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智行动的艺术
4180400000031

第31章 为什么你要和你的团队保持一致

群体内外偏见

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冬天的周日都是这样度过的: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滑雪比赛。我的父母都希望瑞士的滑雪队赢,他们希望我也支持瑞士队。但对于这种想法我不能理解。首先,为什么非得踩在两块木板上朝着一座山向下滑,为什么不能用一条腿蹦过一座山,同时玩着三个弹球,并在每100米处把弹球尽量往远扔?第二,百分之一秒的差别其实不是差别,正常的人理解应该是:如果两个队员的速度差别是如此微小,那他们其实滑得是一样快的;第三,为什么我就要支持瑞士的滑雪队呢?我不认识这些队员,也不知道他们在读着什么或想着什么,如果我住在瑞士边界,我还可能会支持邻国的一支队伍。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与一支体育队、一个种族、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保持一致,是一种思维错误吗?

与其他行为模式一样,群体同一性也是经过几千年的进化而形成的。归属感在以前是生存所必需的,从群体中被排除肯定意味着死亡,那时人类靠自己几乎无法找到食物或抵御进攻,而且通常在个人与群体为敌时,个人一定会输。

个人加入群体,也会被迫和群体做一样的事情。谁不这样做,不仅在这一群体中没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所有的群体中都不会有。我们是群体中的人,这不是什么使人吃惊的事实,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

心理学家研究了各种可以归结为“群体内外偏见”的群体效应:

第一:群体可以基于很小、有时甚至是微小的标准而建立。在体育活动中偶然的出生地相同就可以形成群体,在经济活动中偶然的企业分类也可以形成群体。英国心理学家亨利·泰费尔在一次实验中,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将参加实验的人(彼此都不认识)随机分成两组,然后对其中一组成员说,他们肯定都会喜欢他们还不熟悉的一种艺术风格。实验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尽管他们互相不认识,尽管他们只是随机凑在一起,尽管他们不懂什么艺术,但这一组的成员明显觉得组内的人要比组外的人更亲切。

第二:在群体之外的人看上去要比实际显得更相同,人们称之为“圈外人同质效应”,原因要归结于陈词滥调和偏见。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在科幻电影里只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生物,而没有尘世之外的生物?

第三:因为群体往往基于共同的价值观而建立,所以群体内成员的观点会得到认同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偏见是危险的,特别是在企业里,那种常见的盲目运作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人们可以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如果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有一半的基因相同,这一生理上的特点肯定会对你有影响。但所有思维错误中最愚蠢的错误是,为了随意组成的群体而牺牲生活。这种现象也叫作“加入战争”。用“祖国”这个词来暗示联系并不是一种偶然;同样,战争教育的目标是将士兵们像“兄弟”一样团结起来,这也不是个偶然。

结论:对于陌生人的偏见和厌恶是生物学上的事实。对一个群体的认同感会扭曲你对事实的看法。如果你什么时候被送到前线去,那你还是当逃兵吧,为了其他人而奔赴战场首先就不是勇敢—而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