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27

第27章 戊戌年 (12)

光绪皇帝将他在心中早已默默地反复练习了许多遍的一句话磕磕巴巴地说了出来:"儿臣……儿臣想……想正式宣布……宣布明定国是,……实行……实行变法……新政……"这句话说完之后,他的额头上已经敷上了一层细细的汗滴。

慈禧太后在心中暗自冷笑着,听光绪皇帝说完了这句早就在她的意料之中的话,然后,她略微抬了一下头,看了光绪皇帝一眼,她这一下头抬得很是巧妙,恰恰让她耳朵上戴着的一副小宝珠耳环所反射的幽寒光芒闪掠过光绪皇帝那双惊慌失措的眼睛。--这副小宝珠耳环是她那已经死去三十七年的丈夫咸丰皇帝在她刚进宫当地位甚低的兰贵人时赏给她的,这副小宝珠耳环从被她戴到耳朵上的那一刻起,就很少离开她的耳朵,除非碰到有极为隆重的朝会大典的时候,她才会将这副小宝珠耳环摘下,按照礼制换戴上三副六具、每具装饰着一条衔有两颗一等东珠的金龙的沉重耳饰。这一天,她在化妆的时候,特意按照她第一次戴上这副小宝珠耳环时的情景,搭配着另戴了一副点缀着晴蓝色的翠鸟羽的银耳坠。她第一次戴上这副小宝珠耳环的时候,年龄还不到十七岁,那时距离此时已经有四十六年了!四十六年以来,这副小宝珠耳环一直是她故意用来向人们炫耀咸丰皇帝是如何在意她重视她、她在大清朝皇权统治中的地位如何崇高如何神圣的政治道具!……

光绪皇帝只觉得自己不由自主地哆嗦了起来,可是,他还是鼓起了平生罕见的勇气,向慈禧太后说道:"变法……新政……可以……可以让……大清朝的祖宗基业……得以振兴,……可以……可以让……国家富强起来……"

慈禧太后听了光绪皇帝的这番争辩之后,并不正眼看他一下,只是自顾自地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哼,变法,新政,说得怪新鲜的!咳,你如今也这么大了,也用不着像当年才离了醇王府、哇哇大哭着被抱进宫时的样子了,事事都得让我替你操心!有些事也该让你自己去历练历练了。得了,如果什么变法、什么新政的,能让咱们大清朝的祖宗基业振兴、能让国家富强,那你就去试试吧,我也乐得多歇歇、多享几天清静之福呢!"

光绪皇帝听了慈禧太后的这番话之后,一时竟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害怕,只是唯唯诺诺地回答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训。"

慈禧太后将脸部的皮肉似笑似不笑地略动一下,向光绪皇帝说道:"不管是什么朝政大事,说到底,还是得听咱们自己家的长辈的话,其他人的话,再怎么听,也得提防着一些。那明定国是、实行变法新政的诏书,你打算让谁去拟?"

光绪皇帝一边揣度着慈禧太后话中的深意,一边犹豫地回答道:"儿臣……儿臣打算……让翁师傅(翁同龢)去拟……"

慈禧太后的嘴唇边微微露出了一丝冷笑,她慢慢说道:"哦,'翁师傅'……嗯……也行,他的字写得够不错的……你记着,他拟完了诏书之后,你尽快将那诏书递过来,让我看看。"

光绪皇帝低头答道:"儿臣谨遵懿旨。"

慈禧太后说道:"你去吧,该吩咐什么事就吩咐去吧。"

光绪皇帝又答了一声"是",可是,他才抬起头、正准备挪步的时候,忽然看见慈禧太后正略显得和颜悦色一些地看着他,于是,他又重新低下头,摆出一副认真聆听慈禧太后将给予他的新教训的样子。

慈禧太后说道:"你这样勤政,是让人高兴的事。可是,你忙着国事的时候,也别将家事都疏忽了。展眼之间,你七叔已经薨了七年半了,你七婶已经薨了快两年了!下个月初一又是该给他们举行飨礼的日子了,凡该注意的事,你都亲自留心照顾一下,别任由那些奴才们去糊弄!你七婶可是我的亲妹子,若有谁怠慢了她的事,让我知道了,我可不依!"--按照清朝礼制,光绪皇帝载湉称呼自己的本生父醇贤亲王奕譞为"七叔",称呼自己的本生母醇贤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为"七婶"。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的亲二妹醇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在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九日(1896年6月19日)死去的。多年以来,慈禧太后这个昔日的"惠家的大妞"总怀疑醇贤亲王嫡福晋这个昔日的"惠家的二妞"在背后撺掇她的亲生儿子光绪皇帝将清皇朝最高统治的实权从自己的手中夺过来,不当"傀儡皇帝"、当一个"真皇帝",因此,对于她的死亡,慈禧太后真心地感到高兴、由衷地感到放心。可是,在光绪皇帝面前,慈禧太后总是强调她自己如何为醇贤亲王嫡福晋的死亡而感到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