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241

第241章 陆崇寿之《哀挽录》 (16)

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趁着暑假,将校址从原来的那座由旧家府邸改造而成的旧校园迁到了那座位于南京鼓楼西南方向的新校园。新校园被海内外众多人士称赞为"东方最美丽的高等学府",整个校园具有优美、大气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校舍建筑由六幢外观有着中国古典大屋顶宫殿式外观的楼房呈四合院状组成,其中三幢是教学楼、三幢是宿舍,各幢楼之间由宽大的回廊相互连接起来,校园内种植着许多花草树木,玫瑰、丝兰、紫藤、玉兰、荷花、菊花、高大的银杏树、葱绿的灌木丛……全都布置得恰到好处!为了帮助学校大搬家,邵蕙波和她的同学们在这个暑假都留在了学校。全校师生一起大忙大累了一个暑假之后,到1923年9月20日,民诗十二至民十三(1923年至1924年)这一新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邵蕙波和她的同学们已完全确立了在这座新校园中学习、生活的新秩序。邵蕙波这时已十九岁了,升到了理科二年级读书。邵蕙波在她写给表弟叶澄川的信中,很幽默地谈到了金陵女子大学这次大搬家时的情况--"学校的所有非固定资产都是靠了小驴车一趟又一趟地慢慢挪动,才从旧校园中全部挪到了新校园中……"叶澄川这时已十八岁了,升到了清华学校高等科二年级读书,主修机械工程专业。

1923年8月17日下午,已在这一年从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获得赴美国普渡大学续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孙立人在上海十六铺码头登上了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启程赴美国留学。这艘邮轮上,连孙立人在内,总共有上百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孙立人在清华学校的同班同学梁实秋、吴文藻、顾毓秀、齐学启等人均在其中,另外,还有于这一年夏天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年仅二十三岁的著名新文学女作家谢婉莹(冰心)等人。1923年9月,二十三岁的孙立人正式就读于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级。虽然离开中国的时候,孙立人的爸爸"孔教全才"孙熙泽仍然严厉警告他到美国之后不要自作主张改学军事,可是,孙立人想进入美国军校学军事的思潮一直在他心中汹涌澎湃……

中华民国的军政状况愈加混乱恐怖!

1923年6月13日,大总统黎元洪被直系军阀驱逐出了中华民国首都北京,1923年10月,直系军阀头子曹锟将自己"贿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924年9月3日,江苏督军齐燮元部与浙江督军卢永祥部之间的大火并--也就是江浙战争爆发。江浙战争爆发之后的第二天--1924年9月4日,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通电谴责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派所部攻打浙江卢永祥部。张作霖以他要援助卢永祥为由,组织"镇威军",自任总司令,准备与直系军阀再来一次大火并!1924年9月中旬,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在战争进行期间,直军第三军司令冯玉祥因为不满"直系儒帅"吴佩孚把持政局、排除异己,在与多种军阀势力秘密联络一番之后,就率所部突然倒戈。1924年10月23日凌晨,冯玉祥所部占领了北京的全部要地,发动北京政变,将"贿选总统"曹锟软禁起来。次日--1924年10月24日,冯玉祥以内阁名义发布撤销"讨逆军"总司令部、解除吴佩孚直鲁豫巡阅使和第三师师长职务的命令。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与胡景翼、王承斌、孙岳、黄郛等军政要员在北苑开会,议决电邀中国国民党首领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是",并将参加了北京政变的部队组建为中华民国国民军。

第二次直奉大战以直系军阀惨败告终!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其部下鹿钟麟率由二十人组成的"手枪队"将已退位将近十三年的亡清宣统皇帝"小混蛋"溥仪等一大堆亡清余孽驱逐出了紫禁城。

1924年11月13日,接受了冯玉祥等人"共商国是"邀请的孙中山带病北上赴北京。孙中山到北京之后,于1925年3月12日病死于北京,终年五十九岁。

1924年11月24日,在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与"基督将军"冯玉祥的共同扶植下,"北洋之虎"段祺瑞在北京铁狮子胡同陆军部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此时,中华民国的国会已被冯玉祥派兵给解散了,这新创的临时执政是一个所谓将中华民国政府大总统与内阁总理的职权重合在一起的新头衔、是中华民国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可是,顶着"临时执政"这个高头衔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的段祺瑞手中已不再攥有他曾攥得那样习惯的重权,已落到处处得受张作霖与冯玉祥摆布的处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