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4113300000067

第67章 钓赋

宋玉

《钓赋》为《古文苑》卷二所收”宋玉赋六首“之一。因为《古文苑》成书年代的疑问,其所收宋玉赋也一直受到前人的质疑。不过,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明言宋玉《风》《钓》诸赋,且《艺文类聚》卷二四引到《钓赋》,唐余知古《渚宫旧事》卷三亦全录本赋,则其真实性自不容怀疑。由赋中”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玄渊,止而并见于楚襄王“句看,当是其早期初见襄王之作。

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玄渊[1],止而并见于楚襄王[2],登徒子曰:”夫玄渊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王曰:”其善奈何?[3]“登徒子对曰:”夫玄渊钓也,以三寻之竿[4],八丝之纶[5],饵若蛆螾[6],钓如细针[7],以出三尺之鱼于数仞之水中[8],岂可谓无术乎?夫玄渊芳水饵[9],挂缴钩[10],其意不可得[11],退而牵行,下触清泥,上则波飏[12],玄渊因水势而施之[13]:颉之颃之,委纵收敛,与鱼沉浮[14]。及其解弛,因而获之[15]。“襄王曰:”善。“

[1]玄渊:原作”元洲“,”元“盖宋人避太祖赵玄朗讳改,”洲“乃”渊“字之误。《艺文类聚》卷二十四引作”玄泉“,盖唐人避高祖李渊讳改。《文选·七发》李善注、《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四并引作”玄渊“,今据改。下”玄渊“同。登徒子:楚大夫名。”登徒“是复姓,”子“字用在姓氏的后面或前面,是对人的尊称。玄渊:人名,战国楚人,善钓。字或作”环渊“(《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蜎(yuān)渊“(《汉书·艺文志》)、”娟蠉(xuān)“(《淮南子·原道》)、”蜎蠉“(《文选·七发》注)等。著有《蜎子》十三篇。

[2]止而:《古文苑》章樵注:犹”已而“,相当于现在”后来“、”不久以后“的意思。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周赧王十七年至五十二年(前298-前263)在位。

[3]奈何:如何,怎么样。

[4]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长为一寻。

[5]纶:原文作”线“,误。今从《渚宫旧事》改。八丝之纶:八条细丝搓成的钓线。

[6]饵:钓鱼用的鱼食。蛆(qū):苍蝇的幼虫。螾(yǐn):蚯蚓。

[7]钓:当作”钩“。

[8]尺:原文作”赤“,词意不通。《艺文类聚》卷二十四引作”三尺之鱼“,今据改。仞(rèn):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9]芳水饵:使放入水中的鱼饵发出香味。芳,使动用法。

[10]缴(zhuó):《说文·系部》:”缴:生丝缕也。“本指生丝线,这里指钓鱼用的丝绳,即钓线。

[11]其意不可得:他估计用这种方法不可能钓到鱼。

[12]波飏(yáng):荡起波纹。飏,飞扬。

[13]因水势而施之:根据水势情况施放鱼饵和鱼钩。

[14]这三句是说:钓竿有时提高,有时降低,钓绳有时放松,有时收紧,与水中的鱼一起上下浮动。颉(xié)之颃(háng)之:鸟飞上飞下的样子,这里指钓竿随水势的上下而浮沉。颉,鸟向下飞。颃,鸟向上飞。委纵:放松。收敛:收紧。

[15]解(xiè)驰:松懈。获之:指钓到大鱼。

宋玉进曰:”今察玄渊之钓,未可谓能持竿也,又乌足为大王言乎[1]?“王曰:”子之所谓善钓者何?“玉曰:”臣所谓善钓者,其竿非竹,其纶非丝,其钩非针,其饵非螾也。“王曰:”愿遂闻之[2]。“宋玉对曰:”昔尧舜禹汤之钓也[3],以贤圣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钓道微矣[4],非圣人其孰能察之[5]?“王曰:”迂哉说乎[6]!其钓不可见也[7]。“

[1]乌:何,怎么。足:值得。

[2]遂:尽,全部。

[3]尧、舜、禹、汤:均为古代史家所称赞的圣君。尧、舜史称唐尧、虞舜,他们实际上是传说中的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领袖。禹、汤即夏禹、殷汤,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汤是商朝的开国国君。

[4]微:精妙幽深。此指钓鱼的道理很精微深奥。

[5]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难道。孰:谁。察:体察。

[6]迂:原文作”迅“,形近而误。今从《渚宫旧事》改。迂哉说乎:你的说法多么迂阔而不切合实际啊!迂,迂阔。

[7]其钓:指上面宋玉所说的”善钓“,即圣人之钓。

宋玉对曰:”其钓易见,王不察尔[1]。昔殷汤以七十里、周文以百里,兴利除害,天下归之[2],其饵可谓芳矣;南面而掌天下[3],历载数百,到今不废,其纶可谓纫矣[4];群生寖其泽[5],民氓畏其罚[6],其钩可谓抅矣[7];功成而不隳[8],名立而不改,其竿可谓强矣。若夫竿折纶绝[9],饵坠钩决[10],波涌鱼失[11],是则夏桀、商纣不通夫钓术也[12]。今察玄渊之钓也,左挟鱼罶[13],右执槁竿[14],立乎潢污之涯[15],倚乎杨柳之间,精不离乎鱼喙[16],思不出乎鲋鳊[17],形容枯槁,神色憔悴[18],乐不役勤[19],获不当费[20],斯乃水滨之役夫也已[21],君王又何称焉[22]?王若见尧舜之洪竿[23],摅禹汤之修纶[24],投之于渎,沉之于海[25],漫漫群生,孰非吾有[26]?其为大王之钓,不亦乐乎?“

(《古文苑》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尔:语助词,”罢了“的意思。

[2]此句是说:过去殷汤凭借七十里地,周文王凭借一百里地,兴利除害,最后都使天下得以归服。归:归附,臣服。

[3]南面:古代以面朝南为尊,所以国君之位面南,”南面“即身居王位。掌天下:掌管天下大事。

[4]纫:通”韧“,坚韧。

[5]群生:众生,指老百姓。寖(jìn):同”浸“,浸透,滋润,这里是得到恩惠的意思。泽:恩泽。

[6]民氓(méng):人民,民众。氓,人。

[7]抅(gōu):《古文苑》注:”抅,音拘,引也。“拘,意思是能引鱼儿上钩。

[8]隳(huī):毁坏。

[9]此句是指:道德沦丧,不以德治国。竿折:比喻”贤材废弃“(《古文苑》注)。纶绝:比喻”道德凌迟“(《古文苑》章樵注)。”凌迟“即陵夷、衰落。

[10]饵坠:鱼饵坠落,比喻”爵赏不足以劝天下“(《古文苑》章樵注),意思是桀纣等昏王暴君从不施惠于民。钩决:钓钩折断,比喻”仁义不足以结人心“ (《古文苑》章樵注),意思是不能用仁义维系天下民心。决:折断。

[11]波涌:波涛汹涌,比喻”天下溃乱“(《古文苑》章樵注)。鱼失:鱼儿游佚散失,比喻”人民离散“(《古文苑》章樵注)。失,通”佚“,散失。

[12]夏桀:夏朝末代君主。商纣:商朝末代君主。桀纣都以荒淫暴虐亡国。

[13]挟:挟持。鱼罶(liǔ):捕鱼的竹篓子。

[14]执:握。槁(gǎo)竿:干枯的竹竿,即钓竿。

[15]潢(huáng)污:水池,积水坑。《说文·水部》:”潢,积水池。“《说文·水部》:”污,小池为污。“ 涯:水边,岸旁。

[16]精:精神,注意力。喙(huì):嘴,这里指鱼的嘴。

[17]鲋(fù):鲫鱼。鳊(biǎn):鳊鱼,亦称窄胸鳊。

[18]形容:形体容貌。枯槁:干枯消瘦。神色:神态表情。憔悴:困顿萎靡。

[19]此句指:钓鱼的快乐不能驱走辛劳。役:驱使。勤:辛劳。

[20]此句指:收获抵不上付出的代价。不当:抵不上。费:费用,代价。

[21]斯:代词,这。役夫:服劳役的人。

[22]称:称道,称赞。

[23]此句是说:大王如果举起尧舜巨大的鱼竿。见:通”建“,竖立,举起。洪竿:大的钓鱼竿,这里喻贤才。宋玉劝楚王像尧舜那样”揽贤才以为用“(《古文苑》章樵注)。

[24]摅(shū):舒展,指把钓丝抛向水里。修纶:长的钓线,这里喻伦理道德。宋玉劝楚王像禹汤那样”昭道德以经世“(《古文苑》章樵注)。

[25]沉:原作”视“,今从《渚宫旧事》改。此二句谓:把鱼钩和香饵投进大河,沉在东海。鱼钩及香饵比喻”恩惠“。宋玉劝楚王给百姓以恩惠,”治国以平天下“(《古文苑》章樵注)。渎(dú):大川。古代称长江、黄河、淮河、济河四条大河为”四渎“。这里泛指大河。

[26]漫漫:众多的样子。吾:指楚国。

《文心雕龙·诠赋》说到宋玉的《风》《钓》诸赋是”爰锡名号,与诗画境“,指出其在赋体文学发展史上”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的首创性地位。不过,细究起来,《风》《钓》二赋还是有所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的韵、散上,也体现在”述客主以首引“的结构的内部差别上:《风赋》由襄王的感叹引出宋玉说风之雄、雌,接近于对问,这与庄辛的《说剑》颇为接近;而《钓赋》则是以登徒子说玄渊”善钓“作为话题,引起宋玉的驳诘,进而阐述真正的”善钓“,其结构模式更类似于楚人的《说弋》以及出土文献《论义御》。试比较本赋”昔尧舜禹汤之钓也,以贤圣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与《说弋》”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战国。……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缴,时张而射之,此六双者,可得而囊载也“数句,无论从命题立意还是言语行文看,《说弋》无疑就是本篇的上源。

《钓赋》的讽谏意味较之《风赋》更为明显。浦铣云:”宋玉《钓赋》,可以为讽谏法,当与庄子《说剑篇》参看。“(《复小斋赋话》)。全篇以”尧舜禹汤之钓“为主旨,劝导君王”见(建)尧舜之洪竿,摅禹汤之修纶“,颇类似于孔、孟以来儒家的治国理想。这比《说弋》中只是强调霸道与力战要深刻得多,而在诸侯力政的战国晚期却也显得迂阔了许多。

(马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