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传奇姜伯约
42626600000078

第78章 枪曰道尘

诸葛果在李明离开后也就很快回到自己暂住的地方,她似乎对这本《孟德新书》颇有兴趣,临行前她将手中的龟背竹又重新栽回了原地。

谈判终于结束,双方各自罢兵,但是邓芝并不放心,他让姜维安排人继续监视东吴人马,自己则是准备再次前往东吴,临行前他将永安的驻军都集合到议事亭内,准备安排接下来自己离开这段时间的事情。

“感谢伯约的救援,若非伯约行军如此迅速,永安恐怕有危险了。”

“这是姜维分内之事。”

“倒是…没想到人在南中的德信也会前来。”

“经过几年经营,南中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靠着南方豪酋的影响力,南中一带是暂时不用担心的了。今后我也会带领南中军团追随姜姜军的行动,希望将军能接纳我们。”

很早之前,苏常就一直在劝说姜维拉拢那些土生土长的益州本地人。更何况武圣关云长的儿子关索也在益州军团内,姜维岂有不接受的道理。姜维遂立刻对马忠抱拳道。

“能得到德信的帮助,常败军如虎添翼,姜维高兴还来不及。”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达成了协议。邓芝和陈到皆微微点头,若后续大汉将军之见都能如此默契,该有多好。

虽然目前已经击退了东吴的大军,但是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那就是派人再度出使东吴,巩固盟约。这也是邓芝召集大家而来的目的。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必须要由我……”

“呵呵呵……”

门外一连窜爽朗的笑声打断了邓芝后面的话语,众人朝外看去,只见一儒生打扮得白衣男子走了进来。

“怎么会是你?是谁让你来的?!”

邓芝说话声音很大,虽然没有怒意,却有着明显的威慑之意。姜维静观二人,两人年纪相差应该不大,但是自己还是第一次听到邓芝说话这么大声,猜测双方关系应该不怎么好。

看姜维一脸惊讶,陈到似笑非笑的捋着自己的胡须,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陈到知道这样才是邓芝真正的态度,并不是他对别人有意见。

“我是尚书令派来和动物谈判的使者,你该知道为什么公琰派我而不派你吧?”

来人扫视一圈众人,继而看向邓芝,丝毫不示弱的也大声回答。

“你说什么?”

“因为你…过…气了!”

邓芝这次似乎真的生气了,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胡说八道!我出使东吴将近十年时间,对于东吴有谁能比我更清楚?”

来人也不示弱。“你太看重你自己了,你以为我会懂的比你少?现今东吴纵然有心想要和我军交战,实际上孙权也没有这样的气力了。他年事已高,加上合肥新城之败,现在的他就只想退守他的东吴王国而已。目前威胁他的最大根本不是我们大汉,而是北方虎视眈眈的曹贼,孙权本人也很清楚这点,只要重申一下盟约即可。”

“嗯……”邓芝语气稍缓,坐了下去。“看来你还有念点书的样子。”

“呵呵,心服口服了?”

“好吧,不过有件事情要提醒你,这次出使千万不要和任何东吴臣子有接触。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内部的不协调。如果我想的没错的话,十年之内东吴必有大乱。”

来人对邓芝一抱拳,示意感激,不等邓芝回应,来人就转身离开。邓芝这回倒是气的吹胡子瞪眼,看着来人走开。

看到陈到在一旁偷笑,邓芝抱怨道。

“这个宗德艳从小就目中无人,现在倒好,跟着公琰一起欺负我这个在外都督了。”

“哈哈哈……”话虽如此,但气氛却变得更加融洽了。

出使东吴的使臣已经出发,但是毕竟没有到真正的“和平”,邓芝每日安排四将轮流执勤,留意吴军动向。

这一日,轮到杨兰,她带着自己的西凉骑兵来到了一处山崖峭壁下。正值午时,她安排一行人停下歇息,自己则是策马往前方继续打探。

“咦?这地方怎么会有人?”杨兰看见前方一女子银甲红袍,手持长枪,觉得一阵奇怪。她可是听说了东吴以女将出名,莫非……

女子似乎也发现了杨兰,朝她看了过来,“从来没见过的生面孔,看来应该不是我熟悉的蜀军。”

此女子正是开战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吴国前公主孙葳。

杨兰说道。

“这里是血肉横飞的战场,你不想死的话就早早离开这里吧。”

“不用你担心,我经历过的战场多的是比现在更激烈的。”

孙葳回答,当年自己可是能够力敌张辽而不败的吴国骄傲,怎么可能会在这样程度的战斗中受到伤害。杨兰这才感觉到对方身上所散发出的武人气息,甚至连自己都无法达到,这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我名叫杨兰,是隶属于姜维部队的佣兵。你呢?”

“原来如此,难怪我对你没有印象。我叫孙葳,现任大吴皇帝孙权的姐姐,也是陈到的妻子。”孙葳做了自我介绍。

杨兰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为什么孙权的姐姐会成为陈到的妻子?”

“说来话长,而且也不是什么特别感人的故事。”孙葳解释道:“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相识了,并且许下婚约,然而却因为某些事情而被迫分开。曾经我以为我自己不再需要爱情,把重心放砸在重振孙家的事业上,尽心尽力辅佐兄长和弟弟。然而在赤壁之战前夕,我们再度相会时,我才确定自己还是深爱着他。”

杨兰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中间的过程,应该很辛苦吧…我记得东吴和大汉也有过战争。”

“没错,当弟弟和刘备起了冲突,我夹在中间完全不知所措。到最后居然还在夷陵的战场上和陈到刀剑相向…”孙葳诉说了一番自己不堪的往事。

杨兰听完恍然大悟,“最后你还是选择了舍弃一切,到陈到身边来对吗?”

“是的!”孙葳点了点头,继而对杨兰问道:“不过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么多?”

“不知道!”杨兰回答。

“因为你刚刚表现得很像过去的我,似乎对于自己的感情完全不清楚。”孙葳说道。“不要像我一样,绕了一大圈才发现自己想要追求什么。”

杨兰:“谢谢你的一番话。不过你放心,我们羌族女子很清楚自己的感情,不会压抑自己的。”

“希望如此,这个就送给你做纪念吧,反正我也用不着了。”孙葳举起了手中的银枪。“此枪名为道尘,是我兄长孙策为我所铸,比你手中那把破枪要好多了。”

杨兰想要拒绝,那么贵重的礼物,自己怎么可能接受。

但孙葳并没有等杨兰回答,就将银枪立在一旁,自己策马远去。

杨兰只好拿起银枪,喃喃自语:“道尘…道尘…陈到?”

原来孙葳一直都记得。

陆逊虽然还在前线,但他早已派出使者回到建业,并告诉大将军诸葛谨蜀人战力还是很强,应该马上通知圣上加紧维系盟约。之所以选择告诉诸葛瑾,因为他知道,诸葛瑾一直都是主和,而且诸葛瑾的身份也足够分量让群臣无话可说。

建业皇宫内,诸葛瑾领着觐见的宗豫来到孙权跟前。

“陛下,这是蜀国的新任使者,邓伯苗的后继人宗德艳。”

“哦?!”孙权打量了一番宗豫,说道:“朕还一直以为来的会是伯苗呢……”

“伯苗代表的是丞相还在时候的大汉,而臣则代表丞相去世后的大汉。”

“这么说来,万一朕对你不满意的话,就代表朕也会对诸葛亮不在的蜀国不满意?”

“陛下…”

听到孙权的话语,诸葛瑾立刻出言提醒,示意不可乱说。孙权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立刻变了语气,笑着说道。

“开玩笑的,大将军你不要这么紧张。”

倒是宗豫此时显得比较大度与镇定,回答道。

“无妨,臣让圣上满意就好,如果这点考验都无法通过的话,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在丞相不在后,面对更严苛的考验。”

孙权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有些咄咄逼人的对宗豫问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朕有个问题要问你,我们蜀吴本一家,下奶你们增兵永安是怎么回事呢?”

“臣以为你们增加巴丘的守军和我们增加白帝城的守军,都是因时制宜之计,不需要问这么清楚吧。”

宗豫依旧脸色不变,不卑不亢,甚至直视孙权的双眼。孙权不语,一旁的吴臣倒是有些指指点点了。

孙峻:“敢对圣上这样说话,真是大胆!”

……

“不,他说的很好!”孙权突然打断了众人,重新坐回座位,语气一缓:“朕欣赏你可不下于邓伯苗和费文伟,蜀中人才辈出,令人赞叹。朕听闻诸葛丞相归天,感到十分伤感,所以命大臣尽皆挂孝。”

一边说,孙权手一摆,一旁的侍从立刻递上一支金箭,孙权双手握紧,一折为二。

“现在朕将继续维持同盟,并且以此金箭为誓,若负同盟,子孙绝灭!”

“宗豫拜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