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244

第244章 陆崇寿之《哀挽录》 (19)

1926年的夏秋,淮安又发生了水灾,水灾后瘟疫肆虐,忙于救灾的陆崇寿在1926年8月15日下午被传染上了霍乱,于次日--1926年8月16日凌晨五时病逝,终年五十一岁。陆崇寿病逝的时候,他的次子、二十五岁的陆肇璜才从江宁法政大学毕业不久,他的三子、二十四岁的陆肇瑛已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一年多了,他的侄子、二十四岁的陆肇珩也已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一年多了,他的女儿、十五岁的陆肇瑢还正在中学读书。陆崇寿的妻子、此时已五十岁的汪安和主持了陆崇寿的丧礼,这次丧礼办成了一次赈灾活动,所有前来吊唁的灾民都在陆家吃到了饱饭。

陆崇寿病逝之后的一年里,陆肇璜、陆肇瑛、陆肇珩兄弟将人们悼念陆崇寿的挽额、挽联、挽辞、挽诗、诔文、墓志铭等汇聚、编纂,印成了一部厚厚的《哀挽录》。中国在亡清末年到民国初年这个过渡时代的许多故事永远留在了这部《哀挽录》中……出现在这部《哀挽录》中的许多悼念者各自都经历了非常传奇而复杂的人生。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为陆崇寿题挽额"德茂神潜"。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为陆崇寿题挽额"畸人乘真"。中华民国政府内阁总理靳云鹏为陆崇寿题的挽联说得很直白:"果有至人能感盗,断无善事不升天。"陆崇寿的那位年长他三十二岁的表哥--亡清探花、担任过安徽巡抚的冯煦为陆崇寿题像赞之句有"与世异趋"。中国同盟会暗杀部副部长、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副议长、江苏省长陈陶遗以"惠泽沛江淮,时雨春风重南国"哀挽陆崇寿之仗义疏财。辛亥志士周人菊在挽联中赞陆崇寿"是铮铮佼佼者"。江苏省长韩国钧在像赞中叹陆崇寿"时难方亟,哲人其萎"。"北国工业巨子"周学熙在挽联中叹陆崇寿之死为"邦家多难失斯文"。江苏督军公署秘书长周嵩尧之挽诗有句惊叹说"噩耗传来人共讶,前朝犹晒腹中书。"南洋公学总理、宪政名人王清穆在挽联中希望陆家在陆崇寿死后仍能"淮右企名门,堂构继承看后起"。北京女高师校长方还为陆崇寿题像赞"各报所志,复我邦闾"。江苏省议员、陆崇寿的堂弟陆应泰以挽联感慨陆崇寿一生"历遍宗族乡党国家,万苦千辛,到此劫尽功成,难留身住。"江苏省议员、著名中小学教育家李荃以挽联赞誉陆崇寿平生"拯乱扶危,主持正义"。江苏省议员魏家骅题像赞而叹"天不假年,善人云亡。"江苏省议员仇继恒题像赞言陆崇寿"义声所至,慈惠均恩。"江苏省议员彭毂孙题像赞盛誉陆崇寿"天生贤俊,勋相国家。"代表江苏省长参加九县"治水"扬州会议的武同举的挽联道出了人生终于撒手之悲哀:"时局正苍茫,几多清流多撒手;长淮忽凄咽,商量水学更何人。"陆崇寿的挚友、著名历史学家毛乃庸在挽联中痛慨"茫茫终古,九原他日再逢君。"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曾朴为陆崇寿题像赞"山阳笛裂,令我凄清"……

陆崇寿病逝八天之后--1926年8月24日,"甲午状元"张謇病死于南通,终年七十三岁。

1926年11月,北伐军已将直系军阀孙传芳与吴佩孚的主力部队基本消灭……

1927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发生一周年之后,"康大圣人"康有为在青岛的一家粤菜馆英记酒楼猛吃了一顿有着许多海鲜的晚饭之后又大喝一杯橙汁。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钙等营养物质与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的橙汁同食下去,让康有为体内产生了砒霜(砷),结果,第二天--1927年3月19日清晨五时三十分,康有为在他那座根据亡清宣统皇帝"小混蛋"溥仪赏给他的"天游堂"牌匾命名为"天游园"的花园洋房海景别墅的卧室里"七窍出血而死",终年六十九岁。康有为这个以嚷嚷维新变法而名噪于世的"康大圣人"到底没死于变法,而亡于食物中毒。也许,如果康有为吃东西不那么馋、不那么贪婪的话,他就不会死于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食物中毒,所以,盖棺论定,康有为亡命"馋痨"!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了江苏省垣南京,然而就在当天晚上,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借口保护外国侨民和领事馆,竟命令他们停泊在长江上的军舰炮轰北伐军和南京居民,制造了"南京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