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25

第25章 戊戌年 (10)

就在这反复的哀叹中,康有为、梁启超、还有其他许多维新人士终于听到了恭亲王奕訢这个带头顽固反对维新变法的老混蛋在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1898年5月29日)一命呜呼的消息!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1898年6月1日),御史杨深秀向光绪皇帝呈递了一封《请定国是明赏罚以正趋向而定国祚折》。杨深秀在呈递此折的同时,还呈递了一个附片,请派才俊出洋游学,并主张以日本为留学国。杨深秀阐述派中国留学生去日本留学的理由是:西洋各国的语言、文字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相差太远,中国留学生掌握起来较为费事,因此留学期限必然较长,而且去西洋各国的路程较远、西洋各国的生活费用较昂贵;与西洋各国相比,东洋日本"变法立学,确有成效,中华欲游学易成,必自日本始,政俗文字同则学之易,舟车饮食贱则费无多。"杨深秀建议总理衙门速议游学日本章程,选贡生监生之聪敏有才、年未三十、已通中学者,前往日本游学。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七日(1898年6月5日),在慈禧太后的命令之下,光绪皇帝颁布谕旨,宣布授荣禄为文渊阁大学士、刚毅为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日(1898年6月8日),侍读学士徐致靖向光绪皇帝呈递了《请明定国是折》。就在这一天,庆亲王奕劻、新蒙慈禧太后之赏赐得以晋升新职的荣禄和刚毅跑到颐和园去谒见了慈禧太后。这三人跪在慈禧太后面前,一起连哭带喊的,控诉光绪皇帝真的打算"任性乱为"、闹什么维新变法了。看着这三人此时那极为相似的铁青脸色和流淌得各不相同的眼泪、鼻涕,慈禧太后不禁厌烦地扭过脸去,一边观赏着花台子上摆设的那几盆正开得红红白白、各逞意态的牡丹花、一边将茶几上搁置的那一大水晶缸的各色时令新鲜水果所散发出来的香气狠狠地嗅了嗅,然后,她才慢悠悠地开言说道:"皇帝的岁数也大了、见识也多了、脾气也见长了,他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折腾折腾,有什么可奇怪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瞧瞧你们,横竖也都是经过些事的,怎么就唬成了这个样子?没的让人看了觉得恶心!你们这么些人呢,都是干什么的?若是皇上闹得过分了,很看不过去了或是要触动什么要紧的大事了,你们尽力阻拦也就是了!"刚毅将慈禧太后话中之意仔细揣摩了之后,大着胆子说道:"皇上的性子一起来,奴才们哪个都不敢阻拦,因为拦也拦不住。有许多次,奴才们刚伏在地上痛哭起来,想将那些阻拦的话婉转地说一说,就被皇上不由分说地大骂了一顿。因此,奴才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求太后老佛爷看在奴才们忠心耿耿地卫护大清朝基业、卫护祖宗家法的份儿上,替奴才们做主……"慈禧太后听刚毅说到这里之后,就不耐烦地挥了挥她那只正套着五个镂空嵌丝珐琅的长指甲套和五个金镶各色西洋宝石的戒指、显得一片金光怪彩横扑怒舞的右手,说道:"行了,行了,说不了三句话就在那儿替自己贴金了,我现在没闲空子听人在那儿讨赏!且先将要紧的话回明白了为是!变法这么大的事,难道是皇帝他自个儿一人筹划的?其中的那些大关节他就一点儿也不跟你们商量?"刚毅才挨了慈禧太后那兜头盖脸的一顿骂,此时只敢不则一声地呆跪着。奕劻生怕此时开言,会将慈禧太后的怒气惹到他自己这儿来,也学着刚毅的样子在原地呆跪着。倒是荣禄这个慈禧太后的"奶弟弟"更懂得慈禧太后的心思,他觉得这正是个将那个与他争权已久的翁大状元翁同龢在慈禧太后面前扳倒的难得机会,于是,他和声顺语地向慈禧太后回道:"有关变法的一切大关节,此时只有翁同龢翁师傅一个人能承皇上的意旨,皇上也只和他一个人真正商量些事情。咳,皇上就是再由着自己的性子闹什么变法,翁师傅的话多少也还是会听一点的……"慈禧太后听到这里,突然忍不住轻啐一口,差点儿将她的嘴里正含着的一片人参给吐出来,然后,她厉声说道:"翁同龢这老东西,不过是仗着教皇帝读过几句书,就将一张老脸逞得跟什么似的!他算是什么东西,皇帝叫他一声翁师傅,他就觉得他在这大清朝廷上了不得的很,争权夺利、作耗生事……他样样都占全了!如今,汉书房已经撤了两年半了,皇帝早已经用不着叫他翁师傅了,白白地耗费朝廷的许多俸禄留着他做什么?不如撵了,省得他在这皇城根儿下一边儿受用着,一边儿见天地在皇帝那软耳根子的旁边喋喋不休地出那些毁灭大清朝祖宗基业、败坏大清朝祖宗家法的馊主意!"慈禧太后的话音刚落,奕劻、刚毅、荣禄就争先恐后地带着哭声喊道:"太后老佛爷圣明!"接着,刚毅抢先高声哭喊道:"太后老佛爷,大清朝可全靠您这位老圣人撑着呢!您若是再不出面阻止皇上,由着皇上纵容那'广东佬'康有为带头的一群逆贼继续胡闹下去的话,大清朝的江山恐怕就保不住了!……呜~~~……呜~~~……"刚毅的哭声渐渐低下去之后,慈禧太后就像被鱼刺卡住了喉咙似的"嘎"地冷笑一声,然后,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说道:"你们为什么闹,闹的是什么,我都知道了。如今还是先由着他们去闹,到时候,我自有办法平息!你们不用在这儿一个赛似一个地瞎着急了,还是各自回去仔细当差为是!省得让人骑到脖子上当牲口吆喝了,还饶是拼命地灌糨糊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