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手蜗居右手奋斗
4176200000009

第9章 资深“蚁族”的酸甜苦辣(2)

春节前,陈龙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兼营销部经理。其实他手底下就一个兵,后来这个兵还跟他闹翻了,结果他成了光杆司令。工 资是450元,“别以为少写了一个零,真就那么多”。当时,他喜欢上了一个新来的前台,瘦瘦的、很淳朴的一个女孩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扯了半天,最后也没成。还有个前来应聘的女孩子让陈龙印象颇深,她虽然个头不高,但很漂亮,很精明。虽然那个女孩没到酒店工作,但陈龙一直和她保持联系,并且追求过她。从她身上,陈龙得出的结论是,“女人把智慧和美貌集于一身的时候,是很可怕的。因为她不但美丽,还知道怎么使用她的美丽,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陈龙在那家酒店的一个收获,是与总台的一个服务员成了好朋友,至今他们还在保持联系。那个服务员现在发迹了,他不仅在成 都的春熙路(相当于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开了一家婚纱影楼,而且在九寨沟开了分店。他刚创业的时候,陈龙还从父母那借了1万块钱支持他,虽然当时他们已经有几年没见过面。陈龙认为,那个服务员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为他邂逅了一个能干的女朋友。的确,女人可以毁了男人,也可以成就男人。

陈龙在那家酒店干了8个月,酒店就因为经营不下去而转让了。新老总把他留了下来,但下面的员工都排斥他。还好在酒店转让 之前,他就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四川绵竹的一个民办学校聘用了他。

2.两年的教师生涯,激情燃烧之后是痛苦的灰烬

第一个学期,陈龙教中专班,还当了班主任。课上得还可以,学生反响不错,但班就带得一塌糊涂。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陈 龙满腔热情,经常带着学生出去聚餐,但后来头疼的事儿越来越多,就没这个心情了。陈龙觉得自己的管理方法有问题,提倡民主治班、尊重学生的意见本不是什么坏事,但过于宽容和软弱的结果就是丧失威信。

第二个学期,陈龙放弃了带班,教大专班的课,但也不是很顺利。因为虽然他在同事和学生中的口碑不错,但也有一些喜欢搞阴 谋诡计的人背后算计他。其间,他实在不想上课了,就编了个借口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去德阳开了个小饭馆。可是,由于不懂经营,他的小饭馆不到1个月就关门了,他只好灰溜溜地又回到了学校。但从此之后,陈龙对周围的人的言语和行为经常过于敏感,而且非常容易生气和发怒。

2001年暑假前的总结会上,陈龙痛斥了那些打小报告的人。虽然很多老师都对他佩服得不得了,但这个学校他是无法再待下去了 。

于是,他利用暑假到成都去找工作。当时的华西医科大学已经并入四川大学,有个成人教育的校区在招辅导员,虽然是个让他讨 厌的工作,但陈龙看在钱的份上还是接受了。因为原来那个学校的工资是500元,而这里的工资是1000元。

陈龙带的大班有300多人,原来是另一个老师带的。这个大班非常麻烦,出过大乱子。新官上任,陈龙激情满怀,又是请学生吃 饭,又是调整班干部,做了很多工作。在管理上,陈龙不再像原来那么软弱和民主,他强调集权,要树立辅导员的绝对权威。当时,班上有个学生自发组建的党小组,组长是从部队医院考上来的,工作能力比较强,加上一些学生入党心切,党小组在班上有一定的号召力,陈龙因为某些分歧跟党小组组长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

后来,党小组组长抓住一次机会,发动学生打群架,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把陈龙逼上了绝路。陈龙采取了反击行动,把 作为幕后指使者的党小组组长揪了出来,让他背上了处分。但从此之后,他的威信、信心和干劲都丧失了。

如今,反省这件事情时,陈龙说:“我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有爆发力,但缺乏耐力,做事一开始有激情,但没长劲,时间一久 ,特别是遇到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了。我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3.考研、编书,痴情却被无情恼

2002年夏天,在四川待了两年多时间后,陈龙决定考研。到北京买完考试用书后,陈龙回到黑龙江的家里备考。他报考的是哲学 专业,因为这个专业的外语分数线比较低。考试结束后,陈龙于2003年年初又回到了北京。身上只有可怜巴巴的1000元钱,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在一个大学同学那里借住了两天之后,陈龙在中央民族大学北边的居民小区地下室里租了一张床,然后开始找工作。那是一段不平静的岁月,“非典”正肆虐北京,大街上、公交车上、商场、饭店,都是空荡荡的。

工作没有找到,但陈龙联系上了一个高中同学,搬到他在顺义租的房子里住。后来,他又到一个家在北京的大学同学的老房子里 暂住。在那间老房子附近的一个杂货店里,陈龙找了份工作,虽然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但他可以在那里混到开学。

在那段时间里,他人生中的另一个转折点出现了。2003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陈龙接到一个师兄的电话,说让他编本书,是即 将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案例解析读本。陈龙接下了这个活,后来那本书卖得还不错。于是,从2003年9月入学后,陈龙就一直在编书,直到今天,已经6年半了。

刚入学的那段时间,老师和同学们对陈龙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是他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一个女博士,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陈 龙为了她而神魂颠倒,尽管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就是无法自拔。其间他干出的很多龌龊的事情,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的大好前程就这样毁掉了。

当时,陈龙所在的专业共有4个公费名额,但第一志愿上线的只有3个人,陈龙是其中的一个。最后,其他两个人拿到了公费名额 ,他的公费名额却被从其他学校调剂来的学生给顶替了。由于陈龙一直没有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毕业的时候学校不让答辩,而陈龙想继续编书,于是就放弃了答辩,至今还没有拿到学位。

陈龙总觉得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个可怕的心魔,这个心魔会定期作乱,把他拖进痛苦的深渊,当老师的时候是这样,读研的时候也 是这样。

4.走出自由撰稿人的小屋,在出版社坐了一回过山车

离开学校后的头两年,陈龙搬到了五环外,在一套合租的公寓里编书。2008年年初,陈龙有了找工作的想法,找了半年,终于如 愿进入了一家出版社。

能进入出版社工作,让陈龙高兴得不得了。他激情满怀,干劲冲天,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再加上主管编辑工作的副社长对他比较 关照,那段时间陈龙很张扬,很牛气,不论是开会,还是参加集体活动,他总是底气十足,掷地有声。

可2009年元旦前后,陈龙的心情莫名地郁闷了起来。因为尽管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但哪一件事情他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下去 。

其间,他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与直接领导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郁闷的心情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因为 我习惯了每天把自己累个半死的编书生活,过不惯那种安逸的日子吧!”陈龙如是说。

由于心情实在太糟糕,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陈龙整个人都已经崩溃了。挨到了5月底,陈龙终于决定离开。现在他是在一家刚 刚创办的图书公司工作,生活也回到了标准的“蚁族”状态,住在一套合租的三居室里,只是原来的三居室又被中介公司隔出了几间,变成了七居室。好在离公司比较近,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办公室。

毕业10年来,陈龙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干过酒店管理,当过老师、自由撰稿人,做过出版社编辑,但仍然蜗居在城乡结合部 。

陈龙觉得自己之所以经过10年的奋斗仍然没有任何成就,主要还是自身的问题:性格走极端,心态不平稳,情绪大起大落。

回首10年的艰辛之路,展望前途迷茫的未来,陈龙心里实在是没底。但他肯定不会离开出版行业,因为他把自己出人头地的希望 全部寄托在写作上。对于他而言,如果能搞出一本畅销书,名利双收,那再好不过了;如果能更上一层楼,搞出一本经典书,传诸后世,让自己的生命通过书得以延续,那就更完美了。这样的目标是陈龙的精神支柱,也给了他继续在蜗居中奋斗的动力和勇气。

10年的蜗居生涯,其间的压力、烦恼、痛苦、忧虑、沮丧、烦躁、艰辛是旁观者所难以想象的。难能可贵的是,陈龙并未因此而 停止奋斗、放弃努力,他仍然顽强地活着,为了梦想而活着。

马国华和陈龙的经历是资深“蚁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所幸的是,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他们都懂得了自我反省,马国华学 会了妥协,而陈龙则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更加坚定了人生的目标。对于他们来说,重整旗鼓,再踏征程,梦想未必不会成真。

爱默生曾言:“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或许现在我们可以嘲笑马国华和陈龙这样的“失败者” ,但当他们梦想成真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要知道,今天看来风光无限的成功者,大都有过与马国华和陈龙类似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