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4066800000032

第32章 民族风情探源——民俗之谜(4)

但有些问题至今也难以圆满解释。倘若泼水节的来历是跟佛教的产生和传播密切联系在一起,泼水节是纪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日的话,我国信奉佛教的民族很多,何以只有西双版纳的傣族保持有这一传统习俗呢?有的学者指出,研究傣族泼水节的来历不但应注重它与佛教的关系,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来研究,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看来,傣族泼水节的来历,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举国欢庆闹花灯

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元宵节是各种传统节日中最热闹,也是极具文化韵味的节日。明月长空,灯市如昼,男女老少,观灯赏景,真是良宵美景,天上人间。你在欢乐中是否清楚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春明退朝录》说:唐太宗时,“观灯独盛”;《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时,放灯发展到热闹的灯市,“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坚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朝野金载》又记:这时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从这些引人入胜的描绘,可以想见唐代元宵灯市规模之巨。到了宋朝,据吴自牧《梦梁录·元宵》、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吴曾《能改斋漫录·五夜放灯》载:当时的元宵灯市更是盛况空前,竟有人以五色琉璃,甚至白玉制成各种各样奇异的灯,灯上绘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等。一般来说,人物灯有《嫦娥奔月》、《西施采莲》、《刘海戏蟾》等;花果灯有荷花、葡萄、瓜、藕、牡丹、柿、橘等;百族有鹿、鹤、龙、马、猴、凤、金鱼、鲤鱼、蛙、虾之类。更为奇巧者,则是龙舟、鳌山、亭台楼阁之造型;还有的扎灯塔、灯山、灯球、灯牌坊等;闹市之中,还常系一彩索,悬灯于下,名叫过街灯。为了鼓励人民到御街观灯,朝廷还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于是出现了“游人集御街两廊下,歌舞百戏……乐声噪杂十余里”的盛况。放灯时间,唐代规定为三天,宋代增加到五天。明代朱元璋时又延长至十夜之久。灯谜出现于宋代。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解。明、清时代,猜灯谜活动在民间十分流行。《红楼梦》里就有贾宝玉与众姐妹猜灯谜的生动描写。《镜花缘》里有猜灯谜故事的详细记载。一些文人学者还编出了不少谜语专著。如宋朝的《文戏》,清朝的《俞曲园灯谜大观》,清末民国初年的《春灯谜》、《灯谜品话》、《指圆灯谜草》,民国时的《谜海》,解放后的《灯谜大观》等。

人们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是汉代传下来的。《灯节小史》作者观今从《御览》引《史记·乐书》的说法,又据《曲洧【wěi】旧闻》所载“唐沿汉武帝祠太乙自昏至明故事”,认为元宵灯节“看来是成于汉初的一种特殊事体,并不认为是一种娱乐”。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的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yīn】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涅碨【pán】经》曰:“如来阇【shé】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又《西域记》曰:摩喝陀【tuó】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而《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称为“上元节”。最近又出现一种新说法,据1985年第1期《民间文学论坛》所载的《灯节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认为,元宵灯节“最早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人发明了火之后”,“认为神秘的火能驱赶走一切妖魔鬼怪”。相沿成习,最先形成仪式活动的,是“傩【nuó】”,“傩”是一种持火驱鬼的习俗活动,其“原始形态,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

关于灯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更是纷纭不一。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有的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节过后思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见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定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正月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哀思托于阴界人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思念故人的日子,也是化哀痛为力量创造美好明天的开始。这天还有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放飞希望,长相思念。它的来历众说不一。

唐诗有言:“一年好景在清明”。当此时节,杂花生树,莺飞草长,嫩柳飘丝,惠风和畅。人们祭扫陵墓,缅怀先辈;折柳插门,祈求吉祥;同时浸种育秧,春耕开始……然而这一传统节日究竟缘何而起?它的来历如何?

一、“清明”起始于节气,近而演为节日。早在汉代刘安著的《淮南子》中写道:“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为某节气。春分后15日,太阳到达黄道15°,即“指乙”清明风至。《国语》上说,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xùn】”(阳气),万物至此“齐而巽”,“洁齐而清明矣”,因此在八风中,惟独清明风至日定为“三月节”。后来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上解释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都是认为清明节起缘于节气,由于日照、气温、降雨、物候等各方面反映了“清明”现象,所以它成了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而清明之所以演变为节日,是由于介子推的故事缘起的。春秋时代,力助晋文公重耳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做官,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留下血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君清明复清明。”文公读罢遗诗,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清明前夕)都要严禁烟火,吃寒食,这就是清明寒食的由来。从此有了“寒食节”,或称“清明节”。

二、节日与节气同时起始。马宏智《年节趣话》中提出:清明和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古代就有人误认为清明即是寒食。他认为,清明一开始就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了”。谢景福在《清明节》一文中也说,早在周朝就有清明节焚火的制度,到了唐朝,又有皇帝取杨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的做法。民国以来,又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所以我国历来就有清明节扫墓、植树、耕作、换装的习惯。

三、清明节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形成的。现有研究者考证,清明,起初它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书·传释》:“不崇朝而天下清明。”为此,周朝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物候,又明政绩,届时焚火庆祝,春耕开始。到了东周末年,即春秋时代,晋文公因介子推出亡而焚山,适值清明前二日,于是规定每年此时禁火寒食,当时,清明与寒食还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秦代,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来汉承秦制,洛阳诸陵都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节气、伏、社、腊之日上饭。就是说,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日子,都得去陵墓上祭奠。礼仪繁褥,劳民伤财。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公布了一道命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近,清明又是历来“上坟”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统一称为清明节。正如当时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所描绘的:“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同时,扫墓上饭,一般得踏步郊外,而清明时节,风和日暖,春草竞绿,花香蝶飞,所以唐代起又开始了清明节“踏青”的风俗,又称之为“探春”、“寻春”。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皇帝)幸昆明池踏青。”《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琮(古时一种玉器)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等名句。正是经过了历代承袭传扬,“清明”才在历史上正式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荡秋千是清明节的活动之一,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在历史上,最早叫“千秋”,是我国古代北方兄弟民族的一种游戏,到春秋时代的齐桓公时,南传到中原。到汉朝,武帝在后庭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耍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二字倒转为“秋千”,唐、宋时代,荡秋千成为广大妇女所喜爱的游戏。据说是为了预防寒食冷餐伤身。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可见当时荡秋千之盛况。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以后,便剪断牵绳,任凭清风把风筝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忠烈之臣尤可悼

端午节来历之谜

龙舟竞渡汨罗江,扔粽子以为爱国诗人屈原保尸身,这是人们对端午节悼屈原说的理解,可端午节的始源并不这样简单。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天长节、天中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辞海》注为:“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本名‘端五’”。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宰相宋【jǐn?弈】为讨好皇帝,避“五”字之讳,而“午”与“五”同音,所以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端午节是迷人的,关于它的始源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屈原说。相传战国时,楚顷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革职放逐。秦国趁机出兵,使楚国失地千里,郢都也被秦将白起所破。屈原不忍再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颠沛的苦难,而自己又救国无门,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便于公元前278年抱巨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当地百姓知道后,马上设法捞救,一直追到了洞庭湖,都没找到屈原的尸体。这时恰逢天下雨,湖上的渔舟遇雨,一齐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他们听说是打捞贤臣屈原时,又再度冒雨争相划进了茫茫的洞庭湖中。以后,人们就荡舟江河之上,以寄哀思,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又传屈原殉难后,楚国百姓为纪念他,每到五月初五日,便往江里扔粽子,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再吃屈大夫的尸身,此说相沿至今。相传屈原投汨罗江殉难的日子是五月初五日,因而人们大多把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文秀有《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它反映了端午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有关。

二、龙节说。闻一多先生则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理由有三点:(一)端午节的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跟龙有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二)关于竞渡的来源,有关风土的书籍至少介绍了四种,就其中两种看,竞渡的风俗跟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特别深;而据《说苑·奉使》和《战国·赵策》,吴越百姓又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还有用“五彩丝系臂”的习俗,这正是那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三、恶日说。张心勤在《端午节非因屈原考》(载《齐鲁学刊》1982年第1期)中指出:把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说成是纪念屈原,是后世好心人附会而成,端午应起源于恶日。(一)《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古书都有“不举五月子”,即不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的内容。五月初五日,古俗忌为“恶日”。战国时齐国显贵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为俗忌。孟尝君死时屈原还活着。东晋大将王镇恶、宋徽宗等人亦有同样经历。(二)民间流传,艾草、菖【chān?弈】蒲都是草药,都与夏季各类疾病瘟疫孳生为灾有关,都因五月初五这个“恶月”、“恶日”而来。粽子只是民间普通食品,龙舟竞渡是一种节日活动,最初并不固定在端午。(三)六朝以前五月初五日纪念的内容并不限屈原一人:山西一带纪念介之推,吴楚两地纪念伍子胥和屈原,浙江绍兴、会稽一带纪念曹娥。只是后来由于屈原的冤死深为后人怀念,屈原的爱国主义为人敬仰,屈原的诗作对后世的影响,端午节的纪念内容才为屈原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