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66

第66章 戊戌年 (51)

康有为不等毕永年将话说完,就将右手猛然一挥,大声辩驳道:"松甫,你说得虽也有理,可是,却不能证明'围园杀后'必不可行!受荣禄节制之军虽众,然能战者,仅袁慰庭、董福祥、聂士成三部而已,其中,又属袁慰庭一部最强,与之相比,董福祥部、聂士成部皆不足道,更何况宋庆那老家伙所率之部呢?若袁慰庭率部兵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小站冲进天津,捉拿荣禄正法,并按照事先的准备立刻布告安民,宣布此乃义举,为的是入京勤王、守护皇上、捍卫新政,则民心必安,就是董福祥、聂士成、宋庆等将领也会率部投诚的。你要知道,董福祥所部的甘军,原来不过就是一群土匪,荣禄任西安将军时,他们因没法子再自己混下去了,见荣禄肯给他们饭吃、肯给他们饷关,才投到荣禄部下的。这些人,哪里真对荣禄有什么忠心?只要还有人给他们饭吃、给他们饷关,他们就不觉得荣禄死了有什么了不得的,他们才不会为了荣禄死战到底的。至于聂士成部、宋庆部,则更用不着担心了。当年开强学会时,聂士成和宋庆都是大力支持的人,他们难道会为了荣禄,非与咱们为敌、非率部与袁慰庭拼个死去活来吗?而且,聂士成、宋庆都与袁慰庭在淮军、在北洋共事多年,彼此很有交情,特别是聂士成,他当初从军的时候,就是以武童投的袁慰庭的叔祖、时任团练大臣的袁午桥(袁甲三)部。因此,袁慰庭完全可以成功地率部占天津、杀荣禄、平各部。若非得设想袁慰庭做不到以上各项,那也可以采取更快捷、更爽利的办法,请袁慰庭突然率部从小站出发,直奔北京,速围颐和园,趁荣禄还来不及调兵遣将、追堵镇压的时候,咱们已冲进颐和园,将'老慈'正法了……"

康有为说得如此认真、如此言之凿凿,可是,毕永年已经不再注意听他讲话,而是任凭自己的目光在屋中来回扫视着,显示出一派不听妄言、且先自己琢磨的态度……

谭嗣同叹了口气,开言说道:"如果袁世凯突然率部从小站出发,全军行动,目标太大,那是瞒不过人的,荣禄布置在小站的耳目,就会立刻通知荣禄,报告袁部行动异常、恐怕有变。那么,荣禄就会及时调动董福祥、聂士成等部,追击袁部,与此同时,他也会及时往北京发电报,通知'老慈'袁部兵变的消息,并调动京畿重兵,速去增防颐和园和紫禁城,以护卫'老慈'、控制皇上。因此,让袁世凯突然率部从小站赶到北京、围住颐和园的办法并不可行。这其中的道理,与松甫刚才驳回由袁世凯先在天津杀荣禄、再进京围颐和园之策并不可行是很类似的!"

康有为想反驳谭嗣同的话,可是,他此时就像被冰水浇了头一般,只觉得舌头都僵住了,欲言而不能言……他愣了一会儿之后,才重新开言说道:"事态如此,除了说服袁慰庭兵变这个险招之外,实在别无更好的办法,可以尽快救皇上之困、救维新变法之危了!咳……"

康有为这一声长叹,引得梁启超、康广仁、杨锐、刘光第、林锐等人也纷纷地叹息起来……

这时,毕永年向康有为问道:"南海先生这样推崇袁世凯,袁世凯可有什么能证其忠诚的铁证在您手中吗?"

"这……这……"康有为支吾了一会儿之后,才言通语顺地说道:"徐艺甫(徐仁甫)前些天去小站探问袁慰庭之事,你都已经知道了,这就很可以证明袁慰庭的态度了嘛!你若是还觉得不放心,那也没什么,眼看袁慰庭就该奉召进京了,等他进京之后,我立刻就让你看到可以证明他的忠诚的铁证!"

毕永年也不说话,只是似笑非笑、似叹非叹地看着康有为……

汗漫舫外,夜色更深了……汗漫舫内,有关"围园杀后"这一密谋的谈话仍旧进行着……直到一钩残损模糊的下弦月在黑云渐滚的天穹上黯黯地升起……

秋夜的凉风中,树叶悚颤,纷纷惊落,枝柯动摇,更添萧疏……汗漫舫窗内灯焰已昏,乍闪乍凝,难以平定……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1898年9月13日),光绪皇帝去颐和园给慈禧太后请安,然后,他就从颐和园返回了紫禁城皇宫。此时,光绪皇帝今天会在颐和园为开懋勤殿一事向慈禧太后"请命"一事已在北京城中传开了,很多人很乐观地猜测着,觉得光绪皇帝今天一定会颁布开懋勤殿的谕旨的……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乐观猜测完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