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4282800000026

第26章 自立的人上天会助之(3)

类似于上述人物的,还有最近出现的理查德·科布登,他的出身同样的卑微。他的父亲是萨斯克斯的米德哈斯特的一位农民,年纪尚幼就被送往伦敦,在该市一个仓库里做童工。他不仅勤奋而且品行端正,求知欲非常旺盛。他的主人求学于旧式学校,对他警告说让他别读太多的书。但他不管,继续他的计划,他把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财富深藏于心。很快他就得到了提升,从一个财产托管员升到旅行推销员,在这过程中他建立了广泛的关系网络。最后,他在曼彻斯特当印花布漆工,从而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出于对公共事业,尤其是对公众教育的极大兴趣,他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有关谷类贸易法令的问题上。为了使该法令得到废止,他可以说是将自己的所有财富和全部精力都奉献出来。在这里,还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他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时可以称得上是彻底失败。但是,由于他具有极大的毅力、踏实的行事风格以及旺盛的精力,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和实践,他终于成为了最具说服力和震撼力的公共演说家,就连平时严肃冷漠、极少赞扬别人的罗伯特·皮尔爵士也不得不对科布登的演讲大加赞赏。有一段对科布登先生的精彩评论出自于法国驻英国大使德鲁阿·德·鲁斯先生之口,他说科布登先生是“一个依靠个人才能、毅力和勤奋而成就伟业的典范;他堪称那些出身贫寒却通过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才能,进入社会公共生活并受人尊敬的上层人士中最完美的范例;最终,这个品性坚定的例子在英国人的性格中传承了下来”。

以上所有这些事例表明,要取得杰出成就必须依靠个人勤奋努力,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必然会使杰出成就与你擦肩而过。正是勤劳的双手和永不停息的思考才使得人们在自我修养、智慧、商业等方面充实起来。一个人即使出身于富贵和社会上层,他也得靠实干才能获得稳固的社会声望。因为,虽然可以传承几英亩的土地给后代,但却不可能传承知识和智慧给他们。富人也许可以雇佣别人帮他们做事,但却不可能靠别人来获得做事的思想,或者花钱从中买到任何形式的自我修养。实际上,只有通过实干才能在事业追求中取得卓越的成就,这种说法已经在某些富人的经历中得到证实,就像德鲁和吉福特的经历所证实的那样,补鞋店的摊位就是他们的学校,休·米勒也是一样,克洛马迪的采石场就是他的人生大学。

对一个要达到最高教养的人来说,舒适的生活并不是必需的,再说在任何时代那些出身卑微的人们都从未给这个世界增添任何沉重的负担。舒适和奢华的生活无法使人艰苦奋斗或勇于直面困难,也不可能使人意识到一点,即充满朝气的行为在生活中能激发巨大的力量。实际上,贫穷并不意味着不幸和痛苦,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它将会转化成一种幸福;它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勇敢地去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或许会自甘平庸或堕落,并以此来换取安逸自足的生活;可是,那些意志顽强之人则会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心。培根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类没有参透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也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实力:对于前者,人们竟认为它无所不能;对于后者,人们又太不在意,过于缺乏信心。自我奋斗以及战胜自我将教会一个人从他自身的能力积蓄中去吸取动力,凭着自己的实力品尝到幸福的果实,掌握合适的劳动方式来养活自己,并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工作。”对于贪图安逸和生活放纵的人来说,富裕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尤其对那些被欲望所控制而缺乏自我管束能力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正因为如此,富人们大多都“对享乐持鄙视态度,宁可在辛勤劳动中度过时光”,这一代的富人们仍然能够坚持努力地工作。幸好我们国家的富人们都不是懒汉型,他们为这个国家尽心尽力,甚至在国家危难之时愿意付出更多。有一件事值得赞扬,在帕尼苏拉战役中,一名陆军中尉带领着他的骑兵团独自从湿地和沼泽穿越而过。如今,又有一批具有自控力和奉献精神的绅士阶层在塞巴斯托波尔荒芜的斜坡和印度的土地上诞生。这些拥有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众多贵族同胞们,仍然冒着风险,甚至是生命危险,活动在各个领域为祖国服务。

富人阶层在哲学和科学的各种探索活动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些人中有著名的现代哲学之父培根,以及科学家沃塞斯特、波伊勒、卡文迪希、塔尔波特和罗斯。罗斯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贵族机械工,假如不是因为他的贵族身份,发明家的最高桂冠可能就被他摘取了。他对铁匠活是如此熟悉,以致于有一个对他的身份地位不了解的制造商想劝说他同意在大型制造车间担任班长职务,在这个专业上集中他的所有精力。有名的罗斯望远镜的组装者就是他,无疑这是迄今为止组建的最为精密的仪器。

不过那些在上层社会中最勤奋的人主要是集中在政治和文学领域。跟在别的领域里一样,在这些领域里获得成功也只有靠勤奋、实干和学习才能获得。优秀的部长或议会领袖,无疑是最辛劳的工作者了,例如巴麦斯顿,德比,罗素,迪士雷利和格拉斯通。按照《十小时工作法》,这些人本来享有权利,工作可以不用超过10小时,可是,在议会事务最繁忙的时期,他们的工作经常可以说是“上双班”了,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今天,最能体现这种超负荷工作的人可能非罗伯特·皮尔爵士莫属,他可以连续进行脑力劳动,在这方面他的能力无穷,而且他也尽量发挥。实际上,皮尔爵士的人生经历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一个能量相对适度的人通过勤奋努力将会完成多少意料之外的事情啊!在他担任国会议员的40年里,他的工作量十分巨大。他这个人脚踏实地,无论做什么,他都从头到尾做好它。他无论是发表口头言论还是书面言论,所有一切都源于他的悉心研究。他细心得简直都有些过度了;为了满足各种听众的胃口,他不辞辛苦。此外,他的洞察力十分敏锐,意志力超强,有能力用强健的双手和坚定的眼神来指挥行动的进展。从某些方面来讲,皮尔爵士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行为准则得到了大力宣扬,而且他的个性趋于更加成熟。对于各种新的观点,他都广泛接纳,以使自己更加成熟和完善。尽管许多人认为皮尔爵士在超越过去的问题上显得太过谨慎,但他不允许自己对于过去的成绩盲目地崇拜,因为这会使许多受过教育的心灵得到麻痹,且只能对过去的年代施以同情而已,别无他用。

现在关于布莱汉姆勋爵是如何辛勤工作的故事已经被大家视为榜样了。他为社会服务已经不止60年,在这60年里,他工作的范围涉及了许多领域——法律、文学、政治和科学,而且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是怎样奋斗的,对许多人来说,这至今仍然是个未解开的谜团。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当有人要求塞缪尔·罗米利爵士去做某种新工作的时候,他会抱歉地说自己没有空,然后补充道:“但是,你们可以去找布莱汉姆这个人,他能抽出时间做任何事。”这当中的秘密就在于他从不让自己停下一分钟,他的体魄如钢铁般坚强。大多数人退休以后会享受闲暇,这是靠他们一辈子的辛劳所换来的,或坐在太师椅上度过余生。但布莱汉姆勋爵却不同,他开展了一系列与光线规律有关的科学调查活动,并把他的调查结果呈献给巴黎和伦敦的诸多科学爱好者。与此同时,他又在新闻界公布了他的论文草稿《科学的人和乔治三世统治文献》,并按时在上议院中履行他的法律义务和政治辩论职责。西德尼·史密斯曾经劝过他,要他不要总是一个人去干3个壮汉才能干完的活。可是,布莱汉姆对他的工作就是如此地热爱,他习惯不间断地连续工作,不管这工作有多么繁重,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他如此强烈地渴望自己在工作上表现卓越,以致于有人说,如果他一生的工作都是擦皮鞋的话,那么不成为全英格兰最好的擦鞋匠,他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另一个社会地位相同的勤奋之人是巴威尔·利顿爵士。很少有作家能兼任小说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散文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即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他工作的时候踏实努力,不贪图享乐,每一刻都饱含热情和斗志,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单从勤奋这个角度来讲,目前还健在的英国作家中很少有人写过那么多的著作,更何况这些都是高品位的上乘之作。所有的赞扬都集中巴威尔的身上,他的勤奋完全当得起这些称赞。在社交的“活跃时节”,他大可以去狩猎、射击、休闲娱乐,在各种俱乐部和剧院之间频繁出入,参观伦敦的名胜古迹;驱车去乡间别墅,带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在那里度假,享受乡间户外的无穷乐趣;到国外旅游,去巴黎,维也纳或罗马——所有这些对一个爱好享乐和富有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会使得他不会再自愿去长期从事任何辛苦的工作。尽管令人快乐的诱惑如此之多,而且以他的财力完全能够承受,但是巴威尔还是与这种享乐的生活方式划清界限,而去追求一种文人的生活。和比隆差不多,巴威尔经过艰辛的努力创作出来的第一部诗词《杂草和野花》是失败之作。经过再次努力,他又写出小说《福克兰》,同样也没有获得成功。意志薄弱的人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放弃写作。可是巴威尔却没有,他继续他的写作之路,坚持不懈,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努力,广泛的阅读,他摆脱了失败的阴影,最终获得成功。在《福克兰》之后,一年之内他又创作出《伯尔哈姆》,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巴威尔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之久的文学生涯,在这30年中,他创作出了一系列成功之作。

狄士雷利先生则同样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是以实干开创了他杰出的创作生涯。跟巴威尔一样,他也是最早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就,并且同样也是在遭受了一系列失败的打击之后才取得成功。他的作品《阿尔罗伊的神奇传说》和《革命的史诗》被人们所讥讽,甚至还被视作神经错乱的结果。但他仍然继续寻找新的方向来努力,并由此创作出了精品之作《康宁斯比》、《西比尔》和《坦康雷德》。作为一个演说家,他在国会下院的首次演讲同样失败了,人们戏称这次演讲“不过是比阿德尔菲的滑稽剧还要厉害的尖锐叫声罢了。”虽然他在乐队中担任词曲作者,而他自己也有试图创造出一流词曲作品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创作的歌曲中的每一句,都被人们报之以“哄堂大笑”,他甚至把悲剧《哈姆雷特》演奏成了完全违背原剧精神的喜剧。最终,他以颇有预见性的语言来结束了这个插曲。自己那充满学识的演说遭遇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在苦恼的时刻,他向人们大声宣称:“我尝试过很多事情,并且最终都取得了成功。总有一天,我将会再度坐在这里为大家演讲。”这一天最终还是到来了。狄士雷利是通过勤奋和实干获得成功的,他在世界第一次绅士大会上发表了一番动人的演讲,将其奋勇直前的力量和干出一番卓越成就的决心向我们展示。不同于许多年轻人的是,狄士雷利先生遭遇失败后没有从此气馁,或者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藏起来,而是继续勤奋努力,刻苦工作。他对自己的缺点认真加以改正,对听众的性格作仔细研究,对演说的艺术不知疲倦地进行练习,对议会知识用心地学习。为了能够成功,他忍受着这一切,成功终究还是到来了,尽管这成功来得有点慢。最后议会不再跟从前一样对他进行嘲笑,而是跟他一起欢笑。早年他失败的记忆从公众头脑中一点点消逝,最后,公众一致认为他作为议长是议会里最成功和最有感染力的一位。

虽然正如以上所引用的事例以及后面的篇幅中还要引用的案例所证明的那样,个人的勤奋与实干对于成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接受别人的帮助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也很重要。诗人沃兹沃斯说得很好:“虽然自助和受助这两个事物看似相互矛盾,但是将他们有效结合才是最完美的——高尚的依靠和自立,高尚的受助和自助。”任何人在他们一生中都会被人施以抚养以及受教育的恩惠;真正优秀和强大的人往往会最乐意承认和接受这种帮助。例如,法国作家阿列克西斯·德·托克维尔的人生经历就是典范。托克维尔的父母均为贵族,父亲在法国的名望颇高,母亲的祖父则是马拉舍伯公爵。由于家庭的影响力,他在21岁就被任命为凡尔赛的审计法官,然而或许因为他觉得自己还不足以胜任那个职位,他决定放弃,并且自己出去闯荡。可能有人会说他太傻了,但托克维尔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决定开始行动。离职后,他决定离开法国去美国游历,他后来出版的那本伟大的《论美国的民主》便是此行的成果。和托克维尔一起游历美国的朋友古斯塔夫·德·波蒙这样描述了他在游历中的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他的性格完全跟懒惰沾不上边,不管是在旅行中还是在休息时,他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息……跟阿历克西斯在一起,他最乐意与你聊的话题就是什么东西最有用。那种整天百无聊赖、浪费生命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是最难过的,他不能容许哪怕只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在托克维尔给朋友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在生活中,人要时刻努力,不能一刻没有行动;个人的外在努力和内在修养同样不可或缺,不然的话我们只会虚长几岁,却没有与年龄相称的成熟的智慧。世间之人就像艰难跋涉在严寒之地的旅人,他的目标越高远,他就会走得越快。为了避免自己的灵魂脱离健康,人们不但要依靠内在精神力量的支撑,同时在生活上和事业上的朋友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共闯难关。”

尽管德·托克维尔有力地论述了充分发挥个人吃苦耐劳以及独立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但他更深刻体会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以及这当中的价值。所以,他经常毫不掩饰他对于两个好友的强烈感激之情——其中一个好友德·克尔格雷在精神和智慧给托克维尔帮助,斯托菲尔则从道义上支持和同情他。托克维尔曾对德·克尔格雷写道:“你是我惟一值得信赖的人,你的影响将会伴我一生。许多人都对我产生过影响,但谁也没能像你那样如此强烈地影响我形成基本理念和行为规则。”对妻子玛丽的深切感激,德·托克维尔也时常挂在嘴边,托克维尔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妻子的好脾气和好性格。托克维尔确信这一点,一个心灵和气质十分高贵的女人会在无形之中使她丈夫的品性有所提升,而一个低级庸俗的女人只会使她丈夫的心灵逐渐腐蚀。总而言之,人类品格的塑造是受各方面影响而成的:其中包括榜样和格言的影响;包括生活和文学的影响;包括朋友和邻居的影响;还包括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先辈精神的影响,他们优良的品德言行被我们所继承。这些影响我们必须承认,但我们更得明白,人们应该是他们自己为人处事的积极的主人。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救星,不管你对别人的感激多么明智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