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65

第165章 辛亥年 (70)

九月二十二日(1911年11月12日),从南京下关航行到镇江的镜清号、保民号等十三艘舰艇在镇江易帜起义。

待到数天之后,原先停泊在武汉刘家庙江面的江贞号、江利号、湖鹗号、湖鹏号等舰艇在汤芗铭的率领下航抵九江的时候,清朝海军全部舰艇已悉附民军。汤芗铭成为了临时海军司令。黄钟瑛成为了第一舰队司令,率舰队开赴前线,转战于安庆、武汉、南京……

萨镇冰到达上海之后,很快就启程回他的故乡福建省垣福州去了。他到达福州的时候,福州已经光复了……

在福州起义的前一天--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立冬这一天,安徽省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前清朝巡抚朱家宝被推举为都督。福州起义爆发在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经过起义新军与旗兵之间的激烈战斗之后,清朝福州将军朴寿战死、闽浙总督松寿自杀。同一天,广东省宣布独立,成立了广东军政府,第二天--九月二十日(1911年11月10日),此前待在香港的同盟会"名人"胡汉民回到广州,出任了广东军政府都督。九月二十一日(1911年11月11日),福州城内的原清朝闽浙总督衙门被改为福建军政府,原清朝陆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被推举为福建军政府都督。

人走天涯,又回故乡……

萨镇冰重新看到的故乡福州,还是那样熟悉、那样古旧……

辛亥年初夏时节(1911年6月21日),陈宗权知道了他的妻子陆珊瑚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这一喜讯之后,曾乐观地、充满了希望地悄声向陆珊瑚说:"今年年底,咱们就能看到这个小孩了。"如果一切平安的话,这个小孩本应该在辛亥年年底(1912年1月上旬)出生,可是,在辛亥年时的中国,让一个小孩平安出生实在太容易成为一种奢望!

辛亥年深秋九月二十二日(1911年11月12日)傍晚,一派寒冷的、就像浸在水墨之中的厚紫纱似的暮霭,重重地覆盖在山东省垣济南这座古城的上空。陈宗权与陆珊瑚的寓所中,陆珊瑚正站在书房窗边的一张书桌旁,忙着整理她才批改完的一大堆学生试卷。

这时,只见外屋门开了,一身戎装的陈宗权走了进来,随身还卷来了一大股子冷风……陈宗权连忙回手将外屋门关紧,然后,他就快步走过一个小过厅,来到书房门边,掀起那厚厚的棉帘,推门而进。

陆珊瑚一边抬起头,一边仍在整理着手中的试卷,向陈宗权说道:"你上午走的时候,说是立刻就出城回营去,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陈宗权心事重重地微微苦笑了一下,并没有立刻回答陆珊瑚的问题,只是看着陆珊瑚叹道:"你还是多小心一些,正怀着七个多月的身孕,却尽管站在那里忙活!若是磕着绊着了,可怎么办?你可别忘了,临产前若站得太多,生产时、还有产后可能会出大事的!"

陆珊瑚一边将已经整理好的一大摞试卷在桌面上放平,一边说道:"多运动运动才好,不然才麻烦。哎,你别打岔,还是快说,你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陈宗权握住陆珊瑚的手,说道:"你先坐下,我再告诉你。"

看到陈宗权说话时的态度这样郑重,陆珊瑚似乎已猜到了什么,于是,她一声不响地在一张靠背椅上坐下,静听陈宗权将要告诉她的话。

陈宗权也拽过一个凳子来,与陆珊瑚相对而坐。然后,他轻轻地、可是却明显有些紧张地用自己的双手握住了陆珊瑚的双手,低声说道:"军中同僚、还有咨议局的人,决定公推我去见孙宝琦,促其响应武昌起义,宣布山东独立。同盟会方面,丁鼎臣(丁惟汾)他们也是这个意思。"

--丁惟汾,祖籍山东省日照县涛雒镇官庄村,丁家在当地是个望族。他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日本,在明治大学研读法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参加了同盟会,并被推举为山东省主盟人。陈宗权早在自己东渡日本学陆军的年代,就与丁惟汾相互认识,并有来往。数天之前(1911年11月5日),济南城内绅商学各界人士在山东省咨议局召开会议,讨论山东省"预备独立"这一问题,参加这一会议的人士中,有一些是同盟会会员。这次会议提出,请求现任山东巡抚孙宝琦出面,宣布"山东独立"。可是,由谁去见孙宝琦,向孙宝琦转告这一切呢?众人经过比较,觉得陈宗权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这是由于陈宗权一向具有革命思想,此时完全赞成"山东独立";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现任巡防马二营管带,在军界、特别是青年军官与士兵中有很大的影响、很受大家的拥护;再有,就是他的父亲陈良睿与孙宝琦是换帖兄弟、他的祖父陈廷安与孙宝琦的父亲孙诒经是旧友,他去见孙宝琦的时候,比较容易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