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事无小事,待人接物、问候称呼都是学问,别被细节绊住脚。朋友,长点心眼儿吧!
细节一:称呼的学问
王主任今天心情不太好,回到家里老公忍不住问:“怎么了,脸色不太好啊。”
王主任叹口气说:“唉,真的是老了。”
“咋了,谁惹你了?”
“唉,今天一个实习生来报到,你猜他叫我什么——他叫我阿姨!”
“哈哈哈,年轻人不懂事嘛,不要介意。”
“你说,我有这么老吗?真的像个阿姨?”
……
年轻的朋友们,记住了,在单位里,不要轻易叫别人叔叔阿姨,你已经不是小学生了,同事是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妈。不恰当的称呼,会显得你很幼稚。
有人会觉得,把别人的辈分抬高点是尊敬和礼貌的表现,但实际上,没有人愿意自己被叫得那么老,哪怕她已经四五十岁了,还是愿意被人叫大哥、大姐而不是叔叔、阿姨。
那么,是不是看到年长的都叫大哥大姐?
这也不对,职场不是江湖,大哥、大姐之类的称呼显得俗气并且有套近乎之嫌——当然,如果你单位的人就是喜欢这么叫,那你也就入乡随俗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可以跟着别人一样称呼某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某科室的一位前辈,大家都叫他老王,但作为刚入职的你,并不合适也跟着叫老王。你初来乍到,年纪轻轻,直呼老王会显得不够尊重、没有礼貌。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合适的称呼就是职位,但凡别人有个头衔,你就照此称呼,“李总”、“张部长”、“赵主任”、“刘科长”……有时候不必加姓,只称部长、科长、主任也可以,保证没错。记住,如果别人是副部长、副主任或副总,“副”字可以省去——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
比较麻烦的是,有些同事没有头衔,比如前面说的老王,年纪不小,却没有一官半职,别人喊老王你又不好跟着喊,怎么办?
最稳妥的办法是尊称他为“王老师”。对于比你更早入职的老同事,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有的习惯于称王师傅,但“师傅”这个词似乎已经成为体力劳动者的尊称,坐办公室的同志们不一定愿意接受。
有的时候,你称他王老师,他可能会谦虚地说:“不要叫我老师,就叫我老王吧。”这种情况你得分析,他可能只是谦虚一下,也许你要真叫他老王了,他还会不高兴。如果你发现,他确实是个厚道人,因为你的称呼而不自在,那你就听他的好了。
职场很辛苦,光怎么称呼同事就得费心思。没办法,称呼无小事,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别人。
细节二:跟领导出差之七项注意
有些人不愿意跟领导出差,觉得憋屈、不自在,殊不知,跟领导出差是职场成功的一条捷径。跟领导出差可能是苦差事,但更是让领导了解你、欣赏你甚至提拔重用你的绝佳机会。出门在外,领导也会变得更有人情味,他会更亲切地和你聊天,更细致地关注你的点点滴滴,你在单位辛苦一年不见得会被领导看到,但在外面辛苦一周就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说,跟领导出差是必须把握的机会!
如果你要跟领导出差,那么接下来的这些注意事项会对你很有帮助。
1. 要比领导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早上出现在酒店餐厅的时间,要比领导早几分钟,让他一来就看到你。你还应该比他更早吃完,然后问候一声,如果有需要提前办理的事情,正好趁领导吃早点的时间办好,提高效率。晚上睡觉之前,要确定领导已经休息,或者确定他晚上不会再找你。否则,你不管不顾地睡了,领导突然想起什么事来,打电话叫你过去,你睡眼惺忪的样子,是很尴尬的。
2. 有备无患,做好拾遗补缺的事
踏上行程之前,过一过脑子,用笔把需要带的东西、行程安排都记下来。不要因为怕麻烦,就不愿带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一个备份的硬盘、一盒名片、一份看上去关系不大的资料等,能带就带上,说不定什么时候领导会需要。当他发现你想得比他更周到时,他会对你好感倍增。
3. 不要借机访亲探友
出差到某地,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正好可以去看看当地的朋友同学,甚至当着领导的面约时间地点,兴奋得像是来旅游。这样的话,你的领导一定十分恼火,他会觉得你是在花着公司的差旅费办私人的事。克制一下,尽量不要把出差变得公私不分,即使再重要的朋友,也不要去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你的工作上。访亲探友,应该安排在假期。如果确实出现了时间的富余,领导允许你自由活动,那你再安排也行。
4. 不要让领导找不到你
要让领导对你的去向了如指掌,要让他感觉你随时听候召唤。比如:领导记性不好,你要把你的房号写个小纸条,放在他房间的桌上,这样他能很容易地找到你。又如,千万不要不打招呼就去自由活动。即使会议已经结束或者已经吃过晚饭各自休息,也不要随心所欲地逛街、购物、会朋友。确定有需要出去,要先跟领导打个招呼,并且明确自己回来的大致时间。
5. 跟在领导后面
这句话要除去洐生的丰富内涵,其主要内容是:首先,跟在领导后面,才不会抢领导的风头(比如,让别人误会抢先和你握手)。其次,跟在领导后面,要求你留心领导是否落下什么东西,比如下飞机、下火车时,你要断后,看看领导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忘了拿。再次,这也是基本的礼仪规范,领导没动筷子,你不能下箸;领导没进电梯楼梯或包厢轿车,你不能先进;领导没抽烟喝酒,你最好也别动;领导没有开口,你不能抢先发言等。
6. 想在领导前面
人跟在领导后面,但脑子要动在领导前面,一路的车马住宿,不要让领导操心;开会的资料、文件,要提前备好,确保万无一失。
7. 随时记录
出差在外,领导会随时安排一些事情,让你回头去办,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逐项记录,回公司之后一一办理,及时向领导汇报。另一方面,不管是开会还是谈判,都会涉及一些会议备忘之类的东西,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好记录。许多出差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和出差过程中的记录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领导带你出差,要么是挺喜欢你,要么是为了考察你、了解你。绝大多数领导提拔或重用的人都有跟领导出差的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取得领导信任。如果出差到最后一天,你发现领导对你的态度和在办公室时没什么两样,那可能说明,你的表现有问题,没有得到领导的好感。但是,如果你深刻领会并且坚决执行了上述的注意事项,这种概率极低。
细节三:邋遢惹人厌
老板突访驻外办事处,一进门就皱起了眉头。
地板、办公桌上积着灰尘,文件资料七零八落,中间插着扑克牌,空气中还飘散着臭袜子的味道。
业务员汇报工作,老板已经无心细听,也无心久留。回去后把销售经理找来骂个了狗血淋头:“这就是你的队伍?!还号称卖的是品牌、是品味,狗窝都不如的地方,能做得出品牌?!我要是消费者,看见你们那个样子,永远都不会相信你们的产品!”
经理被骂得窝囊,想起自己几次三番给办事处定规矩、提要求,要求他们搞好环境卫生,可是有些业务员似乎没有自制能力,说一次动一下,过不了几天又故态复萌。
转月的岗位调整,办事处的业务员被当做“作风散漫,工作无序”的典型裁了。
有时,工作业绩你无法控制,但不管什么时候,工作面貌是你可以控制的。没有人喜欢脏、乱、差的环境,没有人喜欢邋遢肮脏的人,它会让人对其产生管理无序、素质低劣、缺乏自控力、不可信任的印象。
走出校门,切莫将校园里昼夜颠倒、自由散漫、不修边幅的习惯带到职场。熬夜上网、看球赛、玩游戏;半个月洗一次衣服、一年洗一次被子、床底堆一堆臭袜子;饮食无律,带着饼干上班;桌面不擦不收拾、东西乱摆乱放……这些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小事,很可能给你带来极负面的评价。
事实是,所有这些邋遢的生活习惯,都会在你的身上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缺乏睡眠、饮食无律导致的精神萎靡,缺乏良好卫生习惯导致的形象不佳,物品摆放无序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都会破坏你的职场形象。
相反,人们总是倾向于信任整洁有序的人和事物。艺术家们不修边幅,是以超凡的天赋作支持,完全以天才的灵感征服世界。而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还是省省吧,千万别总像个文艺小青年似的自欺欺人。
你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宿舍,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和条理性。该归置的归置,该丢弃的丢弃,不要搞得乱作一团。
(2)除非世界杯决赛,不要经常给自己熬夜的理由。这是典型的浪费青春挥霍健康。
(3)即使你的公司不禁烟,也不要让烟灰四处飘散,不但脏,而且让身边的人厌烦。
(4)不要在办公室就餐吃零食。食物的味道会长久地留在写字间,日积月累,进门便是一股怪味。
(5)除非是特殊文化的企业,否则不要轻易留胡子、长头发或者穿过于“有个性”的服装,这是职场,不是酒吧,不需要用与众不同的外形吸引注意力。如果一定要留长发或者胡子,也至少要保持整洁,不要顶着头皮屑、黏着菜叶上班。
(6)尤其是上班与住宿合一的办事处,要时刻想到这不是你的私人空间。从厨房到卫生间,你都有义务保持清洁,因为这是公司形象的一部分。
(7)即使公司有保洁员,也要自觉自律,尽量少让别人为你服务。
(8)每天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清理桌面,收拾资料。
(9)每半个月彻底打扫一次你工作的地方。
你可能很有才华,但是在展现才华的同时,也要给人信任感。只有可靠的人,他的才华才值得欣赏。
细节四:诚信从守时开始
你和对方约好了九点半见面,但是眼看时间就要到了,而你至少要九点五十才能到。现在,你有几个选择:
(1)到了再说。如果对方打电话催问,找个借口解释一下。
(2)先打个电话,说路上堵,十分钟以后到。
(3)打电话说,九点五十能到。
(4)先打电话道歉,再告知对方你大概要十点钟到。
第一种做法最糟糕,你的借口再完美,都会给对方留下不守时、没诚信的印象。所谓人品,往往在细节中体现。如果你会迟到的话,一定要提前通知对方。虽然你不能准时到,但至少表明你是有时间观念的人。
最后一种做法最合适。原因在于,你已经失约了一次,对方一直在焦急等待。当你第二次告知对方时间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能在这个时间到达,否则,你就是第二次失约。有些人怕对方着急,故意说“快了快了,就要到了”,结果十分钟还是到不了,这会让对方更加不痛快。那么,你说十点能到,并且提前一点到,这会让对方好受一些。而且,给对方一个时间,让他可以在此期间做点别的。
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不要迟到。为什么会迟到呢?
(1)错误估计路程,把路上的时间算得太紧了,结果稍一耽误,就会迟到。
(2)磨磨蹭蹭,准备工作没做好,临出发前补这补那,结果不能准时出门。
(3)记错了时间,或者干脆就忘了。
后两种情况,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态度和作风不严谨。一个严谨认真的人,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解决的方法只能从你的习惯开始,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有条理、没有时间概念的人。
比较容易出现的是第一种情况,尤其是在大城市,从东城到西城,动不动就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稍不留神,就会失约。
这里有一个守时公式,那就是在你估计的时间上加上30%。比如,你觉得从国贸到中关村大概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就提前一小时二十分钟出发,在无法预知路况的情况下,这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你最终花费的时间往往要比你预计的更久。留出一点富余的时间,能够让你成为一个守时的人。
守时会让别人更加信任你。当然,守时的人往往也容易成为等待的那一方。没关系,在很多时候,宁愿我们等别人,也不要让别人等。尤其是对长辈、上级、客户,更要这样。有些重要的机遇,会因为你的一次迟到而与你擦肩而过。
U盘的教训
小林入职不久,在同一批新人中是被公司重视的对象之一。一次,总经理临时通知,让他半小时以后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去机场赶赴外地参加一个会议。
小林十分激动,因为跟老总出差,意味着公司有意考察培养他。
小林匆匆忙忙收拾行李,由于公司让每个人都做好半个小时之内出发的准备,所以他很快就收拾妥当。不过就在他下了电梯走向车库时,突然想起忘带了一只U盘。他又急急忙忙返回楼找U盘,等他把U盘装进口袋,手机已经响了,老总秘书在催问他怎么还没到。小林一边回答,一边往电梯冲去。很不巧,两部电梯迟迟不到,小林急了,背着包就往应急通道跑,等他一头大汗跑到车库,发现老总脸色铁青,压着嗓门说:“你迟到了五分钟,这五分钟可能会让我们赶不上飞机。”
原来老总也是个“时间控”,总是把时间算到最精确。这一路司机加足油门狂奔,无奈路上车多,总是走走停停,等到了机场,果然登机口关了。老总的脸色极为难看,当场换了航班,却没有换小林的。老总说:“你不用去了,回去写检查吧。”
小林非常郁闷,一方面后悔自己为什么就忘了那个U盘。这个该死的U盘,其实不拿也可以,怎么当时就没注意时间呢;另一方面,又觉得老总不讲道理,把迟到的责任全推给他,如果他不把时间算这么死,也不至于迟到啊。
但是显然,小林不可能跟老总说这个理去。他能做的,只有引以为戒,并且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地表现,重新获老总的信任。
事实上,因为这次迟到,小林几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再次获得了重用。所幸,这次的经历成为小林毕生的财富,至少在时间问题上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诚信从守时开始,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
(1)注意时间的约定,并且精确到分。比如,拜访一个客户,事先说清楚下午两点半,而不是含糊的“下午去拜访您”。
(2)注重对时间的管理,能够安排好流程,尽量避免同时间处理几件事的窘境。
(3)对时间有准确的预见性,合理留出余量。比如路上花费的时间、处理一件事情的预留时间。
(4)守时,说好的时间一定会遵守。
(5)不会用“马上”、“快了”、“过一会儿”这类模糊的词句,会给出具体的时间。
(6)如果确实无法及时到达,一定尽快通知对方并道歉。
细节五:送礼的学问
一位父亲告诫他的儿子:上司记不清下属送过什么礼,但一定记得哪个下属没送过礼。这位父亲说的是这样一个社会现实:送礼是升职的台阶。
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这种观念。央视一位成功的主持人就在他的文章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大意是他这一生,从来没有找过靠山、走过后门,他今天的成就依靠的是个人的努力,而且社会环境也会认可他这样的能力、品行和努力。
我完全相信他的话。能力、品行和努力是立身之本,否则这个社会将失去前进的基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些有着出色天赋并且刻苦奋斗的人来说,他可能真的永远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而大多数人,并不能够时时处处都高昂着头,他们需要对社会的人际关系表达必要的谦逊和礼仪,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管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而表达这种谦逊和礼仪的路径之一,便是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