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68

第68章 戊戌年 (53)

在这次召见时,光绪皇帝特意问严复有什么得意文章,而严复却讳言他所写的《原强》、《辟韩》等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振聋发聩的精彩文章,而只是小心翼翼地提到了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天在《国闻报》上发表的一篇宣传要为富国强兵而变法的《上皇帝万言书》。严复之所以如此小心,实在是出于多种考虑: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那个曾教过光绪皇帝的宠妾珍妃读过几天书的文廷式曾向光绪皇帝弹劾他"性尤狡猾,主持闽党,煽惑人心,似应从重查办"。而张之洞这个向有开明之誉的老猢狲在读过他所写的《辟韩》一文之后,怒不可遏地写了一篇《辨<辟韩>书》,以其幕僚屠仁守的名义发表在《时务报》上,痛骂说"今《辟韩》者溺于民学,纯任胸臆,义理则以是为非,文辞则以辞害义,自相矛盾之处,不胜枚举。"《辨<辟韩>书》发表前后,许多高官显贵与张之洞串通起来,准备将严复彻底除掉而后快,让严复曾处于时刻有生命之忧的险境……光绪皇帝似乎也很理解严复为何如此小心,于是,他也不多追问,只是说希望严复能在这次召见之后将那篇《上皇帝万言书》抄呈。

由于严复曾在海军界供职多年,是中国海军教育方面的领袖人物,并且大力支持通艺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创办工作,于是,光绪皇帝在这次召见时向严复询问了许多与海军和新式学堂有关的事宜。严复的回答可谓"称旨"。

光绪皇帝将重建海军定为"国是",曾诏曰"国家讲求武备,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可是,纵然重建海军已成"国是",可是,在统帅和将领人选、舰只补充、经费筹措等具体问题上都面临着重重阻碍和困难。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就是统帅和将领应选何人。此时,清朝廷已经将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被革职罢遣的一部分原属北洋海军的将领陆续重新启用。由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郑孝胥曾向光绪皇帝呈递奏折,保举了原北洋海军名将、后充任吴淞炮台总台官的萨镇冰,因此,萨镇冰在这一年重新成为一名带舰将领,担任了北洋通济练舰管带一职。此时,萨镇冰三十九岁。郑孝胥的奏折称萨镇冰"在英国日,已为英国海军提督所激赏,称其坚忍勤能,堪胜将帅之任。……后充吴淞炮台官,于所管之事,一毫不肯苟且,凡应办者,公费不足,辄以薪水继之。……该员本习水师,及到自强军后,复习陆战,其精进勤学,非寻常所及。凡水师学生升擢至为管驾,莫不渐骄渐惰,旧学多荒,如上桅凫水诸项技艺,身为将领而万能者,惟萨镇冰一人而已。大抵该员操守第一,勤能忠贞亦罕其匹。"光绪皇帝有意将萨镇冰更加重用,因此,他特别向与萨镇冰是多年的同学、同事而且与萨镇冰和郑孝胥都是同籍的严复将萨镇冰的情况仔细询问了一番。严复认真而详实地介绍了萨镇冰的情况。听了严复的介绍之后,光绪皇帝更加觉得郑孝胥的那道奏折对于萨镇冰的资历、才具、操守确是据实呈奏,并无夸诞溢美之词!

严复在这次召见结束之后,并没有立刻回天津,而是在北京暂住下来,他的寓所就在著名维新人士张元济等人所创办的通艺学堂。严复一直对于通艺学堂给予大力支持,通艺学堂的名字就是他给取的;学堂的一位教授英文和数学的教员就是他给推荐的,此人名叫严君潜,是他的侄子;他曾应学堂之约请为学生们"考订功课,讲明学术"……在严复这次暂居通艺学堂期间,张元济特意请他发表演讲,阐述"西学门径功用",受到了众多听者的热烈欢迎……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898年9月16日)早晨,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玉澜堂单独召见了袁世凯。玉澜堂位于慈禧太后的起居所在之地乐寿堂的前面,与之相距甚近。

在这次召见过程中,光绪皇帝含蓄而谨慎地向袁世凯问了一些意在不言中的话,诸如"自从《明定国是诏》颁布以来,有些督抚大臣因循观望、畏葸无力,为此,我已经多次下诏切责。津沽是京师门户,非常重要,不知推行新政的情况如何?"光绪皇帝在问这套话时,有意不提慈禧太后的"奶弟弟"--此时正驻扎在天津这座"北洋之城"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的名字,于是,袁世凯在回话时也绝口不提荣禄的名字,只是继续端着他那副"朴实勇敢"的架子,用他那有着浓重的河南口音的官话又似糊涂、又似明白、冠冕堂皇、语不切题地大声说道:"皇上英明天纵,锐意维新,万民欢庆,五洲同钦,外臣等也都是竭诚拥护的!天津是西人荟萃之地,洋务昌盛,督抚大臣,也都十分尽力,并无因循观望之事,请皇上放心!"光绪皇帝听了这等回话之后,未免觉得失望,可是,他略想了想之后,还是接着含蓄而谨慎地说道:"督抚尽力,也就罢了……很多人都说你练的兵好,办的学堂好,现在国家维新伊始,困难很多,望你能多多出力,辅卫新政……"袁世凯待光绪皇帝的话音刚一落下,立刻"扑通"一声,给光绪皇帝磕了个响头,装出一副戏台上常见的那种"混沌未凿"的"福将"的样子,带着一点儿似乎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的哭音大声说道:"项城袁家,三世数人,深受皇朝重恩,今日又蒙圣眷隆重,小臣纵然肝脑涂地,也难报答君父之恩于万一!皇上变法图强,为国为民,如有用到小臣之处,小臣怎敢不竭诚以赴?!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光绪皇帝重重地看了袁世凯一眼,不由得点头说道:"好,很好!……以后,你与荣禄可以各办各事!待到维新功成之日,我绝不会亏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