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4287100000082

第82章 被物欲喂大的儿童消费胃口

心理学关键词:攀比心理

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无孔不入的广告催眠,深情款款的消费暗示,物质的力量简直无处不在,连天真无邪的儿童,也开始被卷入到消费主义的时代潮流中。

一项来自11个国家的调查发现,8岁至14岁的少年已经具有独立的品牌偏好,并受发达的媒体影响,平均一年“消费”4万个广告,控制和影响父母60%的消费选择。他们决定着全球每年3000亿美元的消费,并影响1万亿美元以上的消费选择。

而影响儿童消费的社会性因素,心理学家将其归结为三类:

一是父母和家庭的传导。

当孩子还很小不懂钱为何物时,父母包办了他们的所有消费。而作为儿童最开始接触的人,父母也是他们观察和模仿的对象。经过父母的言行示范,每个小孩不仅学会了消费,还直接承继了他们的消费观念。

二是同龄人的影响,包括居住社区和学校伙伴的影响。

在儿童消费市场有一个有趣的“鱼群现象”:一个儿童就像一条鱼,可以影响数十个同伴,眨眼间,数以百万计的儿童都将齐心追随。

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热播期间,小雪给女儿买了一个新上市的印有“美羊羊”图像的文具袋,拿到学校以后,立刻吸引了班上其他女生的追捧,不断有女生问,怎样才能买到这样的笔袋。

三则来自于媒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电视广告。

“我要啤儿茶爽!”五一节的一天,王维8岁的小外甥嚷嚷了一下午要喝这款饮料,当父母问“啤儿茶爽”是什么东西时,小外甥得意洋洋地大声说:“你们Out了!”

在电视上多次看到这款饮料广告的王维很吃惊——不仅仅因为乳臭未干的孩子对于这种口味跟啤酒雷同的饮料有如此强烈的向往,更因为在成年人看来不值一讪的广告,竟然如此深深植入了孩子的心里。

实际上,在这个物质主义时代,这种物质主义很自然的也会传染到儿童群体中。要在这个物质主义泛滥的时代拯救儿童,首先需要成人的自觉、家长的自觉。这种自觉其实很简单,就是面向自己的灵魂。一旦人们面向灵魂,就会摆脱物质的压迫、诱惑,转而成为物质的主人。当然,这社会上也有很多因素可以帮助人们面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