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南洋散记
4282500000006

第6章 光亮的人生(2)

2000年度,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小时候做梦,看见点点地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何时自己也有一架。2000年,他花1亿美金给自己买了一架波音737专机,也是想从20年前区区的一百元到一亿美金的升值。

他心想事成,但突然在40岁时他开始沮丧起来。一天晚上,他走到加影山庄高处的家院中,诉说着心事:“我喜欢夜晚到院子里坐在椅子上,望着黑夜的天空。白天时间太忙,也只有寂静的夜晚给人一些自由回味和思考的空间,夜间的空气是那样清新,四周树林淙淙作响,有时我确实喜欢在黑夜中沉思默想,只有夜晚望着天上闪烁的繁星和明亮的月光,以及遍布在自然界中的森罗万象时,我感到安静。我来思虑人生的空间,拼搏了20多年,该做的做了,想要的也有了,我为了什么呢?我时常抱有一种感恩的心理去面对我的生活和我的生命。”

他选择了短期出家。他的美丽的妻子支持他:“生意是做不完的,也好好休息一下,把身子养好。”一直吃斋念佛的妻子只想着丈夫的身体。

他和儿子出家十多天,出家使他安静了好多,心静则思,暂时离开了繁忙的商务。十多天的出家使他成熟了许多:“一次,我望着夜晚一个彗星在夜空中悠然而过。我在想,既然人的生命恰如彗星那样短暂而过,那样的消逝无常,我也喜欢像彗星一样让我的人生起码在世间留下光亮,不要枉费一生。”而佛教随缘的思想又让他在日后的商业中游刃有余,一切随缘,他变得沉静多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后,他又献身于文化和平事业。2005年、2006年,他花了几百万元分别在吉隆坡和雅加达举办了“郑和展览会”。2008年,他又在雅加达赞助举办了“世界宗教论坛”以及“中国宗教和谐之旅”等活动。他还赞助马来西亚华人独立华校的许多学术教育活动。许多宗教、文化、教育集团向他求援,一次在他的办公室听到他在电话里给刚刚帮助过的人说:“刚不久帮助了嘛,又来这样,我的帮助希望给你机会,但你不能有依赖心理!”打完以后他给我讲,他们知道我心软,但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作为一位有思想头脑的企业成功人士,他一直在设法帮助社会,但他的方式有些不同。为了帮助残疾人士,他特意出钱办了“世纪学院”邀请社会上的残疾人士报名,进行3个月的免费电脑教育,1个月的实习,他想让这些残疾人士学好电脑,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做些有益于社会服务的工作,又可有一份堂堂正正的收入来养家糊口,这是他所喜欢的帮助方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了纪念先父,他又在家乡修建了一座以其父命名的华文学校。明显的,他在社会奉献中找到了快乐和更高的价值。他也有很好的政治理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他认为培养“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领袖是引导社会走向进步及和睦的关键。

他的华文底子很好,可以背诵《弟子规》《大学》等许多古文名篇。他又以孝顺父母出了名,他认为“百善孝为先”。他的做人逻辑很简单“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不好,那对别人肯定是应付的,不好的”。“乌鸦有反哺之意,羊羔有跪乳之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点他也用在商业和工作上,他说他不会和不孝顺父母及老人的人做生意,也不聘请不孝敬老人的员工。为了传递孝道,他还印制了大量《弟子规》放在办公室送给员工和来访的朋友,以弘扬做人的美德,他认为现在社会风气日益恶化,好多灾难就是人失去了质朴和善行的修德,在生活中由于没有明确的信仰只为身外之物一天痛苦和煎熬。在雅加达,我还看到他在和我们一起开晚会后给一起的净空法师在辞别时下弟子跪。他给我讲道,虽然我本身不属于净宗学会的会员,但我敬重净空法师,一是他是年长老人,比我大;二是他老人家德高望重,也是我的老师。他也很富有人情味,性格直快。一次在我们闲谈时,他的侄子来了坐在一边,他给侄子说:“这段时间你为何不给我打电话?我是你的叔父啊,应该多给我打电话。”在和他侄子谈起商业时,他的短短几句话让人印象很深,他说:“一是看好的事不要变化;二是做生意要灵活、主动,天上不会白白掉下馅饼供你吃;三是要有创意。世界上,追逐利益的人都是一样的,只有方式是不同的。许多人是在等机会,有些人在找机会,厉害的人应该自己创造机会,还有就是人要活的乐观不要死板,我们应该善用头脑,寻求创意。”他还特别讲到,在生活中做人第一,做事第二,人要有善念,对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益处,要知道道德经讲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有人献议,他可以申请到“彩票”的执照,他马上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想到用赌博来挣钱,他有他的原则和信仰。“现在一些青年人,做人的基本没有做好就想出来干大事,好高骛远,由于经验不足,本末倒置,所以不成功。”

在2007年9月的一个晚上,在多媒体大学的宴会上,李金友作为一位出色的企业家,被请来演讲时,我也有幸参加。在他的英语演讲中,他把“businessman”用华文翻译,他说“businessman”华文叫做“生意人”,“生”即生生不息,也是一直忙碌不停,勤快有为,为己为人,在生活中要善于寻找机会,更要自己创造生机,让他来说即是:“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灵。”这就是生活千古不变的变通哲理,古今中外,哪个成功人士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吗?“意”,即人要有善念,即“好主意”“美好”的意思,体现在生意方面,是指做对己对别人和对社会对自然都有益的事。按他坚持的信念,是古人讲的“人有善念,天必佑之”。而“人”,即先学会做人,再做生意,做人都做不好,何以做生意?生意岂能做好?这是他用中文来介绍生意人的观念,现在一些年轻人在做生意上吃亏的,人人都想出来赚钱,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怎样做人?如何做人?以及连怎样配对起“人”这个概念都没想过,就是本末倒置,生意就缺少了方向。这点上他很赞赏孔子圣人讲的“学而优则仕”。

虽然我跟他交往多年了,也一起去东干人那边考察过,由于平时各自事忙,除了电话联系和一起参与一些文教会议外,一年见不到几回面。但我高兴的是,在南洋还有这样优秀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成功企业家。由于我有机会参加多次国际大会,见过不少国内外大富商,李金友这样的事业成功又拥有传统美德的商人,让人一直难忘。在我和他的一位姓叶的秘书闲谈时,他说过:“老板一天真忙,别人在忙如何进钱,他一天忙着在出钱,哪里有这样的老板?”另一位经常义务帮助办理文教活动的姓贝的博士私下跟我聊天时也说,“在马来西亚,像旦斯里(李金友的爵位)只为社会出钱出力,这样奉献的人社会上可确实不多见啊!”

这使我经常想起《古兰经》里的一些对于成功者应有功修的经文:“你当以真主赏赐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记你在今世的定分,你当以善待人,就像真主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上为非作恶,真主的确不喜欢那些恶者。”“你当孝敬你的双亲父母,你当不要在他们年迈时呵斥他们,你当善待他们,就像他们在你幼小时善待爱护你一样。”

经常想到我相识的一位华人朋友李金友的身影,他是我在南洋多年生活碰到的少有的华人佼佼者。“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从他的创业过程显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一些奇迹性的成就,同时他从未间断地在宗教和古文化的德修,在创业达到高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生智慧和阅历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利用个人的力量,又奉献到对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对话的文教活动中,来实现他一向所称道的去建立一个“讲信修睦,谓之人利”的和睦社会以取代“争夺相杀,谓之人患”的残酷社会。这种淳朴向上的“君子上达”的人生价值,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一般生意人的境界,诸如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一样,他身上也反映出了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华人企业家的真正成功之处,应该给后人留下许多楷模式的启发。

我记得一位中国诗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