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24

第24章 戊戌年 (9)

其他一些极有势力的高官大臣也跟着荣禄一起大肆攻击保国会,他们不仅到处散布威胁、恐吓之言,而且还成立了所谓"攻保国会"。

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二日(1898年5月2日),御史潘庆澜向清朝廷呈递了一封《请饬查禁保国会片》。许多高官大臣立刻借机向保国会群起而攻。那个本是保国会发起人之一的李盛铎一看风头太恶,为求自保,就赶快在第二天--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三日(1898年5月3日)向清朝廷呈递了一封《会党日盛宜防流弊折》,参劾了保国会!满洲镶蓝旗人、军机大臣刚毅向光绪皇帝提出查办保国会。光绪皇帝有意保护康有为等人和保国会,他否定了刚毅等人的建议,并且训斥他们说:"保国会,保国会,此会是为了保国,这是大好事,有什么可查的?!"然而,光绪皇帝在向刚毅等人显示了他那强硬的皇帝威风的同时,到底还是害怕慈禧太后若是看到了那些参劾保国会的奏折、夹片之后会详细追问并大发脾气,于是,他赶快命人将已呈递上来的所有参劾保国会的奏折、夹片都封存起来,并严厉地嘱咐说:"千万不能让老太后知道!"

保国会的成立,曾让中国各地方省份的维新人士大受鼓舞,于是,仿照保国会,各省陆续成立了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等组织,每会的参加者都超过百人。光绪皇帝训斥了刚毅等人之后,御史黄桂筠却摆出了一副更加忠心、非得"直谏"不可的架势,他向光绪皇帝呈递了一道奏折,将保国会与保浙会、保滇会、保川会一起参劾!他宣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并且要求朝廷禁止各会的活动。礼部尚书许应骙则呈递奏折,参劾康有为"逞厥横议,广通声气,袭西报之陈说,轻中朝之典章,其建言既不可行,其居心万不可问。"并且强烈要求朝廷驱逐康有为。支持维新变法的御史宋伯鲁、杨深秀一起参劾许应骙窃位蔽贤、阻挠大局。为此,光绪皇帝特意将许应骙斥责了一番,并命令他自省。以前与康有为颇有一些交往的一个满洲旗人出身的御史文悌也跳出来参劾康有为成立保国会乃是名为保国、实必乱国之举,并且故意用特别能激怒满清皇族、贵族的言辞声称康有为"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光绪皇帝看了文悌的奏折之后,痛斥文悌受人指使、结党攻讦、沽直好名,说他不配当御史,并下谕革去他的御史之职、让他回原衙门行走。

经过这许多波折之后,保国会的许多会员因为害怕而纷纷退出了保国会,使得保国会在成立仅仅一个月之后就涣散了……

保国会所受到的打击和挫折,促使康有为等人考虑用其他方式接着活动。康有为授意梁启超等人再发动组织一次"公车上书",向清朝廷请愿,要求改革科举制度。梁启超成功地联合了百余名痛恨科举制度的举人,连署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请求清朝廷废除八股取士之制。这封上书先被呈送到都察院,都察院拒绝代奏,又被送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也拒绝代奏。与此同时,正汇集在北京参加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会试的将近上万名各省举人听说梁启超等人居然请求清朝廷废除他们视为命根子的八股,都暴怒起来,纷纷大骂说:梁启超他们这些发疯找死的混帐东西,自己不要八股前程就赶快滚回老家等死去,没人拦着他们,他们滚了,还能给别人多腾出些机遇来呢!谁知道他们偏偏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地瞎作,居然想唆使朝廷废除八股、断送这天下士人的宝贵前程!他们这起混帐东西,简直是天下公敌,人人可得而杀之,人人可得而剐之!……

那上万名举人此时骂是骂得凶,可是却并没有谁真冲出来将梁启超等人杀了、剐了,他们也曾设想过将梁启超等人殴打一番,可是,终究也没有付诸行动……

面对这样的形势,梁启超曾向康有为忿忿地哀叹道:"咱们是为了中国的读书人着想,才愤而请求废除八股取士之酷刑!可是,如今中国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却视咱们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要杀咱们、剐咱们、揍扁咱们……这是个什么鬼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