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428600000221

第221章 北洋海军覆灭威海卫 (1)

……刘令武和其他敢死队员们刚从炮台撤回到鱼雷艇上之后,就立刻驾艇而退,这时,从那被炸塌的炮台上滚落的一块巨石盘空砸下,正落在鱼雷艇刚才所停泊之处,如果鱼雷艇退得稍慢一点,那么鱼雷艇和敢死队员们就会都被巨石给砸碎了!……萨镇冰太太陈氏终于没能在威海卫战场看到萨镇冰,这个坚强的女人只得垂泪南返,回福州老家去了……巨大的炮弹交相迸射,就是天空同时响起千百阵惊雷,其猛其震也难以与之相比拟!落入海中的炮弹在海面上激起了高达数丈的狂澜飞沫,将威海卫笼罩在一片炼狱般的噩梦中……在严冬未尽时节的苦寒中,在爆炸的鱼雷所燃起的烈火中,刘令武那年轻的生命突然牺牲了!……寒夜沧海,悲恨无限,刘步蟾静静地仰起头,服下了毒药……丁汝昌突然厉声喝道:"牛昶昞,你快去将北洋海军提督大印截角作废!" ……牛昶昞和程璧光带着《威海降约》回到了刘公岛……北洋海军舰队康济号练舰管带萨镇冰率领康济号黯然启碇,缓缓地离开了威海卫军港……康济号的一间船舱内,靖远号管带叶祖珪沉默地坐在一个角落中,他的手中,紧紧地握着那柄铸造着英文"大清帝国海军靖远"字样的小茶匙……

威海卫--中国北洋海军此时仅剩的一个海军基地,位于山东半岛北岸东北部,濒临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遥相对峙,西与烟台、蓬莱势成犄角,北距旅顺口九十浬、东距成山角二十三浬、西距烟台四十二浬。威海湾三面环山,形若箕张,南北两岸如两臂前伸、突入海水之中、成半环状,口向东北,口门宽约十公里,口门外刘公岛横置于前。刘公岛长四公里、宽二公里,海拔约153米,与位于其南边的日岛、西边的黄岛、以及两侧的牙石岛等岛屿一起构成了威海海域的海上天然屏障,成为了中国海防的天然前哨。威海湾形势险固、航路多变,刘公岛使威海湾在海上形成南口、北口两个进出口,位于刘公岛之南的那座面积仅有十四亩的小岛--日岛又将南口分为南、北两条水道。很古、很古的时候,威海地区是一个滨海渔村,刘公岛上,有心人曾经在晨曦或落日的照拂中,寻找到战国时代的居民在经意或不经意之中,为后世的人们留下的遗物。明、清两朝,威海卫逐渐被建设成中国海防要塞,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军港之一。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止来自东洋日本的倭寇的侵扰,明朝廷决定在威海地区设防戍守。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廷在威海地区临海筑城置卫,取"扬国威于海上"之义,称威海卫。清朝初年,清朝廷在威海湾沿岸和附近岛屿修筑了多座炮台。清朝光绪初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李鸿章正处于他一生中办理中国海防事务的热闹阶段,由于威海卫在中国海防形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且威海卫港阔水深、可供各型舰船锚泊、为天然不冻良港,因此,李鸿章决定将威海卫建设为北洋海军的另一个基地,与旅顺口并重。光绪七年(1881年),北洋海军开始在威海湾停泊舰只。光绪九年(1883年),李鸿章命令时任候补道兼领沿海水陆营务处的刘含芳在威海金线顶建鱼雷库、建水师机械厂,可是,由于经费不足,而未能大规模兴建。中法战争之后,清朝廷总算决定对于渤海海防体系进行全面建设,于是,决定每年拨三十万两白银的经费,逐渐加强对于威海卫、旅顺口的建设和经营,完善天津、旅顺口、威海卫三角防御体系,威海卫因此得以作为这个三角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据点开始兴建。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朝廷在威海卫开始了全面建港工程,陆续构筑了北洋海军提督衙门、水师学堂、炮台、港口、船坞、码头、弹药库、兵营、制造局、水雷营、医院等--在威海湾周围及刘公岛和日岛上修置了各种口径的火炮一百多门,在刘公岛上修建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寓所、麻井子船坞、铁码头、水师机械厂、水师学堂和医院等。由于威海卫海防工程规模庞大、耗财巨万,而且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又常年驻节刘公岛,所以李鸿章将威海卫称为北洋海军的根本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