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tón?弈】县秦始皇陵东侧,发掘出一处兵种齐全、威武雄壮的大型地下兵马俑军阵(一号坑),以后又陆续发掘出二号坑、三号坑、四号坑,其中陶俑陶马共计八千余件,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其阵势之大,制作之精,形态之生动,令世人惊叹叫绝。
以一号俑坑为例,6000件陶人陶马威风凛凛,排列整齐,形成一个浩浩荡荡、雄伟壮观的长方形军阵。整个军阵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210个弓弩手组成的前锋部队,中间是6000人的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后面是35乘驷【sì】马战车,战车两侧各有一排保护驭手的侧翼部队。这些武士俑身高1.75至1.95米,均按秦军将士形象塑造,体格魁伟,服饰逼真,神态生动。他们手执戈【?弈ē】、矛、戟、铩【shā】等各种兵器,严阵以待。陶马则高1.5米、长2米,高大健硕,肌肉丰满,表情机警,栩栩如生,匹匹都如同即将奔赴疆场的骏马。经判断,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三号坑为“指挥部”,四号坑为“中军”。它们组成的军阵,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使人们仿佛又看到古代秦军战车隆隆,万马齐鸣的场面,再现了秦始皇横扫六合的雄风。
秦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人们把它称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地下军阵?是为了显示他建立了并吞八荒、囊括四海的偌大功业?还是为了纪念在建立偌大功业中牺牲的千万将士?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也许我们仍可以从那个“事死如事生”的古老传统中找到答案。为了死后继续生前的享乐,古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修建坟墓,秦始皇也不例外。但秦始皇毕竟又是秦始皇,他自有他的过人之处。当别人只考虑要在地下王国继续生前世界享乐的时候,他还要考虑如何在地下也让享乐保持得更长久。这位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既然相信自己会灵魂不死,肯定也相信那些被他消灭的六国贵族同样灵魂不死,他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会找来报仇,那么他就有必要准备一支地下御林军,把敌人堵截在自己的王国之外,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兵马俑坑要设在秦始皇陵东门以外而坑中的兵马俑又面向东方的原因所在吧。但要准备一支怎样的御林军呢?几寸高的木人木马当然入不了好大喜功的秦始皇的眼。他相信的是他的虎贲【bēn】之士,是他们在征服六国的战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那么也只有他们可以担当起保卫自己的重任。然而,作为国家支柱的军队又怎能成为殉葬品?更何况,人殉制度也已为人们所不容。那么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有制造一批真得不能再真的仿制品,于是俑的身材、服饰、神情无不酷似真人,至于手中的武器,则径直用真的好了。史载秦始皇曾下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俑坑中的武器,说不定正是这“天下之兵”中的一部分。应该说,兵马俑就是秦始皇出于功利目的(保卫地下亡灵)而极力模仿实物的结果。这些陶人陶马和青铜兵器的精良和完美令人叹服!它是一个人间奇迹,是让许多人困惑了多少年代都没有找到答案的一团谜。
一、为何没有统帅俑?这些陶俑无论是步兵、弩兵、骑兵、车兵,都属武士俑,并不见统帅俑。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可能是按秦制,每次出征前由秦王指令,一名将帅任统帅。而修建作为指挥部的3号坑时,将帅还未任命,工匠们不敢随意塑一位做统帅,因为虎符正掌握在秦陵地宫中的秦始皇手中呢。还有人认为,也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是秦军最高统帅,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神圣尊严,不能把秦始皇的形象塑在兵马俑坑之中。这两种说法,都是猜测而已,并无定论。
二、兵马俑为何被焚毁?发掘兵马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二号俑坑的木结构几乎全部被烧成炭迹或灰烬。陶俑和陶马耳上的彩绘颜色经火烤大都脱落,有的青灰色陶俑被烧成了红色。俑坑经火焚后全部塌陷。陶俑和陶马被砸,有的东倒西歪,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头破腹裂,有的臂断腿折,有的断成数段,有的成为碎片,完整的很少。
俑坑的火是谁放的呢?后人推测有三种可能:(一)秦人自己点的火,以烧毁祭墓物品及墓周的某些建筑,使死者灵魂将此带到阴间享用,即所谓“燎祭”。但是,如果真的是出于古代的丧葬制度和民间风俗习惯而焚毁掉,为什么只烧一、二号坑而不烧三号坑呢?假如真的是秦人自己烧的,那么肯定从建成到焚毁的间隔时间不会太久。可是据考古发掘来看,俑坑底下浸地砖上普遍都有十几层的淤泥层,这种淤泥层绝不是四五年能够形成的。
(二)秦兵马俑可能是被项羽率领的军队焚毁的。据《汉书》、《史记》、《水经注》等史籍记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但上述史书中并没有一个字明确记述项羽军队焚毁秦兵马俑之事,甚至连秦兵马俑的字样都没提到。因而,把烧兵马俑的罪过加在项羽的头上,只能是后人的猜测罢了。
(三)兵马俑坑中的火是因为坑内的陪葬物等有机物腐败产生沼气,自燃而造成的。但是,同样的俑坑,同样的环境条件为什么只烧了一、二号坑而三号坑却没有起火呢?这也没有科学根据。
三、陶俑制作之迷。兵马俑坑中的陶俑和陶马均是泥制灰陶,火候高,质地硬。经观察,没有发现模制迹象,肯定是一个个地雕塑而成。陶俑、陶马身上原来都绘有鲜艳的颜色,因俑坑被毁,加上长期埋于地下,颜色几乎全部脱落。但从局部留下的颜色仍可窥见颜色的种类繁多,有绿、粉绿、朱红、粉红、紫蓝中黄、橘黄、纯白、灰白、赫石等。各种色调和谐、艳丽,更增添了整个军阵的威武雄壮。
这些陶人陶马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掩埋了二十多个世纪,出土后,仍然保持了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特点,以手敲击,金声玉韵,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当代的制陶工艺大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仅能仿造一些简单的陶人。他们想要复制陶马,反复试验竟无一成功。秦代这种杰出的泥塑工艺和制陶工艺,使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它的技术、配方,都失了传,成了谜。
从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19把青铜剑,误差都不到10丝。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都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100mm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弈è】盐氧化处理是一种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之,并申请专利,而且,它只有在一整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中才得以实现。秦人的铸造水平之高,真是不可思议。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也是异常惊人的。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千克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瞠目结舌。
千年未腐的高妙葬术
马王堆汉墓女尸之谜
当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挖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千年女尸,一个个谜雾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上:这女尸的身份是什么?何以厚葬如皇后?历经千年何以不腐,而且面色鲜活,肤色如真?
马王堆地处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出长沙火车站往东走,过五里牌约1000米处,在广阔的田野中偏北方有一处双土堆——形似一个大马鞍,这就是世界闻名的马王堆,方圆约200米。因形似马鞍,故从前叫马鞍堆。后来传来传去,产生音变,就说成马王堆了。
马王堆共有两个大土堆,成东西向排列,相距23米。东边的堆下葬着1号和3号墓;西边的堆下葬着2号墓。1951年的冬季,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nài】带领一批考古人员来到长沙进行野外发掘,这两个大土堆自然在考察之列。夏鼐先生当即断定是汉墓群。1972年1月14日开始了马王堆1号古墓的挖掘工作。1973年11月中旬,长沙东郊马王堆的考古发掘工地上热闹异常,位于一号汉墓南边的三号汉墓正在开工发掘。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科学考古发掘工作。为了取得完整的科学资料,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而有趣的事。
由于马王堆一号墓的发掘,出土了面目如生的女尸和上千件精美的文物,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因而对二、三号汉墓的发掘,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有的盼能再出土一具完好的古尸,以深化对古尸的研究;考古人员则希望多出一些失传的古籍或其他新奇的文物,以更好地研究汉代的社会历史。为了探讨古尸保存之谜,棺液中是否有意加入了防腐药水?或者这些棺液是由尸解水和棺外气相的水分子渗入凝积而成?因而要求能在开棺之前就能钻孔取样,立即进行化验。为此,专门研究设计制作了一个仪器,在内棺的东南角钻孔,在开棺之前就取得了未曾与棺外空气接触的气体和棺液样品。后来由于内棺密封不严,尸体已腐烂,只存骨架,故这些样品的化验结果的研究价值不大了。但这种设计对今后类似的考古发掘仍是很有用的。
经过二千多年保存下来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是一具非常罕见独特的尸体。她外形完整,软组织富有弹性。体重34.5千克,内脏虽然干缩,但外形完整、柔润……
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该女尸不仅体形完好,全身柔软,而且肌肉居然仍富有弹性,用手指按下去后放开,凹下去的肌肉和皮肤又会慢慢地起来,恢复原状。浅黄色的皮肤、乌黑的头发,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左耳薄薄的鼓膜仍然完好。脚趾的趾纹和皮肤的毛孔也仍然清晰可见。四肢可以弯动。用防腐剂进行体内注射时,肌肉随即鼓起,然后又逐渐扩散,竟和活人注射没有差别。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组织的切片中以胶原纤维保存特别好,几乎和新鲜尸体无异。
这一考古新发现曾轰动了世界,怪不得有言过其实的传说,谓“老太婆”“容貌如生”,“形如刚死”,甚至有港澳同胞问道“为什么不抢救呢”!
其实古尸并不是未腐败,而是腐败到一定程度被中断而保存下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观”的女尸,就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败的现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气,细胞发生自身溶解,并导致组织自溶,尸体内的细菌与尸外侵入的细菌在尸体内急剧繁殖,并分泌大量的分解有机物(如蛋白质等)的酶,而引起尸体腐败。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挤压全身的组织内脏器官,使全身肿胀、张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门脱出……法医学称这些早期腐败现象为“巨人观”。如果死者是孕妇发生了“巨人观”,气体压力可能将胎儿挤出阴道,叫内分娩。当然这具50多岁的【dài】侯夫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既然细菌能引起尸体腐败,为什么尸体不彻底腐烂而又保存完好呢?尸体腐败,必须有腐败菌的参与。而腐败菌的生存、繁殖或死亡,同温度、湿度、氧气浓度、酸碱度、营养物质等密切相关。要防止尸体腐败,除了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细菌外,改变腐败细菌的生存条件也可以停止腐败。我国西汉时代的劳动人民,采取了深埋密封等措施,使得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物理和化学的条件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尸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溶腐败之后,及时地制止了腐败的滋长,形成了无菌的环境而使尸体保存下来。
据考古学家论证,可能古人用香汤和酒给尸体沐浴(抹澡),使尸体去秽、“香美”,还有一定消毒作用,并在入殓时喷洒了酒。棺液化验出乙醇(0.11%)和乙酸(1.03%)等,但棺内放酒浸泡尸体未见于我国历史记载。沐浴之后的尸体用丝麻织物紧裹达20层之多,不但隔绝蝇虫接触尸体而且把棺材填满,造成棺内空气极少,外面又套上密封条件很好的三层棺。诸棺盖封口都用漆封粘,尸体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的少量空气很快被早期腐败的尸体消耗尽,形成缺氧条件;棺外的椁室内存放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食物等的腐败,消耗墓室内的氧气,腐败菌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空气条件下,随着氧的耗尽而自身延缓或停止繁殖生长,或死亡,或以芽孢形式停止生长(尸体的肌肉、肝、肾发现大量细菌芽孢),无氧环境抑制了嗜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却繁殖起来,继续对尸体起腐败作用,但它由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日益积累增多,反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厌氧菌最后也死亡了,腐败也随之停止。
为说明墓室缺氧,我们还介绍一则有趣的小旁证:在启棺当时,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五只小昆虫(三头钩纹皮蠹【dù】幼虫和两头米象成虫)的完整尸体。这些昆虫也是二千一百多年前伴着随葬品活着入葬的。在墓室里,因有空气有湿度有营养而得以维持生活,为什么昆虫会死亡呢!很显然是空气被耗尽,昆虫窒息死亡。这说明墓室内形成缺氧环境后,腐败过程延缓、停止了。
尸体停止腐败,已腐败的部分当然不能恢复,已形成的张口、伸舌、突眼、脱肛也不能复原,而没有腐败的组织被保存下来,仍然维持着器官内脏乃至全身的形状。这些组织保存最完好的是“结缔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十分丰富,接近新鲜状态。
为了保证墓室密闭,墓室的周壁用厚厚的白膏泥构筑,并防止地下水渗入。这样尸体在深埋20米的地下,维持着低温、恒湿、密封、避光、又无大地震的恒定条件下,保持了二千一百多年。如果这种恒定条件遭到破坏,尸体就不能保存下来。例如同样是埋在马王堆上的二、三号墓是吕后至汉文帝时期入土的,其地理条件一样,墓葬措施也大体相同,但二、三号墓被盗或墓室密封不严,因而引起尸体腐败。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棺内放有某种防腐药物,尸体才不腐败,这完全可能。如化验棺液发现其中有汞(水银)、乙醇(酒精)等。古人是将银作为防腐剂的,不过科学已证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药防腐呢?目前也无确证。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古尸尚未发掘,化学药物防腐措施的解释,让今后出土的古尸研究来证明呢!
寻找消逝的世界
楼兰古城神秘重现
历史上,楼兰是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长廊,民族成分和文化因素很复杂。单靠皓首穷经无法解决难题,只有走进沙海去读这部“地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诗中的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的名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罗布泊地区。据说,古时的楼兰曾经是繁荣富庶的国家,它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周围绿树环绕,水流清澈,水土肥美。这里商业发达,寺院林立,还能用铁制造工具和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