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4179400000024

第24章 做个值得被培养的人(2)

关注乌龟的人会知道,乌龟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爬在别的乌龟的背上;有个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小乌龟放在一个并不高的罐子里,结果没有一只乌龟能爬出来,原因是乌龟都喜欢爬在对方的背上,谁也不愿意垫在底下;结果乱成一锅粥,谁也爬不出去。

人们也有相似的行为:喜欢踩在别人的脖子上,希望自己比他强一点。其实正是这种心态,误导了许多人。就像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人群,如果老是以周围的人为参照物,他们慢你也跟着放慢脚步,他们加快脚步,你也急着加快脚步;老想着跟他们同一个步调,其实就算跟上了他们的步调,你也注定成功不了;因为你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平淡的人,跟你相差无几;老是跟他们比,你就会把自己陷入一个狭小的境界里;而看不见远方,看不到自己与成功人士的差距。一个人只有向成功人士看齐,不断向强者挑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看过《李小龙传奇》的人,仔细反思一下就能找到李小龙为什么能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人炼就成一名武朮的最强者。他的成就秘诀就是不断挑战强者,在他刚学武朮的时候,他就去挑战比他功夫好的黄皮小子。被打败后,他勤练功夫,几经挑战后终于战胜了黄皮小子,之后又去挑战拳击冠军。去美国西雅图后,开始挑战日本空手道高手木村,然后是柔道高手,空手道,抬拳道,泰拳……当他把一个个强者打倒后,他就成了一名武朮的最强者,至今无人能超越。

参照物是你人生的航标,选择哪类人作为你的参照物,你将来就会成为这类人。一个人要脱离平凡,就必须选对自己的人生参照物,不断向成功人士挑战,紧跟他们的步伐;就像下棋一样,只有不断向高手挑战,你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和差距,从而催人奋起,经过一番努力,你也会成功一个高手。每个时代中,成功者都是奔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如果你不想平凡地度过你的一生,你必须向成功人士看齐,调整自己的视野,奋起直追。当你超越身边的一个个人,离成功人士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你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成功者!

5 不断提升你的运行轨道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就像围绕恒星运转的星球一样,有的轨道很高,有的非常低;这和社会人士一样,有一些人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上运行,而大部分人在社会的低层日复一日地生活着。人的成败关键在于你所处轨道的高低,在一个高轨道上运行,你就成了人们仰慕的成功人士;而如果在一个低轨道上运行,那你就会因处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谁都希望自己能脱离底层,迈入社会的上层;但有些人一看到自己一无所有,要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感觉比登天还难。的确,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成了像中了彩票那样的爆发户。那一个普通人士如何成功呢?这就要学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运行轨道,一层层地往上攀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总有一天,你就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轨道上运行。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国人的一片关注中成功发射,最后顺利脱离地球,开始绕月飞行。但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我国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怎么能奔向月球呢?我国有射程高达38万公里的火箭吗?但关注嫦娥一号发射的人就会知道,火箭只是将探月卫星送入太空中一个非常低的轨道,它开始只是在一个非常低的轨道上运行。那它又如何脱离地球轨道奔向月球呢?奥秘就在于变轨。嫦娥一号是靠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轨道,一步步地向远轨道运行,终于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奔向了月球。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步入社会之初,大家都在一个比较低的轨道上运行,过着工薪阶层的生活,起点差不多。但几年过后,人的境遇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人已经成功地步入了上层社会;而有的人几乎还在原来的岗位上艰难度日。这并非上帝青睐于某些人,而是有些人在过去的几年里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轨道。如果你去研究一下他们这些年的生活经历,你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许多人安于现状,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上班混混时间,晚上逛逛街,看看电视……每天都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几十年如一日,根本没有任何动力来改变他们的轨道,又如何能成功呢?而有些人前几年可能会韬光养晦,其实他们是在积累资金和创业的门路,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脱离现状进行创业,于是成功变轨,然后事业越做越大,人生运行的轨道越来越高。其实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此:适当的时候改变自己的运行轨道。

有位政府高官曾讲过他的成功经历:当年他博士毕业后在西安财经学院任教,几年后成了经济系的一位系主任,每天过着科研和教书的生活;对于普通人士来说,这种生活已经非常惬意了。但他并不这么想,他不甘于在学校度过自己的一生,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作为。于是一次偶然机会,西安碑林区招副区长,要求博士学位以上,担任过科级以上职务,他一去应聘,正好符合要求,于是他顺利地成为了西安啤林区的副区长。然而基层的升迁非常缓慢,如何改变排队式的升迁呢?三年后,他又发现了一个机会:陕西省需要派一位区级干部去榆林市当副市长,要求博士学位以上。他去争取,又一次顺利地成了榆林市的副市长。几年后,一民主党需要从全国市长级干部中,招聘一名高级干部,也要求博士以上学历,一番筛选,他又顺利地成为了某民主党的高级干部。就这样几次变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大学系主任,成功跃升为国家部级干部,创造了一个神话。

每个人的成功其实都是不断变轨的过程,如果没有变轨,就只能在原有轨道上做重复的圆周运动,而如果改变自己的轨道,每一次都往一个更高的轨道上运行,自然会一步步走向成功。许多人之所以平凡,就在于他们不去努力改变现状,每天安于固定的生活方式,一层不变。人不能知足常乐,不能安于现状,只有不断积蓄能量,抓住机会,不断改变自己的轨道,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把自己推向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才能脱离低层,跃升为成功人士。

6 学习是人成功的发动机

大部分职场人士离开学校之后,基本上远离了学习;可能在工作之初,为了熟悉工作或许还有些学习的动力,之后每天的时间就是白天忙于赚钱,晚上在家休闲;如果在职场中混到一定层次,没有什么生活压力,对学习就更没有兴趣了。很多人只不过把学习当成一块敲门砖,为形势所逼的时候才匆匆拿起书本,应付过去后又把它抛在一边。其实学习是一种终身行为,它是你前进的动力,没有知识的积累,你就会丧失很多技能和机遇;也非常容易为时代所淘汰。正所谓“前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如果你不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那你很容易被别人超越和取代。

山东东营市有一家电子公司;公司刚成立时,就几个当地的员工,文化程度最高的是一个大专生,主管公司的财务工作。起始,老板对大专生也很看重;但一年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老板去高校招来了两名硕士生。这两位学生知识丰富,能力又强;把公司里里外外打点得干干静静。于是,这位财务主管也就成了多余的了,两个月后就被老板辞退了。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要想在当今社会生存下来;就得超越对手。而要想超越对手,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终生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谈到,在未来的岁月里“信息高速公路最大的益处将来自于它在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教育的最终目标会改变,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到教育。”“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机会让人去完成从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最佳年代。”

的确,我们正处于一个终身学习的年代;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是生活和工作的主题。由于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过时;由此,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一样,我们的知识也要不断地“充电”。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一个人必须善于在工作中捕捉知识,掌握更新的工作技巧,构建更科学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适应工作和时代的要求。

米勒·佩利生活在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中,因为兄弟姐妹比较多,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到一家百货公司去打工,每周只能赚3美圆。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工作下去,每天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想办法充实自己,努力改变工作的境况。

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后,他注意到主管每次总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商品的帐单。由于那些帐单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他便开始在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仔细研究这些帐单,并努力学习法文和德文。

有一天,他看到主管十分疲惫,就主动要求帮主管检查,由于他干得非常出色,以后的帐单都由他接手了。

过了两个月,他被叫到一间办公室接受一个部门经理的面试。他感到困惑,因为自己目前的职业是部门中最低的,而且加入公司的时间也不长,于是他便问经理为何选自己做接班人。经理说:“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40年,根据我的观察,你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要求自己进步,不断在工作中改变自己,以适应工作要求的人。从这个公司成立开始,我一直从事外贸这项工作,也一直想物色一个像你这样的助手。因为这项工作涉及面太广,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的知识很庞杂,对工作适应能力的要求也特别高。我们选择了你,认为你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我们相信这一选择没有错。”

学习是人成功和成功的发动机,只有它才能让我们具备达到成功顶点的能力。一个人越有成就,就越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保持你的优势;另外,学习也是提高你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钱赚到一定程度后就成了数字游戏,而知识的积累又能让你找到新的价值。

大多数人离开学校后就没有了学习的习惯,如果在职场上混到了一些成就,更是把学习抛之九霄云外。学习不是一块敲门砖,而是一种终身行为,它是你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工作以外的一种成功。

7 勇于创新才能有所突破

美国管理之父德鲁克的一名言: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如果让每个人直接面对市场,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像老板一样,都像经营者,自己来经营他自己,来发挥他最大的创造力。那如何发挥你的最大创造力呢?那就需要你不断地创新,改进你的工作方法,从而让自己充满活力。其实,世间万物的成长,必须经历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进步。

海边的沙滩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寄居蟹,每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到处都是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寄居蟹,它身上的壳是借来的,每当它成长到某种程度,旧的壳已经无法让它舒适,由此,它必须找一个更大的壳才能让自己舒适。然而在它换壳的时候,必须暴露它那最柔弱的身躯,但他懂得,它必须放弃一些熟悉的、习惯的东西。这样的冒险是值得的,因为只有找到一个更大的才会有真正的舒适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