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42

第142章 辛亥年 (47)

至于如何处理退伍旧兵,阎锡山也采取了很灵活的策略。由于旧兵中有许多人已是同盟会会员,而且有不少人是正目(班长),所以,阎锡山在与同志盟友商量之后,决定筹集几千两银子到绥远后套一带购买土地、建设农庄,将退伍旧兵安置在那里从事生产,使得他们生活有保障、且不至于流散。这样的话,一旦起义,将他们集中起来就能组织成一支人数可观的军队。同时,在太原到后套农庄的沿途,开设一些旅栈,安置一些旧兵在那里工作,并承担一些秘密联络任务。

辛亥年八月十五日(1911年10月6日)这一天,在阎锡山的决定之下,山西新军中的同盟会会员南桂馨、杨彭龄、王嗣昌、李成林、杨沛霖等人出面,借庆祝中秋节为名,召集第八十五标第一营、第二营准备退伍的正目王泽山、王致嘉、郝富珍、高永胜、于凤山、刘得魁、柳殿魁、谢得之、梁俊王、马孔青、魏斐然等人,还有这两营的营铺经理与准备退伍的老兵,总共八十余人,在太原城内察院后德盛园饭店举行聚会,歃血饮酒,以"从事革命,誓不背盟"为誓词,宣誓结盟……恰恰就在这同一天,阎锡山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陆光熙的父亲、刚从江苏布政使升为山西巡抚的陆钟琦带着家眷来到了太原,正式接过了山西巡抚的大印。

陆钟琦到任仅仅四天之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

陆钟琦一到任,就忙忙叨叨,闹了个焦头烂额。他又是派人修理城墙,又是召见正在太原的归国留日学生,又是到各学堂视察,亲眼看看学生们可有闹事的动静没有……学堂里,陆钟琦最不放心的是山西陆军小学堂与山西陆军测绘学堂。这两个学堂设在同一个校园内;共设一个总办,名刘冠英;各设一个监督,山西陆军小学堂的监督名叫邓杰陶,山西陆军测绘学堂的监督名叫李大魁。陆钟琦到这两个学堂视察过、并大训了一堆啰唆话之后,没隔几天,就又特意命人作了许多专为防范这两个学堂闹事的布置:在精营城墙上架设一根高杆,准备红灯笼一盏,派人日夜监视着这两个学堂的动静,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就高高挂起那盏红灯笼,作为警报;巡抚衙门那边看到警报之后,随之就会派兵包围这两个学堂。陆钟琦更不放心的是山西新军--陆军暂编第四十三混成协第八十五标、第八十六标的动静!他先亲自去新军中视察了一番,并派人悄悄去统计新军中究竟有多少官兵已经剪了辫子;然后,他就派人去搜集同盟会会员名单了……

自从辛亥年六月十六日(1911年7月11日),清朝廷宣布任命陆钟琦接任山西巡抚以来,阎锡山"阎老西儿"就一直处于外面强自镇静、内里胆战心惊的状态--他与陆钟琦的儿子陆光熙(亮臣)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前几年,两人还都在日本留学时,陆光熙就知道他这个"阎老西儿"参加了同盟会、还是同盟会内部秘密组建的纯军事干部组织"铁血丈夫团"中人……阎锡山心中成天嘀咕着:"世上竟有这样巧的事!……陆亮臣是否已将这些秘密告诉他爸爸了?……"

待到陆钟琦来到太原之后,阎锡山就更紧张了……

武昌起义之后,陆钟琦怕山西新军也会响应举事,于是,他赶快召集山西督练公所总办姚鸿发、陆军暂编第四十三混成协统领谭振德、第八十五标统带黄国梁、第八十六标统带阎锡山等军官、还有其他下属衙门的高级官员--分管财政的布政使王庆平、分管司法的提法使李盛铎、分管教育的提学使骆成骧、分管实业的劝业道王大贞、分管治安的巡警道连印,一起商量对策。

此时,名义上,可归于陆钟琦这个山西巡抚指挥的军队数量还煞是惊人:山西新军近五千人。由老绿营改练的巡防队三路,每路分为七旗,每旗三百余人,每路合计二千余人,三路总计六千余人;其中前路巡防队由太原镇总兵统领,驻扎在临汾,担任河东以及上党地区各州县的防务;中路巡防队由大同镇总兵统领,驻扎在大同,担任韩信岭以北、外长城以南的防务;后路巡防队由绥远将军节制,担任口外七旗的防务;另外,还有担任巡抚卫队的太原抚标。可是,陆钟琦认定了新军一定会闹事,革命党人在新军中一定已有了很大的势力,就凭他这个新来乍到没几天的文人巡抚,根本命令不动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