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4179400000005

第5章 全方位提高自己(1)

有一位成功学家曾这样说过,业务目标和计划是通向快乐与成功的魔法钥匙!有了明确的业务目标和计划,并把它们写下来付诸行动的人,他们将来的成就,是有业务目标和计划但仅停留在脑子里或纸上的人的10至50倍。这是个惊人的数据,也更证明了业务目标与计划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职场人士,只有掌握一定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位;只有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够做好一个管理者。所以,在职场上,一个人要想获得加薪晋职,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学习管理理论,在“瓷器活”来临之前,先打磨好自己的“金钢钻”。

很多职场人士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希望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但很多人却忽视了在晋升来临之前做必要的准备,结果在上面对他们进行考察时,被淘汰了还不知为何。一般来说,一些晋升制度比较完善的公司在提拔管理人员之前,会派他们做一些高难度的工作,以考察他们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此时,有些人由于平时缺乏必要的准备和锻炼,在重要关头把事情搞砸,这样的人,自然难获得升职的机会。

要想揽“瓷器活”,首先要有“金钢钻”。不能等到“瓷器活”来了,再去找“金钢钻”,那就来不及了。《三字经》上有这样一段话:“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讲的是一个人小时候只有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立功扬名,报效国家,光宗耀祖。在职场中,要想升迁也必须如此。试想,一个人要想升迁,不在升迁之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习一些管理知识,上司怎么可能把他提拔到管理层上去呢?

职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压力大,倘若你没有“金钢钻”,“瓷器活”来了,别人是不会等你去“买金钢钻”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公司需要的是立马就能派上用场的人才。那些善于谋求升迁的职员,会在平时练就过硬的业务能力,掌握丰富的管理知识,将自己的“金钢钻”磨亮磨尖,只要出现“瓷器活”,他们马上就能将其揽下来,亮出自己的优势,击败竞争对手。

有一个来自西部贫困山区的19岁男孩,尽管他很勤奋,但由于高中学历,只好到一家工厂做了一名工人。他一边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一边抽时间读一些管理类、社科类的书,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不懈,将来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很多人对他的举动都不理解,一个小小的打工仔,学什么管理,难道要等着将来管理自己的老婆孩子啊?他没有在意别人的议论,依然我行我素。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是必备的。

两年后,他等来了机会,他所在车间的车间主任因事故被辞退了。于是各生产小组的组长都来争车间主任的职位。但是,车间主任这个职务只有具备较强的一线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才能胜任。前一任车间主任也是来自一线的工人,但是由于学历低,管理能力差,常常引发工人们的抵触情绪,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在任命新的车间主任时,厂里的领导非常犹豫。因为车间的工人多是初中、高中学历,没有专业,而派一个有专业管理经验的人又几乎不懂一线的工作情况。于是,公司决定在一线工人中竞聘,让一些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工人参加竞争。在考核时,既要考核工作业务能力,也要考核管理能力和管理知识。

于是,这个男孩毛遂自荐,领导看他的资历只是刚刚够格,就问他凭什么证明自己能够当车间主任。于是,他分析了业务情况,谈了自己对管理的看法,甚至对市场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一时间,厂里的领导为男孩丰富的知识感到非常意外,没想到一个粗放型企业的一线员工里,居然藏龙卧虎。一个月后,他就成了该车间的车间主任。

职场人士若想获得晋升,必须能给公司创造效益。作为员工,即使与上司的关系再好,如果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差,业绩一塌糊涂,不可能有升职的机会的。所以,身在职场,要想获得晋升,有所作为,必须想办法打磨好自己的“金钢钻”,学习必要的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营造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在有了“瓷器活”时你才能随时将其揽下来,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在职场,机会对任何一位职场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重视机会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能力。没有实力做后盾,即使机会来临,就像开一家餐馆,只有先准备好餐具和加工的菜品及原材料等待顾客,不能等顾客来了再去买餐具、买菜。“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职场也是一样。那么,尽早打造自己的金刚钻吧,为瓷器活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2 从平凡的岗位做起

现在,每一个职场人士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面对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新人来说,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他们往往无法被委以重任;即使他们非常优秀,老板也会将其放到基层去接受锻炼;所以新人的工作职位,大多是平凡的、微小的。而职场新人要改变这种现状,走向一展才华的领导岗位,需要细节上打造自己的资质,能沉得住起,从细微之事做起。

管理学中的“蘑菇理论”认为:将初出茅庐者安排做打杂跑腿的事情,让他受到批评和指责,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有利于使他抛却幻想,更加务实,尽快成熟。职场新人也如同“蘑菇”一样,必须忍受环境的阴冷潮湿,才能够最终茁壮成长。如果你把自己只比做一个打工挣钱的石匠,认为你的工作卑微而没有意义,只是一份糊口的差事;你忍受不了这潮湿阴冷的环境,不肯在这个岗位上磨练,于是你蔑视它,从不全心投入,凡事得过且过,那么你的才华和智慧将会被慢慢消磨掉,最终也会和一个石匠一样碌碌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和经验得不到任何提升,才华和激情也已消磨殆尽。其实,吞噬掉你才华的不是这平凡工作的本身,而是你轻视工作的想法,因为你的敷衍会成为惯性,因为轻视工作而让你丧失掉冲劲和热情。

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说:“湿火柴点不着火。”当你觉得工作枯燥、乏味、平庸的时候,就一定要点燃心里的热情。即使你注定要做一个修房子的石匠,也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尽心尽力,就好像贝多芬作曲,米开朗琪罗作画那样投入,倾注全力达到最好的工作表现,让每个人驻足赞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石匠!”

田佳大学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装饰公司的电脑打字员。田佳是个平凡人,也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工作勤奋是她唯一的优点,于是,她在工作上尽心尽力,即使这只是一份大部分人都觉得简单、卑微的打字工作。

打字室和老板的办公室只隔了一块大玻璃,同事李娜容貌出众,上班期间总是妆容齐整,时而起立展示自己的美好身材,时而凝视着大玻璃的那一面,对着大老板放电。田佳却一直处于忙碌中,她工作时也处处为公司打算,连影印纸都不舍得浪费一张,如果不是重要的档案,她会把一张纸两面用。

老板指派李娜做每月的工作报表,李娜做了两个月后,将工作甩给了田佳,田佳不像李娜那样随意地编了几页纸,而是装成了一本小书,清楚地打印、装订好,还搭配了格调不俗的封面。李娜拿书交给老板,老板问:“这不是你做的吧?”李娜一时语塞,说出了田佳的名字。老板对勤劳细心的田佳一直都有不错的印象,于是,调她过去当了秘书。

当了秘书的田佳把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接电话、整理档案的杂事从来没有出过错,有时她的几句提醒甚至会让陷入工作困境中的老板茅塞顿开。老板愈来愈器重她,分配的工作也愈来愈有分量。最后,当田佳将一份完美的企划案提交时,老板决定放手让田佳去做,让她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三个月后,田佳的项目完美达成,为公司取得了三万美金的支票,从此田佳成了老板最得力的助手,五年后,她成了这家公司的副总。

有些工作从表面上看起来也许是索然无味,但是你要相信:它的确是值得你去做的,值得你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认真地完成。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每一个小任务,才有能力去完成大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如果仅仅是为了面。

从现在起,你就从细微处培养自己的资质吧!先从小事做起: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走路昂首阔步,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心态,言行利落简洁,凡事都比别人主动一步,哪怕只是抢先接电话,抢先为客户去冲杯咖啡也可以让你更敏捷,看起来执行力更强。

积极主动地去做每一件事,保持快乐的心态,不给人消极怠工的印象;这样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会让你变得意气风发,会让你从平凡的工作中寻求到快乐,从平凡中展现出你的价值。

3 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

科学观察证实:在一平方米的土地上可以有数千粒种子出芽,而在一两年之后,当它们形成固定的群落后,这数千株植物却只有一株能够长大。不争夺阳光养料的种子就活不了,不争夺发展空间的职场人就只能被淘汰。“洁身自好”、“不争”等等当成自省修己的格言还成,但是绝对不能成为你在外面打拼的动力。因为自然界就是你争我夺的竞技场,人在职场里混,就得跟同行竞争,跟同事竞争。

你只有鼓足勇气,奋勇向前才有可能在职场竞争中得到发展。任何投机取巧和抱着侥幸心理的人都将被职场淘汰!生命只有一次,活着就是一场争夺,竞争永远是激烈和无情的,生存就是竞争。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描述的生物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各种争夺,对阳光、对水、对土壤、对食物、对地盘,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从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利。它们从没有类似于人类的抱怨,它们之间的竞争虽然惨烈却坦然无悔,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能坦然接受。它们的一切竞争、一切战斗、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那么,回到我们自身,为了自身的生存,在职场中竞争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有占据绝对优势,才能不被淘汰出局。

动物有自己的竞争法宝,而我们职场人呢?最近几年,“核心竞争力”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热点概念,企业管理者强调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也认为拥有核心竞争力才有生存的本钱。一时间,核心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竞争力是成功的原因,核心竞争力则是持续成功的原因。

是什么使起点相同的两个人几年后差别巨大?一个人可能已经作为公司的骨干,承担了很重要的工作,而另一个人还在碌碌无为。是什么使某些人在事业上裹足不前而竞争对手却看起来一帆风顺呢?为什么你不如别人的薪酬多?为什么这次提拔的人不是你?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历也比我高”,“他和老板的私人关系好,他很会博得老板的欢欣”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回答。确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个人的机遇、个人的性格因素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决定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因素,越来越归结于个人的竞争力。竞争力,其实就是工作能力,仅仅具有能力还是不够的,还要看你的能力是否珍贵。如果你的某种能力,其他人也都具备,那么你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如果你所掌握的某种能力,大家都不具备但却是公司所必需的,显然你是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这种能力就是一个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某种能力被越少的人掌握,其竞争力就越强。你是赚钱能手吗?你是省钱能手吗?你是技术能手吗?你是解决难题的能手吗?无论你具备哪一项专长,都是职场里不会被淘汰的人。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成功和财富成为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你必须要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你的核心力。然后你就要寻找一切锻炼目己的机会,在实战中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

一个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越干越强,越干越精”。能力就会发挥到极致,才能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

4 经验比薪酬更重要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工作是为了什么?我想很多人会回答:当然是为了高薪和升职。的确,高薪是人们工作的目的,升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成就感。人的一生主要追求三件事:情感、金钱和权力。而高薪和升职正是后两者。正是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人们在求职或工作时,往往把薪水和职位放在第一位;如果是高薪或者高职位,不管这份工作对自己的职场人生有没有帮助,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去争取;而如果待遇低,就算能学到很多东西,人们也会对它嗤之以鼻。其实这样正好是本末倒置,如果忽视经验,把关注点放在升职和加薪上,那你往往会误入歧途,职场之路越走越艰难;而如果你先把关注点放在经验的培养上,你的职场之路就会越来越顺,升职和加薪都会水到渠成;这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打牢固了,房子就会建得很高、很顺。

有一次,浙江一位房地产老板跑到清华去聘请一位管理学博士做顾问,月薪一万一个月,对于刚毕业的博士来说,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条件下,这个待遇已经是非常诱人的了,于是那位博士欣然前往。加入公司后,博士表现得非常积极,不断地给老板提建议,但老板只是笑一笑,很少采纳博士的建议;其实也很简单:博士没有实际经验,比较理论化。

老板经常带着博士出入各种社交场合,跟合作伙伴、政府官员会面时,老板得意地向他们介绍说:“这是我的助理,清华大学的管理学博士生……”起初,博士还很有一种自豪感,但慢慢发现,老板并不要他做什么事,博士写的策划书,老板也是放在一边,终于博士明白了:老板高薪聘请他过来,并不是看重他什么能力,只不过是把他用来当作活广告,帮老板装点门面而已,对博士而言,像在吃青春饭一样,平生所学并没有一点实践的空间;于是博士最后毅然辞职。

这位博士的运气还算不错了,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由于没有经验,工作一时很难找,于是,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所学,去做电话营销员、保险业务员和公司的培训员这类不用什么文化,谁都能做的工作;结果几年下来,薪水很低,经验几乎还等于零,再跳槽出去,工作越加难找。现在的企业越来越偏向实用主义,企业招聘时,明确地贴出广告:要求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要求有做过某某工作的经历……所以你只有具备工作经验,才具备工作能力,只有具备工作能力,你才有向老板要升职加薪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