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吕不韦十讲
4070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读史先读人阅人即阅世

读史:体验性阅读与都市脱困

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几乎每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在事业、社交、生活方面不如意。而几乎每个有“不如意感”的人,都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心态失衡、经受不起挫折、生活没有希望、对周围的人与事极度失望……

不过,有这样一句谚语,叫做“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那里打开窗”。我们看到,现代都市人正在进行一种群体实践,那就是对中国古代的经典与历史进行体验性的阅读,从中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很多都市人在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与历史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遇到过的问题,古人也曾经遇到过,而且他们想出了很高明的解决办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向古人学习,从历史中求证如何走出“中国人式的困境”呢?

的确,古人也曾经遭遇过人生中的惊涛骇浪,但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良好的心态渡过难关,让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今人虽然与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环境不同,但是古人在渡过危机、扭转局势的情况下的特殊思维方式,却是值得今人去细细品味的。只有理解了古人的思维,才能将古人的智慧融会贯通;而只有了解了古人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古人为何会选择那样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历史的人性

既然读史可以获得摆脱都市困境的良方,那么,历史是什么?

厌倦了应试教育的人认为,历史是一长串的年代、人物、事件的名称,是故纸堆里的文化,是和今天距离很远的学术研究对象。

其实不然!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曾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的人生历程,是过去的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历史永远是生动的、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纪年和称号。

一言以蔽之,历史就是古人的人生。历史上最深刻的印记,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物。而历史人物最让后人关注的,不是他们的豪言壮语,也不是他们的赫赫功绩,而是他们作为特定时代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喜怒哀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每个人的人生都将不可逆转地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经历成为往事,不代表它就此便会失去生命力。相反,后人阅读历史的时候,总能为古人独有的性格、气魄所感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人性的魅力。

人物是历史的核心,人性是历史的神髓。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阅世先读史,读史先读人”。

历史生态与现代社会

为什么人性会穿越时空,令现代人感觉到格外温暖?

因为,古人之所以具有魅力,就在于他们的人性来自于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如果古人所处的时代状况与现代有相似之处,我们在阅读史书时,就会从古人的经历中找出与自己近似的遭遇,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

古人所生活的时代,与现代社会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组成的,它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生活背景,但它却是古人的性格之所以散发光辉的根源。

我们将这种时代因素称为“历史生态”。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能够造就曹操和诸葛亮,活力四射的唐代能够诞生唐太宗和李白,阴郁的明清则会走出朱元璋、张居正、康熙、曾国藩。

同样,很多现代人抱怨自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没有下海,也没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炒股,更没有在这个世纪初买房……由此而生的自怨自艾、悔不当初的说法比比皆是。回过头来看,时势造英雄,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时代,就算诸葛亮、曹操重生,恐怕也不能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又何必怨天尤人?

人性之所以永恒,就在于造就它的时代独一无二。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今天的现代人正确认识自己的出发点。事实上,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人的成败,也大抵如此。

读史·阅世·新知

历史应该是生动而充满细节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读那些枯燥的历史数据与假大空的历史赞歌,而是应该从个性鲜明的人物入手,看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无名的白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或者是如何从万众瞩目的事业顶峰滑落到人生谷底的。

充满现实关怀与现代气息的历史,应该是人的历史,这才是历史的精髓,古代文化的经典。而读史,就应从读人开始。古人的诗句说得好:“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只有不断地回味往事、品读古人,才能让自己的见识更加广阔,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

当然,你大可以在获得人生经验的同时,将对历史人物的感觉上升到审美的层次,其实,那又何尝不是体悟了人生之后,对历史的新知呢?

你可以嘲笑吕不韦的机关算尽、众叛亲离,也可以讥讽刘邦的小肚鸡肠、两面三刀;你可以感慨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无力回天,也可以赞叹曹操的慷慨激昂、豪情万丈;你可以向往唐太宗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也可以认同康熙的事必躬亲、深谋远虑;你还可以批评张居正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读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品评古人,也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这就是我们推出“中国历史人物十讲”丛书的初衷。但愿您能在阅读本书系的同时,增加对人生的体悟,陶冶性情、笑面人生。

君臣斗争的典范

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著名的政治谚语,相传是功高震主的汉代大将韩信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话说得十分残酷,也十分现实。它点破了一个真相: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在君主垄断权力的体制下,君臣之间就只能以互相斗争、互相暗算、互相倾轧的形式共存,而不能出现共荣、互利和相互信任。

中国历史上,将这一道理体现得最为明显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大商人、大政治家吕不韦。吕不韦的一生,正是一个普通商人与政治合流、共存,最后被皇权淘汰、毁灭的一生。

同时,吕不韦的一生,也是中国古代的另一种典型现象:在某一领域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成就,便转向另一个领域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吕不韦是一个成功者,他成功地从富有的商人转型,成为号令天下的国家宰相,而且叱咤一时,威赫天下。

正是这样一个吕不韦,让后人有了说不尽的话题。

身份角色的转换

为什么吕不韦要放着好好的商人不做,而要去蹚政治这场浑水?如果吕不韦没有投身政坛,他大可以继续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虽然可能比较辛苦,但不会遇到政治场中那么多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更不会处处危机,如履薄冰。

这个现象本身就是一个讨论人性的极好话题。我们可以放宽眼界:为什么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的人,或者放弃了教授这个受人尊敬而又生活闲适的职位,而要受千夫所指、指点江山?为什么那些专业人士,如律师,非要跻身政坛,面对美国公众的指责,唯唯诺诺?

是他们自己利欲熏心吗?当然不是。谁都知道,美国总统这个位子并不能带给人太多的个人利益,总统们更多时间是在和国会斡旋,为公众服务,任期一到,就必须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离开白宫。

既然对个人的利益并没有太多的改善,为什么他们还要趋之若鹜?答案非常简单,这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和尝试,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不去考虑十分现实的因素,而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和责任义无反顾,甚至赴汤蹈火。

吕不韦也是一样。他从一个商人变成一个政治家,其中所经历的凶险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幸运的是,他靠着自己在经商生涯中积累的阅历与经验坚持了下来,而且成功地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政治权力的私化

当然,吕不韦弃商从政,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证明自己、实现自我,而是为了让有限的商业财富转变成政治财富,用政治权力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利益,实现一步登天的梦想。可以说,吕不韦是用自己的全部家当,购买了开掘政治这座永不枯竭的金矿的开采权和必备工具。

问题是,为什么弃商从政,就会获得更多的财富?为什么政治权力就能给吕不韦比经商还要多的财富?

这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了。因为古代的中国处于皇权时代,所以处于垄断性的政治权力能够驾驭其他一切社会力量,能够把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都纳入政治的旗下,随意使用,而且随时可以转为私有。

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聪明的吕不韦放弃了经商,而开始了在政治上的风险投资。可以说,他一路上都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他遇上了真正的对手——他的亲生儿子,秦王赢政。

父与子的较量

这位后来成为“秦始皇”的年轻人,在政治权力的驱使下,和自己的亲生父亲势不两立,而且步步紧逼,把吕不韦推向了悬崖峭壁。可惜的是,吕不韦虽然身经百战,但是在关键时刻却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他在政治斗争中讲起了人性,认为面前的这个青年不是自己的敌人,而是和自己有着血缘亲情的儿子!

正是这样一个失误,让吕不韦做出了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他苦口婆心,甚至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为赢政编写政治教材,又在赢政咄咄逼人的气焰面前节节败退,放弃了抵抗与反击,更是在无奈与绝望之中,选择了自杀来平息这场君臣、父子之间的争斗,成了赢政独揽大权的牺牲品,更成了被“横扫”的绊脚石。

吕不韦的一生,充满了此类的矛盾,而他的矛盾行为,也给了后人无数的想象空间。

他为什么要将怀孕的姬妾送给秦国公子异人?他为什么要组织手下门客,编纂一部融合各家思想的《吕氏春秋》?他为什么在太后对自己频频示爱的时候,反而退却,向太后推荐了一名恶棍做情人?他为什么没有在赢政立足不稳的时候谋朝篡位?他为什么在实力尚存的时候选择自杀,而不是外逃或者叛乱?

这些问题,是吕不韦一生中最难解的谜,也是最引起后人争论的话题。要解开这些谜,只有从吕不韦的商人性格与政客作风出发,才能寻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本书正要从吕不韦的双重身份——政客与商人中进行解析,并揭示出吕不韦在双重身份的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