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4282800000025

第25章 自立的人上天会助之(2)

而在那些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当中,哥白尼是一位波兰面包师的儿子;开普勒,是德国酒店老板的儿子,还曾经在那种有歌剧表演的餐馆里当服务生;达隆巴特,是一名弃婴,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在巴黎圣让宏教堂的台阶上被人拾到,并由一个玻璃安装工的妻子抚养长大;牛顿是格兰泽姆附近一个小地产商的儿子;拉普拉斯则是汉弗勒附近的波蒙特奥奇一位穷苦农民的儿子。尽管早年他们都处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中,但他们把自己的天赋才华付诸实践,从而获得了永久的荣誉,这些荣誉是人世间所有财富都不可能买到的。实际上,相对于出生卑微来说,拥有财富反而对人的成长更加不利。天文学家兼数学家拉格朗日的父亲在都灵曾经是一名战时财务主管,但他的家庭却因为父亲的投机行为而陷入困境,成名之后,拉格朗日常常把他的名望与幸福归功于困苦的逆境。他说:“如果那时我们家很富裕,我很可能成不了数学家”。

在我国历史上,牧师和宗教教长的儿子往往特别出色。这些人当中有海军英雄德拉克和纳尔逊,科学翘楚沃纳斯顿、杨、伯内费尔和贝尔,艺术天才莱恩、雷诺尔兹、威尔逊和威尔克,法律才俊瑟罗、和坎贝尔,文学名家阿迪孙、托马斯、古德史密斯、科勒里奇和特里森。而在印度战争中赫赫有名的罗德·哈丁、科勒内尔·爱德华兹和梅杰·哈德森,也是牧师的儿子。事实上,英帝国在印度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中产阶级——克里夫、瓦伦·哈斯丁以及他们的继承者,这些继承者绝大多数出生在工厂,并且一直被教育要有事业心。

在律师的儿子中,卓越的人才有:埃德蒙·伯克,史密顿工程师,司格托和伍兹沃斯,斯莫斯勋爵,哈德维克和丹宁。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的父亲是一名丝绸商人,而且在他出生前已经去世;吉福特勋爵则是多佛一个杂货商的儿子;登曼勋爵曾是一位内科医生;法官塔尔福德曾是一名乡村酿酒师;首席男爵波洛克逊曾在查伦交易市场作过马鞍贩子;发现尼尼微纪念碑的莱亚德,曾经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作文员;发明水压器和阿姆斯特朗大炮的威廉·阿姆斯特朗爵士,曾经培训过法律知识并一度成为执业律师;弥尔顿是伦敦一个公证人的儿子;波普和邵西是布商的儿子;威尔逊教授是巴斯雷俊一个制造商的儿子;麦考雷勋爵来自于一个非洲商人世家;凯兹曾作过药商;汉弗莱·戴维曾经当过一个乡村药剂师的学徒,戴维在谈到自己时曾说:“在谈到我过去的经历时,我会将虚荣心抛在一边,纯粹是以平常心去看待它。”被人誉为自然历史科学界之牛顿的理查德·欧文,早年在海军学校当见习生,刚开始他并没有想要从事科学研究,到了晚年他才跨入科学研究的行列,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他曾为约翰·亨特辛勤收集的巨大博物标本做过分类工作,这项工作耗费了他在军医学院整整10年的时间,但同时也造就了他渊博的知识。

在外国人当中,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命运的人也并不比英国人少。在艺术界里,有糕点工的儿子克劳德,面包师的儿子吉福斯,钟表制造商的儿子利奥波德·罗伯特,车轮制造商的儿子海顿,还有歌剧院布景师达格尔勒。格雷戈理七世的父亲是个锯木匠,萨克特斯五世的父亲是个牧羊人,阿德利安六世的父亲是个穷困落魄的平底货船船员。阿德利安童年时因为无力支付学习所需的照明费用,只能靠着街上和教堂的灯光来做功课,这种坚韧与勤奋的精神成就了他未来的卓越。同样出身贫寒的伟大人物,还包括矿物学家豪依,他是圣贾斯特一位纺织工的儿子;机械师霍特菲勒是奥尔良一个面包师的儿子;数学家约瑟夫·弗雷尔是奥克塞纳一个裁缝的儿子;建筑学家德兰特,是巴黎一位鞋商的儿子;博物学家格斯勒是苏黎世一位皮革商的儿子。格斯勒自出生以来,便遭遇了贫穷、疾病、家庭灾难等各种磨难,但是,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没有挫败他的勇气,阻碍他勇往直前。这些人生经历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那些想做很多事情并乐意去做的人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另外一个具有相似经历的人,皮埃尔·拉玛斯,父母是一对皮卡迪的穷苦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雇佣去放羊。但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厌恶,他逃到了巴黎,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他成功地被纳瓦拉大学雇用,这个环境为他的学习之路创造了条件,很快他便成为当时的佼佼者。

化学家沃克林出生于卡瓦多斯圣安德鲁一带,父亲是一个农民。在他童年上学时,虽然家境窘迫,但却相当有才华,他的老师经常这样称赞他的才华:“我的孩子,一定要坚持下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将来你一定可以做到像教区执行官那样尊贵。”一位乡村药剂师在参观该校时,对这孩子强有力的臂膀十分赞赏,应允让沃克林到他的实验室去做捣碎药片的工作。沃克林答应了这份工作,因为他希望能在那里继续求学。但是这位药剂师却不允许他花费任何时间去学习,明白了这样的事实之后,这个年轻人立刻决定辞去这份工作。他背着一个帆布包,背井离乡,前往巴黎。来到巴黎之后,他打算找一份给药剂师当侍童的工作,但却没有结果。在疲困交加之中,沃克林终于病倒了,被人送进医院。在医院,他以为自己这次死定了,但是上帝却十分眷顾这个苦命的孩子,他的病好了。痊愈之后,他又重新出去求职,最终找到了一个药剂师的职位。不久著名化学家福克罗伊听说了他的事,对他十分欣赏,让他担任自己的私人秘书。多年以后,当那位伟大的化学家辞世之时,沃克林以一个化学教授的身份继承了他的事业。1829年,沃克林被家乡的选民选举为议会代表,他载誉荣归故里,再度回到他那离别已久、曾令他历经磨难的家乡。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从低级军官上升到最高级军职,这样的成功实例相当普遍,而相比之下,在英国军队中则十分少见。“成功的大门时刻为那些能干的人敞开着”,这一真理早已被实践所证明了,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拼搏。霍奇、哈姆伯特、彼奇格鲁等人,在他们的军职生涯中最早都是做士兵。在皇家军队服役时,霍奇主要负责给马夹绣花,他用赚来的钱购买军事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哈姆伯特年少时是个不可救药的无赖,16岁时从家乡逃离,先在南斯地区做一个商人的奴仆,其后在里昂给人打杂,再后来又专门贩卖野兔毛皮。1792年他报名参加了志愿兵,不到一年就位居旅长。克勒伯、拉费耶尔、舒谢特、维克多、蓝纳斯、苏尔特、马斯纳、赛特·塞尔、德隆基、穆拉特、沃戈洛、巴斯叶赫和列伊等人,也都是从普通士兵做起的。军队里的提升有些情况下会很快,但有些情况下又很慢。圣·塞尔出身于多尔地区一个制革工人家庭,最初他是一名演员,之后他在沙塞尔斯报名参军,一年之内就被提升为上尉。伯鲁罗公爵维克多1781年参军,在法国大革命中他被革去军职,在对外战争中他又应征入伍,随后的几个月中,他的勇猛和才智很快就得到赏识,被提升为副少校和营长。莫拉特,白里戈特一个乡村小餐馆老板的儿子,曾在军队负责照看马匹。他第一次参军是在沙塞尔斯的一个军团,因为不服从上级命令,被驱逐出军营。但他又在其他地方入伍,很快就被提升为上校。列伊18岁报名参军,一步步擢升。他的才华很快就被克勒伯发现了,把他称为是“不知疲惫之人”,年仅25岁的他被提拔为副将。苏耳特则属于另一种情况,他是在参军6年后才从士兵升到上士的,不过这种提升跟马斯纳相比还是要快得多,马斯纳当了14年兵才升为上士。虽然后来他不断获得提升,慢慢地爬到了上校、师长和元帅的职位,但是他却宣称,他升到上士这个职位花的时间最多,而这也是赢得其它职位的基础。像上面所说的这样成功升迁的情况在现在的法国军队中仍然存在。熊戈里尔1815年在加入皇家童子军时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巴高元帅在军队里当了4年的普通士兵之后才成为一个军官。兰登元帅,法国的现任国防部长,是从一个小鼓手开始他的军旅生涯的;他的画像在凡尔赛美术馆陈列,画像中他的手垂放在鼓面上,这是按照他自己的要求而绘制的。这样将对法国士兵有一种激励作用,他们会怀着满腔热情投身于军职工作,因为每一个士兵都梦想将来有一天元帅指挥棒也会插在自己的军用背包上。

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拼搏,使自己从最卑微的社会底层跻身于对社会具有影响力的上层人物之列,这些事例在法国、英国或其他国家数不胜数,以至于我们很难把它看做是生活的特例。只要看一看这些成功者的境遇,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早年遭遇的人生挫折和困境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英国国会的下议院就一直有这么一批出身贫寒、依靠自我奋斗成功的议员,他们堪为勤奋人民之代表,为我们的立法机构增光不少,深受人民爱戴与尊敬。最近涌现出的沙尔福特选区的下院议员约瑟夫·布拉哲顿,在下院对《十小时工作法案》有关问题的辩论过程中,就引用自己在棉纺厂当童工的亲身经历,满怀着对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在这部法案制定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并针对如何解决问题草拟出具体方案。的确,倘若不是现在他手握实权,他还真是没有可能使那个阶级的生存条件得以改善。布拉哲顿发言完之后,议院响起一片欢呼声,詹姆士·格雷汉姆爵士立即站了起来,他说在此之前,他一直不知道布拉哲顿先生有着那么卑微的出身,但这个事实使得布拉哲顿先生在下议院受人尊敬的程度更甚于前。试想一下,一个出身如此卑微的人,能依靠自己的奋斗一步步升上来,并能与贵族的后代们以同等身份共处一堂,这怎能不令人感到自豪,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另一位议员,阿德海姆选区的福克斯先生则时常会以这样的词句开头——“从前当我在诺威奇当纺织童工的时候”——来向别人倾诉他往昔的贫寒经历。在国会议员中还有一批健在的人同样也是出身卑微。例如赫赫有名的船舶业主林赛先生,前不久他还是桑德兰地区的国会议员。在一次回击政敌的发言时,他给威蒙斯选区的选民们讲述了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插曲:他在14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决定离开格拉斯哥去利物浦,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船长同意带他走,但他必须以自己的劳动来作为交换条件,也就是说要换取此次行程的路费,他要在轮船上给蒸汽锅炉不断添煤送炭。这样辛辛苦苦到达利物浦之后,在最初整整7个星期当中,他没能找到工作,只有忍饥挨饿,寄居在茅草屋里,濒临绝望,直到最后他终于被容许到一艘船上当了童工才算安定下来。因为他品行纯良又能吃苦耐劳,未满19岁就被提升为船长。23岁时他从海上业务退出,开始从事岸上业务,之后他的事业发展很快。“我终于成功了,”他说,“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工作,以及时刻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的伟大真理,我终于成功了。”

同林塞先生的人生境遇相似,贝德比郡现任国会议员、白金汉宫的威廉·杰克逊先生,他是南开斯特市一位内科医生的儿子。父亲去世之后,留下了一个有11个孩子的家庭,威廉·杰克逊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父亲活着的时候,年长的孩子们受到的教育都非常健全,但父亲离开人世之后,年纪较小的孩子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了。12岁威廉失学了,他在一个轮船码头找到一份干苦力的活,一直从早晨6点干到晚上9点。老板生病后,他被带到了办公室,因此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这也使他得到了阅读的机会。在弄到了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后,他如饥似渴,无论白天夜晚,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了这套书。此后他开始从事贸易活动,由于生性勤奋而大获成功。现在,他的船只在各大海洋穿梭,同世界各国保持着商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