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243

第243章 陆崇寿之《哀挽录》 (18)

冬天初到时候的一天,郑俊彦部的一个担任文书的年轻军官让陆崇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天,那个年轻军官进到淮安城中办事,他路过保安局的时候,陆崇寿正在给难民们分粥。那个年轻军官看着难民、还有粥碗时的目光引起了陆崇寿的注意,陆崇寿觉得这个年轻军官一定是个读过很多书、有着忧国忧民之心的人,于是,陆崇寿就跟他谈起话来。"你当兵几年了?"陆崇寿问道。那个年轻军官看了看陆崇寿,用带着安徽桐城口音的官话简短地答道:"三年了。""你是安徽桐城人吧?"陆崇寿又问道。那个年轻军官一听陆崇寿的判断如此准确,就微笑着点了点头。陆崇寿说道:"看你的样子,当兵前一定是个大学生。"那个年轻军官一听,触动心中感慨,就很痛快地向陆崇寿说道:"我小时候,在家中跟着父亲读古书,到了民五那年(1916年),我都十八岁了,才进了桐城县立中学读书。民十那年(1921年),我考进了金陵大学经济系。"陆崇寿一听到这里,就说道:"我的儿子陆肇璜比你早一年考进金陵大学经济系,你跟他也算是同学了。"那个年轻军官连忙说道:"陆肇璜,我认识,他这人很忠厚的。只可惜,我才在金陵大学读了两个月,陆肇璜就因病休学了。我在金陵大学只读了一年多,然后就投军了,也不知道陆肇璜是什么时候重回金陵大学读书的。"陆崇寿说道:"他休学一年多、病好了之后,就另考进江宁法政大学,改学法律了,没再回金陵大学。你为什么只读了一年大学就投军了?"那个年轻军官叹道:"金陵大学的学费太贵了。我家家境清寒,我读大学一年级的学费是我岳父家资助的。这些年,灾祸频繁,乡下收成一直不好,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岳父家遭了些事,将本来就不算太多的田产又折赔了一些之后,就也着实窘迫起来了。于是,我的学费就没了着落。没奈何,我只得先不上大学了,先去找工作。当时,上海的海关正在招考职员,我就去投考了。考试结果公布出来之后,我的成绩列在很前头。我本以为这样我就能得到那个工作了,哪知海关却通知我说,海关是重要部门、职员为人必须特别可靠,我若想上岗工作,得先找十个大商铺为我出具'铺保'。哼,我一家也找不到!于是,我一怒之下就投军当兵了。投军之后,经过一些辗转,我就成了郑俊彦部的文书。"陆崇寿向那个年轻军官说道:"你很有志气、很有骨气!将来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能将你的尊姓大名告诉我吗?"那个年轻军官很庄重地答道:"我名叫张棠,字浣生。"

--陆崇寿在这一天对张棠说的那番预言很准。这个名唤张棠的年轻军官以后真的作出了一番值得赞誉的大事业。在这一天过去之后的将近十二年时间里,张棠又经历了许多人生传奇。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张棠由于多次战功而逐步升为陆军中将,他曾率部在山西太原、湖南浏阳、还有许多地方血战。太原是陆光熙陆公子的死地,浏阳是民族英雄谭嗣同的故乡……陆崇寿的玄孙女、也就是张棠的外曾孙女达芸(之玄),她在这一天过去八十三年之后的2008年初冬,将他们在这一天相遇的故事写进了长篇小说《生在中国》……

古旧的中国随着一代又一代古旧的人物的衰亡而衰亡,现代的中国随着一代又一代现代的人物的新生而新生!

1925年12月29日,"基督将军"冯玉祥命其部下第五师师长张之江在廊坊车站率军卡住了"天枭"徐树铮所乘的火车专列,将徐树铮强行"请"下车,在距离车站东不到一里远的地方枪杀。徐树铮被杀时四十五岁。

1926年3月18日,为了镇压爱国学生的学潮,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在北京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在在执政府卫队的枪弹的扫射中,四十六人死亡,一百五十余人受伤。一个多月之后--1926年4月20日,六十一岁的临时执政"北洋之虎"段祺瑞宣布下野,逃往天津

1926年6月,二十二岁的邵蕙波从金陵女子大学理科毕业了。毕业之后,她到金陵女子大学附属中学担任了物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