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31

第131章 辛亥年 (36)

汤化龙、吴兆麟被弄得都很尴尬,他们虽然都很着急,却只能耐心地向黎元洪苦苦劝说。可是,不管他俩如何苦劝,黎元洪还是认真而固执地连声推辞……

与会的革命党人纷示哗然,各位议员们也瞠目结舌地面面相觑……

革命党人蔡济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又悲又怒地说道:"昨夜多少同志牺牲,才有今日武昌光复,若因无人主持而功败垂成,何以对死去诸先烈?!事已至此,如黎协统再不答应,我等只有自杀以谢同志,而慰死难烈士!"

革命党人朱树烈也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并且抽出刀来,立断一指,然后,他就举着这只鲜血淋漓的残指,指着黎元洪,怒喝道:"你要再说个'不'字,我就同你拼命!"

会议厅内的气氛绷紧了,紧得简直都让人难以透过气来……

黎元洪略略将眼睛睁大了一些,沉默而茫然地向前望着,他终于在一种绝望的、却又微微有些兴奋的状态中意识到,他想逃开那命中注定必然要降临于他的重担子,是绝不可能的了!也许,他真是太固执了……也许,他真是过分谨慎了……也许,他真是太胆小了……

黎元洪的脑筋在飞速旋转着,连他自己都弄不清他此时的意识究竟是清醒多一些、还是糊涂多一些……在这样的意识流动中,他模模糊糊地听到蔡济民叹着气说道:"要不,还是将黎统领暂且安置到别的屋子里去,然后再慢慢地劝他……"忽然,他在惊愕之中举目一望面前,只见革命党人李翊东一手举着一支笔、一手举着一张已经写好的安民文告,威风凛凛地站在他的近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向他大声命令道:"黎都督,你立刻签字署名吧!"

黎元洪却立刻又三思而后起来,他连连摆手,用绝对不可能是假装出来的慌张语气、急切地颤声说道:"别害我!……别害我!……"

李翊东愣将笔朝黎元洪手中塞去,可是,黎元洪左闪右躲着,就是不肯接过笔来!李翊东气极,他"啪"地一声将笔摔到桌面上,举起枪来,指着黎元洪的脑门,吵道:"我们没杀你,还让你做都督,你还不愿意!你再不答应,我就枪毙了你!……"

这时,革命党人陈磊连忙上前拦住了李翊东……

李翊东狠狠地瞪了黎元洪一眼,将手中的枪与那张安民文告都暂晾在了桌面上,并换拿了那支笔,然后,他冷笑一声,在那张安民文告的下面一挥而就地写成了一个"黎"字,并恨恨地向黎元洪宣布道:"我代你写了,看你还能否认不成!"

一副重担子,终于就这样降落到黎元洪的身上,他就这样出任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一职,此时,他四十七岁……

蔡济民命人将黎元洪带到二层楼上过堂中间挨西边的一间小屋内休息,然后,他就提出动议:一边派人接着劝说黎元洪,一边组织谋略处,作为处理当前紧急要务的机关。与会者都赞同蔡济民的动议,于是,当场就推举出十五人,组成了谋略处。这十五人,都是革命党人,或者参加了文学社、或者参加了共进会,其中的几个人,原来是湖北新军中的排长,其他人,原来都是湖北新军中的士兵。他们大多数是武昌起义时的骨干分子。

谋略处以蔡济民、吴醒汉、张廷辅、邓玉麟、高尚志、徐达明、王宪章、王文锦、陈鸿诰、谢石钦这十人为谋略,下设秘书厅、参议厅,以冯禹弼掌文书、向讦谟掌会计、方定国任司令官,并推举李翊东为叙偿长、张振武副之,管偿罚。

谋略处随后开会议定:以咨议局为军政府及都督府;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称中华年号为黄帝纪元4609年;都督暂用黎元洪名义布告地方、通电全国;军政府暂设四部--参谋部、军务部、政务部、外交部;设立招贤馆(后改称集贤馆)。在此后的最初几天,军政府的一切大事都由谋略处决定,政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谋略处手里。

黎元洪终于提出了他出任都督的三个条件:一,开城门;二,不许杀旗人;三,为安定民心,市面要照常营业。与此同时,他强调说,若不同意这三个条件,他就不做这个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