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三二年,曹叡开始修建许昌皇宫,兴建景福殿和承光殿。同年五月,唯一仅存的皇子曹殷也过世,曹氏陷入了无边的哀恸中,曹叡更是伤心过度。
关羽曾收义子关平,后又生关兴与关索。关兴深明大义,武艺卓绝,然英年早逝;关索纨绔贪玩,但武艺更胜关兴,只是他一直不愿意继承关家在蜀汉的权力和责任。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关索曾偷偷跟了过去,关键时刻立了不小的功劳。甚至连孟获唯一的女儿孟鬘都对他青睐有加,只是他表面风流成性,在两人成婚时逃离。
关兴临死前也曾嘱托关索要保卫蜀汉,但关兴死后,关索一直不知去向。张飞之子张星彩本爱慕关索,后因关索在外风流,一气之下入宫为妃,本只打算气气关索就好,谁知关索一直不闻不问。张星彩慢慢看开,加上刘禅一直对自己不错,最后两人真走在了一起,甚至星彩还将可能被封为张皇后。
CD关兴墓前,张皇后屏退左右,独自立于一旁,喃喃自语:“关索果然还是逃避他的责任了…虽然我当时对安国你这样说,但是他每次都是一走了之,把所有事情丢给我,还是让人很不爽。”
张星彩在一旁坐了下来,取了一杯祭酒洒下,想起CD关家时关兴最后对关索的嘱托。
关兴:“关索、星彩,你们应该知道我今天叫你们来的目的吧…咳咳咳…”
“别再叫我小名了,我现在已经进宫,随时准备接替姐姐的空缺。”张星彩拒绝了关兴的称呼。张星彩乃张飞小女,据说当年张飞攻打魏国,虏了魏国皇家女子回来。因见其美貌,遂逐渐心生爱意,后有星彩。张星彩生的花容月貌,谈吐间流露出一股贵气,却又不似曹绫儿那般生人勿进。张星彩几乎继承了她母亲所有的优点,唯一继承张飞的恐怕就是那个暴脾气和武力,而且张星彩自幼也和张飞学习了枪术。
关索知道哥哥病重,也安慰道:“二哥请专心养病吧,你肩负着维持关家的重任。”
“关索!”关兴喝了自己弟弟一句,说完咳嗽两声,“难道你认为这些都不关你的事?当年大哥在的时候放任你自由,后来我也扛起关家所有的责任,让你可以自由。然而现在已经由不得你了。我的身体不知道能撑多久,只希望你能在我之后扛起关家,不然统儿和彝儿实在太可怜了。”
“二哥别说这种丧气话,我认为二哥是可以长命百岁的。”关索不以为然,他天生放荡不羁,不想被责任所束缚。“我还有我的梦想要追逐,我的后宫都还没有组建完成,怎么可以停在原地呢?”
一说到这,张星彩气不过,对着关索怒骂道:“你还敢说!前几天闹过王家,又惹上鲍家的姑娘,甚至还传说你和孟获的女儿都有关系。如果是以前我早就揍你了,你这女人的公敌!”
张星彩这句话不假,论实力,刘关张三家后代她绝对第一,恐怕杨兰也不是她的对手。只是她就是治不了关索,或许因为自己太爱他吧。关索生的英俊高大,性格又放浪形骸,因此得到很多美少女喜欢,但他丝毫不加收敛。多次刺痛了张星彩的心,虽然关索也喜欢星彩,但他从不妥协,也正因为如此,张星彩才选择入宫试探。自那以后,关索变本加厉,甚至扬言要组建自己庞大的后宫。
这两人互相折磨,以至于双双都爱着对方,却同时伤害着对方。
关兴气急,站了起来,“你是想把我气死才甘心?过去父亲最担心的就是你!成天正事不做,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长进?”
“二哥!总之这个重担还是不要找上我这个不负责任的烂人,不然关家可能会完蛋。”关索也站了起来,面对关兴的责怪也有点生气,其实关索并非一直都是不负责任,只是他从不喜欢束缚自己,敢于表现罢了。如果真的需要,他绝不会做的比任何人差。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表露过。
说完这些,关索转身就走出房门。张星彩也站了起来,走到关兴身边扶住她,“给他点时间吧,其实关索并不像外边那样的不在乎。”原来张星彩对关索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关索一直不承认,那自己也就不好点破了。“我记得关伯伯战死的那天,关索整个人都像失去了灵魂一样。之后他都一直在逃避,把所有伸向他的手给挥开,甚至包括我的手。”
“难道你进宫是因为…?”关兴知道星彩深爱关索,对他突然进宫一直耿耿于怀,听到她这么一说忍不住问道。
“没错,我就是要气他,哪知道他一点反应也没有。后来皇上对我也不错,我就决定跟随皇上了。”张星彩说了自己进宫的原委。
关兴叹了口气。“唉…如果我早一点发现,你也就不用和关索就这样分离了。”
“不!”没等关兴说完,张星彩打断了他:“这样就好,我认为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还是保持这样好,太靠近对方,对彼此都是伤害。”
关兴听完也就释然了,接着想到关家的未来,他说道:“嗯…那么就慢慢等关索回心转意吧,反正他还是逃不了关姓的桎梏。”
张星彩也不再言语,如果自己爱关索,那就不能束缚了关索。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直到关兴病逝到现在,关索都一直没有出现。
“安国!你觉得关索现在应该在哪里?CD已经乱的一团糟了!”张星彩再洒下一杯祭酒,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正如张星彩所说,政治方面,CD反战情绪越来越高,也就慢慢分成了主战派和反战派。现在诸葛亮还在,可以以托孤大臣的身份去压制反战派,但是这样的压制恐怕会造成更大的负面情绪,更何况万一诸葛亮不在了又怎么办。虽然诸葛亮忠于汉室,但功高震主,刘禅表面叫他一声相父,但实际上对他怕得不得了,只要诸葛亮在一天,那么大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自己这个皇帝不过相当于傀儡罢了。现在的诸葛亮身份类似于当年的曹操,只是曹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需要动用兵权,而诸葛亮名正言顺,也就没人敢明说了。
在主站派内部,由于李严势力倒台,也分为以杨仪为核心的文人派系以及以魏延为主的武人势力。诸葛亮表面上不说,因为这两股势力在自己生前是不可能有什么造次的,现在他正在想办法平衡。
如果按照地理派系分势力,恐怕又要分为荆州势力,刘璋旧部等……
马谡善于攻心,自然对于人心局势的看法与把握更准确,他知道目前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一日,他悄悄去到随军长史杨仪的营外,想见一见杨仪,并表明常败军的立场。
杨仪听说常败军有故人来访,想了半天没想到是谁。
“苏常?”杨仪是觉得对方眼熟,只是那人已经死了,自己与他见面不过数次,谈何故人。“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哈哈哈……”苏常大笑三声,“杨威公果然贵人多忘事。”
“你是马谡?”杨仪恍然大悟,如果对方真的是苏常,就会叫自己长史而绝不是威公。“我早就猜到会是你…”
“看来长史早就知道在下的身份,那么话就好说了。”苏常打了个哈哈。
杨仪有些不可思议,“当年是相府明日之星的你,居然肯隐姓埋名帮姜维工作。我是该嘲笑你呢?还是该鄙视你呢?”
“这些事情应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带来的信息。”苏常并没有回答杨仪的问题。
杨仪觉得有点意思,“那么说来听听…”
“我们常败军和魏延毫无瓜葛,所以请长史弄清楚敌人是谁,不要把本来是友方的人给逼反。”苏常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担忧。魏延虽重义,但毕竟只会打仗,肯定不会是杨仪的对手。另外魏延不会加害姜维,但是杨仪小人,心狠手辣,如果不让对方放心,恐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让常败军粉身碎骨了。
杨仪所有所思,自己以来都想拉拢姜维,只是总觉得姜维和魏延走的很近。“你是说…你们并不支持魏延?”
苏常答道:“正是如此!魏延素来粗暴无礼,又目无军纪,早晚会惹出大祸。相对之下,长史一直f负责我军最重要的后勤工作,就如同当年丞相一样。如果丞相有个万一,那么继承丞相地位之人其实也就不言而喻了。”
杨仪听完哈哈大笑,“我错怪姜维了,没想到那家伙挺识时务的。告诉他,今后他的常败军就由我杨仪保护。等到将来我干掉魏延之时,魏延的位置就给他。”
“如此,在下也就可以抬头挺胸回去复命了。”苏常对杨仪行了一礼,自己就在等杨仪保证不加为难常败军。
苏常辞别杨仪,就立即去到姜维的宅邸。姜维斩杀张郃时也受伤,虽然不影响行动,但不能过度劳累,因此一直在家中休养。
当随从报苏常前来时,姜维立即亲自相迎。
“你怎么来到我这里了,军中无事!”虽然一直在休养生息屯田,但是将士们每日的操练还是得有的,姜维不在,一切都交给了苏常负责。
苏常没有回答姜维,而是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伯约,刚才我去见过杨仪,往后可以不用担心他对我们出手了。”
姜维并惊讶,这也是他最担心的,“果然还是为了他和魏将军的过节?”
“没错。这两个人一个也不能得罪。如同我之前所说过的,不要太靠近魏延,也不要轻易靠近杨仪。如果我猜的没错,丞相属意的接班人根本就不会是这两人之一,所以没有必要去投靠这两个失败者。”
姜维点了点头,两人步入厅内,“我也不认为丞相会把大汉托付给他们,毕竟不管谁当权都会除掉对方。”
“伯约毕竟到来大汉的日子尚浅,还不是很清楚大汉内部的势力划分。”苏常简单给姜维说了蜀汉目前的政治势力道:“我们大汉的臣子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帝的北方旧臣和荆襄人。丞相和我都是属于这个势力,杨仪和魏延同样都是荆州出身。由于丞相的关系,这一派目前势力最庞大。再来是那些刘璋甚至是刘焉时代从外地移居进入西川的外地人。严格来说,这些人又分为刘焉从外地带来的旧臣、或是三辅移民以及荆州移民,不过大致上还是可以归成一派。先帝和丞相认为这些人既有地缘关系,出身地却又和他们类似,所以采取了拉拢政策,很多人都位居要职。像吴懿、吴班、邓芝、董允、费祎以及之前被罢免的李严都算是这势力的代表。”
“原来如此,那么为什么休然和孝兴他们会那么讨厌这些人?”姜维点了点头,还有不解。
“他们两人都是本地出生的益州人,过去这些人在刘焉父子时代就一直作威作福,欺压益州人。两边水火不容还发生过好几次流血冲突,甚至先帝进入益州都和这些冲突有关系。就算到了现在,这些刘璋旧部的非益州人因为先帝和丞相的政策,在益州位居要职,所以益州人还是很难有出头的机会。”苏常继续解释。
姜维这才恍然大悟,“这样说来,你要说的第三派就是本土的益州人?”
苏常点点头,“完全正确,甚至你自己也该注意到,这个常败军其实在你加入之前根本就是益州人的集团军,打败仗并不是常败军被冷落的理由,这个益州人组成的军队光是存在就会遭到排挤。”
姜维深有感触,“这些事情我也是这几年才慢慢能体会,大汉的内部似乎也挺复杂。”
“你也不要担心,至少像你这样从外面来的人虽然无法被归类为任何势力,但却也保留了和任何势力周旋的可能性。本来我是要你至少和马岱交好,却忽略了过去马家和天水郡的过节,这是在下的失职。”苏常有些抱歉的对姜维说道。
姜维打断了苏常的道歉,“不…是我无法忘记过去…”
“不,反而因为这样,让我重新思考策略,不如直接和益州人交好,利用他们雄厚的地缘关系。”苏常接着说道。
姜维自然明白立足需要支持,理解苏常的良苦用心,但是他有点担心,“可是我除了休然和孝兴外,也没有认识其他的益州将领。”
苏常提醒道:“别忘了王平,他虽然是降将,但却是和句扶同样是出身于三巴地区的益州人。其次就是镇守南中的那几位益州将领,名单我已经列给你了。”
姜维接过苏常递来的名单,念叨起来,“张翼、张嶷、马忠?马忠不就是那个李严派来要丞相退兵的使者?”
“完全正确,马忠的优秀可是连先帝都称许说“虽失黄权,负的狐笃“,这人你一定要认识。”苏常慢慢的将自己对于目前蜀汉的局势分析一点一点告诉姜维,也将可以结交的将领和姜维一个一个介绍。
两人聊至深夜,苏常才起身回去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