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94

第94章 戊戌年 (79)

林权助先看到了窦纳乐的那封紧急专函:"甚知君处今晚有宴会,但因有严重的事件,所以要书记官把这信带给你,只要你一点点时间就够了,请会见,把答复给书记官带回。此事件即张明日将被处死刑,此乃确实报导。又伊藤先生也在那儿,如果可能请教伊藤先生的意见,即请向他请教。希望你特别尽力,看有什么救张的方法。"

林权助赶快暂时离开宴会,悄悄会见了那名书记官,并让那名书记官回去告诉窦纳乐,他将在宴会结束之后立刻去贤良寺见李鸿章,因为,遇到这样紧急的事件,唯有找到李鸿章,才能找到最快捷的解决办法……

宴会结束之后,林权助将那名书记官刚才来访之事告知了伊藤博文,并且问伊藤博文,为了对李鸿章说话时更为有力,能否借用他的名义?伊藤博文同意了。

当晚十一时半,林权助到达了贤良寺李鸿章寓所。

李鸿章步履蹒跚、一脸厌倦地走了出来,接见了林权助。林权助直截了当地向李鸿章说明来意,并请他务必设法。

李鸿章听林权助说那番话时,只觉怒气难压--在张荫桓被捕之后,他曾很解恨地告诉总理衙门章京陈夔龙说:"不料张樵野(张荫桓)也有今日。我日前出总署,几遭不测,听说就是因为他从中捣鬼!此人若不遭严谴,是无天理!"

林权助看着李鸿章那双虽然已经衰老、此时却显得目光异常锋利的长眼睛,不禁心中嘀咕起来……他快速而仔细地想了想之后,特意向李鸿章深鞠一躬,说道:"请贵爵相务必设法!"

李鸿章心不在焉地看了林权助一眼,微微地冷笑了一下,说道:"张荫桓那小崽子,原是我的部属,可是,他居然胆敢背叛我,与我为敌……这些,你都是知道的……至于明天那么早的事嘛,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林权助也故意笑了一下,说道:"那些事,就是没有听您说,我也很清楚。不过,如果把张荫桓杀了,会有一件了不得的突发之事!"

李鸿章目光一横,问道:"什么事?"

林权助慢慢地、狠狠地说道:"列国干涉!"

李鸿章只觉眼皮微动一下,然后,他慢慢地问道:"惹出那么麻烦的事吗?!"

林权助笑着说道:"不能断言不惹出。要是您不给帮忙,是问题啊!伊藤侯爵也非常关心……"

李鸿章迟疑着问道:"明天那么早,你要我怎样办?"

林权助胸有成竹地答道:"大臣荣禄明天早晨四、五点钟朝参,这是您应该知道的。如果您立刻给荣禄写信、派人送去,那么,在破晓之前,一切该办的事就可以传到皇太后的耳中了!"

李鸿章目光黯然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冷冷答道:"就这样办吧……"

--这天晚上,李鸿章不仅接见了林权助,还收到了英国公使窦纳乐给他的一封密函。窦纳乐用这封密函向他指出,西方各国认为"这种突然的处刑"带有恐怖的色彩,而且,匆忙秘密地处决像张荫桓这样一个"在西方各国很闻名"的高级官吏,将引起"很坏的结果"……总之,窦纳乐请他尽权力所及,阻止"这种匆忙的行动"……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1898年9月28日)上午,慈禧太后命令清朝廷颁布上谕,宣布:"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徐致靖"永远监禁";"张荫桓屡经被人参奏,声名甚劣,惟尚非康有为之党,著刑部暂行看管,听候谕旨。"并宣布"著荣禄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遗缺著裕禄去!"

一名司狱将谭嗣同带出了囚禁他的那间牢房……

那间牢房的墙壁上,留着他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他用从牢房地上捡起的一块石头刻写下的,字字沉潛北魏之雄豪、渗透汉隶之朴素!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在他的著作《石菊影庐笔识--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第四种》之《学篇--五十七》中曾这样写道:"友人邹沅帆撰《西征纪程》,谓希玛纳雅山即昆仑,精确可信。希玛纳雅山在印度北,唐人呼印度人为昆仑奴,亦一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