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50

第50章 戊戌年 (35)

谭嗣同在北上的旅途中,因舟车劳顿而导致身心所郁积的种种病痛一起爆发,故而行至湖北省垣武昌的时候,他不得不在湖北巡抚衙门暂住下来,治病调养。他这次病得很重,所以竟一耽数日,与此同时,湖南新政形势愈加恶化的消息不断地传来,令他忧而更忧、病而更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中旬(1898年6月底),岳麓书院学生宾凤阳、彭祖年等人联名上书岳麓书院山长兼时务学堂绅董王先谦,以维护"名教纲常"、"忠孝节义"为借口,大肆攻击时务学堂总理熊希龄、此时已离开湖南的中文总教习梁启超,要求王先谦出面向湖南巡抚陈宝箴呼吁,从严整顿时务学堂,辞退梁启超等人,另聘品学兼优者为时务学堂的总教习、分教习。王先谦拿到这封特别符合他的心思的上书之后,赶快联络时务学堂的其他两名绅董张祖同与黄自元、还有劣绅叶德辉、刘凤苞、孔宪教等人,于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898年7月10日),联名向湖南巡抚陈宝箴呈递了一封《湘绅公呈》(并附宾凤阳等人的上书),拼命诋毁说,梁启超等人"倡为平等、民权之说"乃大逆谋反、惑乱人心之举,他们"自命西学通人,实皆康门谬种",又攻击说,谭嗣同、唐才常、樊锥等人"为之乘风扬波,肆共簧鼓",使湖南"学子胸无主宰,不知阴行邪说,反以为时务使然,丧其本真,争相趋附",因此,请将时务学堂"严加整顿,屏退主张异学之人,俾生徒不为邪说诱惑。"对此,陈宝箴采取了"调和"政策,他免去了熊希龄所担任的时务学堂总理一职,向其允诺说,另派其一个不久之后护送学生出洋留学的差事;他委派黄遵宪接替熊希龄担任时务学堂总理一职,因为黄遵宪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维新人物,可以赢得其他维新人物的拥护,而且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仲春、王先谦联络时务学堂的一些绅董上公呈的时候,为了达到迫使熊希龄辞职的目的,就曾经故意提出另派黄遵宪为时务学堂总理,他当时并未批准他们的这个提议,此时,他委派黄遵宪的举动,正好可以堵住他们的嘴!不过,陈宝箴还是饬令黄遵宪对时务学堂加以整顿,他也接受了在时务学堂担任中文分教习的韩文举、叶觉迈、欧榘甲等人的辞职要求(他们都是由梁启超聘请到时务学堂任职的)。王先谦率人将时务学堂大折腾了一顿之后,又将毁灭《湘报》的恶劣手段大耍特耍,他给陈宝箴写信,痛说《湘报》之害,要求停办《湘报》。他的信触动了陈宝箴的忧惧,陈宝箴觉得熊希龄作为《湘报》的报馆主持,已经利用《湘报》在社会上惹出了许多麻烦,连他这个湖南巡抚也已经无法控制《湘报》的活动了。于是,陈宝箴勒令熊希龄交出《湘报》,以便另派他人主持。熊希龄拒不交出,陈宝箴气得要命,就采取釜底抽薪之法,宣布将每月给《湘报》的公款津贴二百两银子停发。在此经济制裁之下,熊希龄难以将《湘报》的经营支持下去,因此,当《湘报》在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一日(1898年7月19日)出至第一百一十五号时,不得不停刊……

就在沉忧和重病的同时折磨之下,谭嗣同接到了光绪皇帝的那道再次催促他赶快赴京的电旨。他觉得这道电旨让他看到了维新前途上的一点宝贵光亮。他的许多朋友,例如:大刀王五等江湖豪杰、苏望涛等青年学生,一向都觉得光绪皇帝就是个一心想当个"真皇帝"的"窝囊废"。可是,他却觉得,光绪皇帝还是有维新变法之决心的。此时的他宁愿抓住这一点宝贵光亮,哪怕这一点宝贵光亮只不过是一抹古墓磷火!--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1898年7月31日)的夜色已经渐渐融进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四日(1898年8月1日)的晨曦之中,湖北巡抚衙门后宅的这间书斋内,静谧温和的灯光仍旧守候着谭嗣同给他的妻子李闰新写的这纸家信……

谭嗣同将这纸家信又仔细地看了看,然后就将其郑重地装进函中,严严地封好。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日(1898年8月2日),光绪皇帝颁布了几道继续推行新政的上谕:命翰詹科道轮班召对;部院司员条列时事,堂官代陈;士民得上书言事;设矿务铁路总局于京师,命令军机大臣王文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专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