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58

第158章 辛亥年 (63)

九月十三日(1911年11月3日),在中部同盟会领导人陈其美、光复总会领导人李燮和、上海商界首领李平书等人的联合组织之下,上海起义爆发了……这一天,武昌阅马场上又一次搭起了高台,飒飒秋风,大旗翻扑,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登台拜将,宣布特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登台受职之后,就渡江赴汉阳,设立了战时指挥部。这一天,吴禄贞从滦州赶回了清朝陆军第六镇此时的驻地石家庄,他才一到达,就通过正太铁路线的电话与正率部守在山西天险娘子关的山西起义军总司令姚以价联系上了。吴禄贞与姚以价早就是彼此相得的朋友,于是,电话一通,吴禄贞就笑问姚以价:"老弟,咱们还打仗吗?"姚以价则笑答:"不知是老前辈驾到,未曾远迎,得罪!得罪!呃(我)们可以见面才好。"然后,他们就商定,明天在娘子关前井陘县正太铁路车站,吴禄贞将率其心腹参谋张世膺、何遂、孔庚等人与姚以价还有此时已飞蹿为山西都督的"阎老西儿"阎锡山、以及山西此时的其他军政要人温寿泉、黄国梁、赵戴文、马开崧等人会晤,面谈彼此联合一气、攻打北京之事。

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凌晨,贵州陆军小学堂的二百多名才十八岁左右的青年学生在清朝陆军贵州第一标的兵士们的支持下在贵州省垣贵阳宣布起义,就连贵州巡抚衙门的卫队也加入了起义行列。时任贵州巡抚的沈瑜庆宣布将贵州全省军政大权移交给贵州咨议局之后,就离开了贵阳。沈瑜庆是清朝著名洋务官员沈葆桢的儿子,他的女儿沈鹊应(沈静仪)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妻子。林旭牺牲之后不久,尸体被运回了福州老家,可是,当地一群劣绅、甚至包括林氏家族的一些长老却愣说林旭这位年轻的伟大烈士是朝廷罪人、玷辱了家族名誉,不许将林旭葬入祖坟。沈鹊应悲怒之下,坠楼自杀,以死抗争……沈鹊应临死之前,曾为林旭写有挽词《浪淘沙》,其最后二句为"拼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人只要有心,看到这样的至烈至情,岂会不伤心惨目?!林氏家族、沈氏家族中,参加了革命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是很多的……起义顺利取得胜利之后,大汉贵州军政府就成立了,原贵州第一标副标统(副团长)杨荩诚被推举为正都督,原贵州第一标的一个队官(连长)赵德全被推举为副都督。

这一天,清朝廷匆忙宣布,命令吴禄贞为山西巡抚,意图将他调到山西与此时的山西都督阎锡山相互争斗、并使得他不能与还在滦州的张绍曾结成联合势力。清朝廷还宣布,原山西巡抚陆钟琦忠孝节义萃於一门,予谥文烈。吴禄贞哪还管什么山西巡抚不山西巡抚的,他按照约定,在这一天率张膺、何遂、孔庚等人乘火车来到了娘子关前井陘县正太铁路车站,会晤了阎锡山、姚以价、温寿泉、黄国梁、赵戴文、马开崧等人,商定将他所部陆军第六镇、张绍曾所部陆军暂编第二十镇、蓝天蔚所部陆军第二混成协与山西的军队联合起来,组成燕晋联军,夹攻北京。吴禄贞被推举为燕晋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张绍曾被推举为联军的两个副都督兼副总司令,温寿泉被推举为联军参谋长。吴禄贞此时感觉气势陡壮、对于前景的发展更加乐观,于是,他当场就决定将他以前曾与张绍曾商量过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给升格为"推翻清室、创造民国",他向阎锡山、姚以价等人分析道:"我已电请二十镇张敬舆(张绍曾)取消电清室的十九信条主张,那是与虎谋皮,绝无成就。应速定期会师,直捣北京,扫除满清,成立民国,使革命早日完成。现在,最可虑的就是袁世凯,他这厮野心勃勃,正大肆活动。如果他如愿到了北京,革命前途可就该有大麻烦了。据我观察,按照清室现在的处境,袁世凯必定会出山的,他若就任内阁总理,北洋新军还有各部旧军中他的爪牙实在太多,到时候,他'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中国形势就又成一局面了。至于革命前途,就该三年五载也难期成功了!我之所以主张快速会师北京、竟此全功者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