雪。但是,那株枯桑只能容得下一人,于是角哀便先扶伯桃坐下。伯桃让角哀敲石取火,找些枯枝生火御寒。等到角哀取柴禾归来,只见伯桃脱得赤条条的,衣服叠好了放着,角哀看了,大吃一惊,“哥哥你这是干什么?”伯桃说:“我寻思已经没有别的法子了,贤弟不要耽误时间,赶快穿上衣服,负粮而去。”角哀抱着伯桃放声大哭。伯桃劝慰道:“如果我们都饿死,谁来埋葬我们?”角哀说:“如果那样的话,我愿意将衣服脱给哥哥,我宁愿死在这里。”伯桃说:“我平生多病,你的身体很好,并且你的学问还比我好。如果见到楚王一定会做大官,那么我死也就值得了。”角哀劝之再三,但无奈伯桃死意已决,推开衣服欲跳溪水自尽,角哀再欲劝解,突然伯桃神色陡变,四肢抽搐,说不出话来,只以手前指楚国让角哀离去。无奈,角哀再拜挥泪而去。

角哀忍着寒冷,半饥半饱来到楚国,一见楚王对答如流,楚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楚王摆设御宴款待,封角哀为中大夫,赐黄金彩缎无数,角哀再拜而流涕。楚王大惊,问其所为何事,角哀便将左伯桃脱衣并粮之事一一奏知楚王。楚王及其大臣都唏嘘不已,于是楚王问角哀有什么打算。角哀说希望告假几日回去安葬伯桃,楚王点头称是,追赠已死伯桃为中大夫,并派人随角哀前去安葬。

角哀安葬伯桃已毕,后夜得一梦,亦自刎而死,说是与伯桃死后为友,更令后人唏嘘!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最能注解这一观点——患难之中见真情,利害冲突见真挚!生死抉择的友谊谁能说它不是伟大的!而羊角哀在得势之后亦能铭记旧友,更是弥足珍贵的友谊。

朋友,简单而复杂,你可曾想过,交朋友到底意味着什么?漫漫人生路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朋友,对待朋友?朋友不是两个“月”,你用我一个月,我用你一个月;朋友应该是两块“肉”,两块联结着的“肉”,当你痛时,我也痛,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诚挚的友谊!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在平常时期它们总是那么相似,你好我好他也好,场面上的事情,大家都做得很好。可是在非常时期,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就会露出它的本来面目。就好像检验钢材的质量,总要在一定的温度临界点下进行。还要在酸性、碱性的环境下,分别考验它的表现。生意失败,最先离开你的人,一定是最在意你口袋的人。诱惑面前,最先抛弃你的人,一定会是为了利益而对你落井下石的人。当你遭遇意外伤害或家庭变故时,对你态度大变的恋人,一定不是真心爱你的人。

真正对你好的人,不是那个整天围绕在你周围,满嘴甜言蜜语,哄得你心花怒放的人,而是在非常时刻挺身而出,陪伴你一起疼痛一起等待黎明来临的人。真情不会时时刻刻作秀给人看,大多数时候它是沉默的,过于嘈杂的表现,往往是一件看似华丽、其实不经风雨的外衣。

春风得意的人,谁都愿意靠你更近一些;可是你总有阴云笼罩的时候,看看此时谁还站在你的身边,默默给你温暖和力量。看清他的脸,记住他的名字,然后,一辈子对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