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4113900000012

第12章 旱云赋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汉代杰出的政治家。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汉文帝初立,召以为博士,年二十馀岁。以才能特出,一岁中至太中大夫。他提出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更改所沿用秦朝之法,“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汉文帝尚未能用贾谊之议,欲任贾谊为公卿,即受到权臣的排斥,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数岁,又拜为文帝少太子梁怀王太傅。期间乘间谏文帝削弱诸侯,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堕马死,贾谊亦以忧愤死。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另传有《簴赋》(残)《吊屈原赋》《鸟赋》《旱云赋》等。其文论理深刻,激扬凌厉,表现出敏锐深刻的政治观察能力和热情的政治激情,文章很有气势,突出地体现了纵横家文风同辞赋手法的结合。其赋作除《簴赋》可能是初到朝廷所作,表现了一种勃勃雄心以外,其馀皆感情沉郁,颇有屈骚风味。

本篇《古文苑》题贾谊作,初唐成书的《北堂书钞》卷一五六录有其中六句,也题作贾谊《旱云赋》。《艺文类聚》卷一〇〇作东方朔《旱颂》,盖误。汉文帝三年秋天下大旱,文帝九年又大旱(《汉书·五行志》)。贾谊于文帝元年召为博士,文帝七年征见贾谊,任为梁王太傅。则其作《旱云赋》,当在此二年中。

惟昊天之大旱兮[1],失精和之正理[2]。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3]。运清浊之洞兮[4],正重沓而并起。嵬隆崇以崔巍兮[5],时仿佛而有似[6]。屈卷轮而中天兮[7],象虎惊与龙骇[8]。相搏据而俱兴兮[9],妄倚俪而时有[10]。遂积聚而合沓兮[11],相纷薄而慷慨[12]。若飞翔之从横兮[13],扬波怒而澎濞[14]。正帏布而雷动兮[15],相冲击而破碎[16]。或窈窕而四塞兮[17],诚若雨而不坠。阴阳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贪邪而狼戾[18]。终风解而雾散兮[19],陵迟而堵溃[20]。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21]。廓荡荡其若涤兮[22],日炤炤而无秽[23]。

隆盛暑而无聊兮[24],煎砂石而烂煟[25]。汤风至而含热兮,群生闷懑而愁愦[26]。畎亩枯槁而失泽兮[27],壤石相聚而为害[28]。农夫垂拱而无聊兮[29],释其锄耨而下泪[30]。忧疆畔之遇害兮[31],痛皇天之靡惠[32]。惜稚稼之旱夭兮[33],离天灾而不遂[34]。怀怨心而不能已兮,窃托咎于在位[35]。独不闻唐虞之积烈兮[36],与三代之风气[37]。时俗殊而不还兮[38],恐功久而坏败[39]。何操行之不得兮[40],政治失中而违节[41]。阴气辟而留滞兮[42],厌暴戾而沉没[43]。

嗟乎!惜旱大剧[44],何辜于天无恩泽[45]。忍兮啬夫,何寡德矣[46]。既已生之,不与福矣[47]。来何暴也,去何躁也[48]。孳孳望之[49],其可悼也。憭兮栗兮,以郁怫兮[50]。念思白云,肠如结兮[51]。终怨不雨,甚不仁兮。布而不下,甚不信兮[52]。白云何怨,奈何人兮[53]。

(《古文苑》,《四部丛刊》本)

[1]惟:句首助词,常用于表时间之词语前。昊(hào)天:皇天,犹言上帝。

[2]精和:天象和顺。精,精气,古指六气或日月。六气指沆瀣、正阳、朝霞之气,就自然现象言。日月则关乎气候。《楚辞·九辩》:“乘精气之摶摶兮。”朱熹注:“精气谓日月”。正理:正常规律。

[3]滃(wěng):云气涌起。扬雄《解难》:“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蒸。”澹(dàn)澹:水波动貌。此处形容云气涌动之貌。此句言云气涌动,似欲行雨,然而却又停止了,并未下雨。妄:狂乱,荒诞。

[4]运:运转。清浊:指云有淡者,有浓者。《淮南子·天文》:“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hòng)洞:连绵不断貌。此言天上云浓淡相间,连绵不断,不停地运转着(使人联想及天地初生成的样子)。

[5]嵬(wéi):山高貌。隆崇:高峻貌。崔巍:高耸貌。

[6]时:有时。

[7]屈:弯曲。卷(quán)轮:犹卷娄,拘挛,卷曲状。

[8]次句形容云团变幻流动之状。

[9]搏:搏击、排斥。据:依靠。

[10]妄:随意。倚俪:奇偶。《荀子·修身》:“倚魁之行,非不难也。”杨倞注:“倚,奇也。”为“奇偶”之“奇”,有的学者误为“奇丽”之“奇”,非也。《庄子·天下》:“南方有倚人曰黄缭。”卢文弨曰:“今《方言》作’凡全物面体不具谓之倚。‘即今所谓’单只‘。”俪,成对。此句言云团时离时合。《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俪倚”,非。

[11]合沓:重叠。合,原作“给”,据《文选·谢脁敬亭山诗》李善注、《汉魏六朝北三名家集》改。

[12]纷:多盛貌。薄:迫近,附着。慷慨:本指人意气风发、情绪激昂,此指天上云团涌流翻动,不见平息。

[13]从(zòng)横:同“纵横”。

[14]扬波:阳侯之波。阳侯,传说中的波神,亦作扬侯。《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淮南子·览冥》:“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高诱注:“阳侯,凌阳国侯也。其国近水,逆水而死,其神能为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此形容云之翻动,如波神震怒,波涛汹涌。澎濞(pì):水盛貌。

[15]惟布:如帷帐之遮盖。此形容浓云密布。

[16]相冲击而破碎:言经过云团相互冲击,云又散了,终未下雨。

[17]窈(yǎo)窕(tiǎo):深远貌。此句言有时阴云充塞四方。

[18]惟:是,为。狼戾:凶狠。上二句言阴阳不和如此,乃是用事者贪邪凶狠所致。

[19]终:终究。雾:原作“霰”,据岱南阁九卷本、守山阁本《古文苑》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改。时炎热干旱,不可能有霰。雾散:指阴云散去。

[20]陵迟:同陵夷,指山陵崩摧。堵:墙。此句亦形容阴云散去。

[21]两句言天上阴云就像要深深地潜藏起来,都纷纷散去。

[22]廓:空阔。荡荡:广大、广远貌。《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涤(dí):水冲。此言天上无一丝云,如水洗过的一般。

[23]炤(zhāo)炤:原作“照照”,据《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改。明亮貌。无秽:言天无纤尘,阳光强烈地照射大地。

[24]隆盛暑:暑气达到高峰。无聊:无所依赖。

[25]烂煟(wèi):光亮耀眼貌。煟,原作“渭”。据《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改。

[26]群生:众生,所有的人。闷懑(mèn):原作“闷满”,据《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改,烦闷。愦(kuì):昏乱。此二句言,风含着热气吹来,感到烫人,故人们都愁闷而烦乱。

[27]畎(quǎn)亩:田间。畎,田地中间的沟。泽:雨露。

[28]壤石相聚而为害:地里土石被晒得灼热,也成了庄稼的危害。

[29]垂拱:垂衣拱手,无事可做。

[30]释:丟开。耨(nòu):锄草器具。

[31]《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忧”作“悲”,“遇”作“遭”。疆畔:犹言垅亩,畎亩。“疆”,《古文苑》旧本作“壤”。

[32]靡(mǐ):无,没有。此句言农夫痛恨上天不给予恩惠。

[33]稚稼:幼苗。夭:未长成而死亡。

[34]离:同罹(lí),遭受。不遂:没有收成。

[35]窃:私自,暗中。咎(jiù):过失。上二句言:农夫怨恨的心情不能平息,心底里将灾害的出现归咎于踞于高位之人。

[36]唐虞:唐尧、虞舜,古代传说中圣明之世的君长。积烈:大事业。烈,功勋、事业。贾谊《过秦论》:“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

[37]三代:夏、商、周三代。上二句连读,言:难道没有听说唐尧虞舜的丰功伟绩和夏、商、周三代的风气吗?

[38]殊:不同。

[39]此句言:恐怕前代人的功业,时间久了就会颓坏。

[40]操行:措施,此指国家政令。不得:不对头。

[41]失中:不得当。《汉书·五行志下》:“上失中,则下强盛而失君明也。”违节:(徭役功事等)违反了农业的节令。《孟子》言“不害农时”。作者以为当时政令妨害了农时。

[42]辟:同“避”。留滞:停滞潜藏。

[43]厌:憎恶。暴戾:暴虐乖戾。戾,原作“至”,据《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改。此句言:阴气由于憎恶执政之暴虐乖戾而潜藏消失。以古人之阴阳观念,暴戾属阳气过剩,故云。

[44]“惜旱”:岱南阁本作“惜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作孽”。剧:甚,严重。

[45]辜(gū):罪。此句言:(下民)因何而得罪上天,竟如此之不予恩泽。

[46]忍:残忍。啬:吝啬。夫:语助词,同“乎”。寡:少。上二句言:残忍啊,吝啬啊,(上天)为何如此缺德。

[47]上二句言:为何生下了他们(老百姓)又不给他们幸福呢?“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啬夫,何寡德矣。既已生之,不与福矣”二十三字,《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何辜于天,恩泽弗宣。啬夫寡德,群生不福”十六字。录以备参。

[48]二句说旱云之来,何其炽热;似将釀雨,又何急躁而去。

[49]孳孳:同“孜孜”。勤谨。此句言人们殷切地望着天上的云(希望能下雨)。

[50]憭(liáo)栗(lì):凄凉。栗,原作“慓”,据守山阁本《古文苑》和《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改。郁怫(fú):愤懑,心情不快。

[51]肠如结:心情郁结悲伤,如同肠子挽成了结,解不开。

[52]不信:不讲信用。以上四句皆承“白云”二字,指斥旱云。

[53]二句意为:怨什么白云呢?关键是拿那些贪邪狼戾的在位者没有办法(因上天降旱的原因是“操行之不得”,“政治失中而违节”)。

本文通过对大旱之时天上云团和人的心情的描写,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批评。赋的第一句“惟昊天之大旱兮”,开门见山点题,而“昊天”一词使人很自然地想到《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等语。作者借指斥天而对在位者提出批判的思想便已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本篇可分三段,每段都归统到人事上,认为是“在位者”“贪邪而狼戾”,“操行之不得”,“政治失中而违节”。可见,这篇赋不仅表现了对于广大农民同情的感情,也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它反映了作者思想深处的忧虑与愤怒。由赋中所反映的情绪可以看出,当作于作者受到排挤打击之后。据《汉书·天文志》中之上“文帝三年秋天大旱”,“后六年春,天下大旱”。则此赋当作于文帝九年(前171)春。作者看到的不仅是严重的天灾,也看到了正在酝酿,即将爆发的政治危机(诸侯势力扩大等)。

这篇赋用骚体形式,其情感之激烈、语言之生动形象、与抒情描述之有机结合,都甚得屈子精神风貌。其第一段写云之变化,正于言外写出千万人仰天盼望积云时的情景。其结尾既含蓄又明确,耐人寻味。

(赵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