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聘之有道:面试读心术
4287600000048

第48章 面试实录与分析(二)(1)

应聘部门:总经理办公室

应聘职位:行政类文秘

候选人信息:某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两年,一年事业单位助理工作经验,一年自由职业者工作经验(口译和笔译)

1、 问:你老家是哪里的呢?

答:山东临沂。是老区吗?答:是。临沂人民怎么样啊(笑)?答:临沂发展挺快的,尤其是小商品批发市场,据说是全国第二的,除了温州以外。不是温州,是义乌。做笔译和口译,知识面不够广啊答:嗯,是(笑)。我主要是做展览和技术方面的比较多。

(分析与说明:从简历上看,应聘者的户口在哪不清楚。所以有待核实。另外,这个问题作为热场问题,使应聘者的情绪放松。面试官对应聘者的回答给与挑战,不过应聘者的心态和态度表现较为放松。)

2、 你觉得笔译和口译哪个更累?

答:可能是笔译吧。因为做笔译经常要加班,总是熬夜,熬到凌晨好几点。哪个挣钱更多呢?答:要说挣钱的话,还是口译。那你怎么不多接点口译的工作呢?答:但是笔译是基础啊。对啊,那你基础不是已经不错了吗。答:我希望多做一些那个(笔译),因为一方面做笔译的时候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细小的快乐比较多。每做完一个比较好的句子,就会觉得很开心;另一方面也想维持一种长期的关系,做的笔译的活全部是之前不认识的人,后来都成为了朋友。

(分析与说明:这是一个出乎应聘者意料的问题。设计这个问题的本意,在于了解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比如笔译还是口译更拿手,因为她所应聘的岗位,口译的要求要高于笔译。但应聘者的回答,表明应聘者的笔译能力应该超过口译能力。)

3、 你的专业证书是专业八级对吧,你们同学本科阶段过专八的人多吗?

答:我们英语系有80%-90%的通过率。专八如果不过的话意味着什么呢?答:拿不到学位证书吧。

(分析与说明:就我们的了解,对于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毕业要求是通过专业四级的考试,而专八是对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因此,这个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从侧面考察应聘者的英文水平在同学中属于什么程度。她的回答给我们的感觉是,在同学中,她没有太把自己的英文水平当作可值得炫耀的地方。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眼前的应聘者,其英文水平,在读书期间,可能一般。对此,后面从通过别的问题进行了验证。)

4、 问:你之前在那个事业单位做助理的时候是全职工作吗?为什么辞职呢?

答:是全职。那时候想以后做口译员,正好七月份的时候在外面的学校有个口译的培训,感觉比市面上的周末班好很多,在原先的单位请长假不太好请,夏天就辞职了去参加培训了。后来口译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也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关于一些行业背景、未来的发展方向什么的其实没想清楚,所以现在想再找工作了。太冲动了吧?答:应该说有点。

(分析与说明: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从她的回答中,一是可以验证她的口译水平确实不如笔译,二是对自己的职业打算不清晰。做事有可能会比较随性。)

5、 问:说老实话,有点不太理解。当时户口给你解决了吗?

答:没有,现在户口还在山东老家。以前这个单位是可以解决的,好像就从这一两年开始就不行了。

(分析与说明:她所应聘的职位,有可能会有一些出国机会。当户口在外地时,对公司而言,办理手续相对要麻烦些。)

6、 问:父母做什么工作呢?你是独生女吗?

答:他们现在都是工人,以前是农民。我不是独生女,还有一弟一妹。弟弟上大学,妹妹上高中。那你还要赚钱贴补一下?答:嗯,我就是给弟弟生活费。

(分析与说明:了解应聘者的家庭背景,会发现她的职业选择和通常情况比较冲突。像这种背景出身的女孩子,家里一般都会要求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事业单位其实非常符合这个特点。而且作为家中的老大,应该考虑到自己一份稳定工作对家庭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不能说应聘者对家庭不负责任,但至少我们猜测,她有可能是一个做事更多从自身感受和想法出发,考虑问题不够周到的人。)

7、 问:那你做自由职业挣的钱和原来在事业单位相比?

答:现在是原先的2倍,原来一个月就2千多一点。那继续做自由职业者多好啊。

答:觉得社交面太窄了,有一段时间挺极端的,在家呆着连电话都不想接。连电话都不想接?你应该渴望接才对啊。好不容易有人打电话,能狂聊一通。答:(笑)说是这么说,在网上可能聊得比较多,但是一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会一震。是半夜响吗?(笑)答:不是,都是白天的(笑)。可能是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太久了,就会有特别想继续一个人呆下去的倾向,但是又知道这样对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不好的。

(分析与说明:了解应聘者转换工作的动机是什么。收入显然是考虑的一个方面,虽然,这也符合一般的情况,但为了这个应聘者放弃的是一种稳定。当然,这也体现出应聘者对自己的一种自信。不过后面的回答很有意思,暴露出应聘者性格中的一种矛盾---明知道沟通非常重要,但内心里似乎有逃避的倾向。对于她所应聘的职位来说,这是个较大的问题。)

8、 问: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呢?

答:偏外向吧。所以才会对这个(一直做自由职业者)比较担心。

(分析与说明:从回答来看,没有太强的逻辑性,而且和前面给我们的感受不符。为了不让应聘者在这个问题上看出面试官的考察点,从而投其所好,下面开始转移问题。)

9、 问:你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是怎么样的?

答:我觉得现在自己的行业背景属于模糊的那种,希望在未来3-5年里学会一个行业、专业的知识,之后再确定在这个行业中做哪方面的工作,比如或者做市场、或者其他方面。现在最主要的是希望学到一个行业的知识,用英语作为一个工具吧。所以换句话说,你将来不打算把英语作为吃饭的工具?答:对。为什么呢?现在市场上也非常缺乏同传水平高的人才啊,而且收入是每小时以千元计算的。答:嗯,那是要先进入那个圈子,但是进入圈子之前的准备时间是很漫长的,而且同传也是要求知识面很广,我更希望自己能够专注于某一个行业吧。

(分析与说明:显然,应聘者对于自己的口译能力信心不足。由于看不到现有工作的前途,所以萌生了转换工作的想法。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转换,缺乏对自己未来的清晰设计。之所以要对应聘者的求职动机和职业设计进行详尽考察,原因在于这个职位较为特殊,工作琐碎,成就感低,但有较多机会接触高层领导。我们不希望应聘者借此职位作为跳板,在短时间内进行内部的工作转换,而是希望任职者至少能承担三到五年的工作。显然,当应聘者对自己没有规划时,我们对她在这样的岗位上能坚持多少时间难以把握,因为她很有可能因为到了岗位上,看到了这个岗位的特点之后,在较短时间内选择离开。)

10、 问:那你觉得你适合做什么性质的工作?

答:与人接触、交往多一点的协调类工作。你是觉得这类工作能够给你带来成就感,还是因为你喜欢?答:还是比较喜欢吧。为什么与人打交道会给你带来快乐?答:我是觉得,如果能顺利的沟通,能够让某件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的话,完成这件事情,这就让我觉得快乐。那你是更关注于过程中的沟通,还是事情取得良好的结果后觉得快乐?答:我认为一项工作我努力去做了,在过程中同时也享受着,然后结果自然而然就是我想要的了。那可不一定吧?答:可是我觉得总体来说会是这样的,因为我比较强调过程中的努力。

(分析与说明:正好把问题又转回到了前面对她性格的了解。这个回答验证了应聘者是一个比较在意做事过程中的感受的人。当一份工作让她感觉到做起来有兴趣时,她有可能会迸发出很高的热情,但当工作本身相对枯燥时,她选择放弃的可能性也是较大的。特别是我们感到她本身在职业的选择上,就过于随性。)

11、 问:那我给你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一种情况是过程差一点,结果很快乐;另一种是过程很快乐,结果很一般,你选择哪种?

答:那还看是什么事情了。如果是生活中的事情,过程会比较重要,但是工作中结果重要,因为工作是要求效率的。

(分析与说明:这个回答,和前面的回答,是矛盾的。显然,应聘者没有掉入到我们的问题陷阱中,而是按照自己对问题的判断做出的回答。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由于应聘者可能意识到了问题的指向,所以我们的提问方向又做了调整。)

12、 问:当时没打算考研究生吗?

答:当时考了,但是没被录取。后来没再考?后来觉得工作中能学到的东西比在上学时学到的多。工作5个月以后就觉得工作和读书的区别特别明显,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是基础,应用后才能更胜一筹。

(分析与说明:这是又一次对应聘者的职业动机进行考察,发现她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思考较少。对于是否进一步学习的判断,完全没有和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自己的专业和特长结合在一起思考。从回答来看,感觉是在为自己没有读研找借口。)

13、 问:大学期间成绩怎么样呢?

答:那时候在我们班是前5,在系里面差不多是前15%,我们系大概是380人。你们给奖学金是怎么给的?差不多10%-15%的人得到。你说是全部加在一起还是?答:不是,是得到一、二、三等的人数。一等大概是7、8个人,二等有十几个人,三等奖就多一些了。那我看你拿的是二等奖学金。答:二等一次,三等一次。那就说明你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好的吧,是吗?答:对,不是全系前7、8名的成绩。那你基本排在20-30名?答:前15%。380多人的前15%,大概在前50,是这意思吗?答:差不多吧。

(分析与说明:验证了我们前面的判断,应聘者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引以为豪,在读书期间,属于中上水平。这里的提问,采用了不断追问细节的方法,从整个问题的设计上,是典型的乱序提问法,与前面的提问相呼应。经过中间多个问题之后,应聘者通常已经无法在回答问题时,再考虑和前面问题的一致性了。这就使得不真实的回答可以被验证出来。)

14、 问:你在读书期间我看你的社会工作主要就是在外面做翻译是吧?做学生工作很少。

答:学生工作在简历上没写,在我们系的学生会做过。什么头衔呢?答:学习部,没有头衔(笑)。干事?答:对,干事。做了多长时间?答:半年到一年吧。到底是半年还是一年?答:半年到一年,具体多长时间我真的不记得了(笑)。你不会吧,才多大啊。答:(笑)因为这段经历我不觉得它有多么重要,我会把它放到我的生活中来,会觉得过程比较重要,所以不太会具体去算有几个月。

(分析与说明:很有意思的回答。学生工作显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印象,比较大的可能性是这段时间,她没有太多的投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收获。看来,组织协调一类的工作,并非她的兴趣所在。或者,能力一般,做得也不好。)

15、 问:你当时在事业单位做助理的活都干什么呢?除了翻译以外。

答:联系、协调工作,还有一些行政工作。和秘书有什么区别吗?答:我不知道秘书都具体做些什么工作。在原来那边还有秘书吗?答:好像大家都叫做助理。对,但是没有秘书这个职位,对吗?答:对。你觉得做这个活最难的在什么地方?答:最难的?我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因为我也一直在学习,所以没觉得有什么地方是特别困难的。那你觉得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要求?答:需要特别灵活,还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条理性,还需要细心,还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因为布展的时候我是小组的协调人,小组里有国内和国外的设计师,作为协调人要控制整个布展的进程,协调各方关系。

(分析与说明:当应聘者说这个活没什么困难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她的自信,而是感到了她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的头一年里面,遇到很多难办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也正是因为对这些困难的克服,才能帮助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尽快成熟和提高。我们更相信,工作中不是没有困难,而是她根本看不见问题在哪。或者工作就是应付。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使得我们已经开始质疑她的能力。)

16、 问:你享受在事业单位做助理的那份工作吗?

答:挺享受的,那个时候做得挺开心的,感觉能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刚开始还不太敢张口说英文,后来慢慢的也就适应了。那你当时那么开心地工作,为什么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当时就在和一个在大使馆的人聊到理想的时候,突然之间就想去学习,将来很想做口译,正好是在夏天,就参加那个培训班了。

(分析与说明:听起来非常草率的决定。和前面的回答结合判断,面前的应聘者做事是一个比较随性而为的人。这种性格不适合做秘书类的职位,其实更适合她目前的这种自由职业。)

17、 问:我不是很理解你在做着一个喜欢的工作时骤然停止,背后代表了什么性格呢?

答:其实我当时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更多地是想以后能不能保证我的生活,和今后自己做自由职业者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至于这体现了性格的哪些方面,可能外人会看的比较清楚。那像你这种选择,从公司的角度,始终会有这样一个担心,哪天你再跟使馆的人聊聊天,类似的情况就又次发生了,怎么办?答:但是当我真正实施了一些想法后,最开始特别享受做自由职业的时光,但后来想了很长时间,就在想以后怎么办,想到后来还是希望给自己找一份全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就已经对我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了,所以之后又想找一份工作,它至少能让我做3-5年,并且在这个行业内固定下来,不会再去突然的又想起来什么又去做了。那万一哪天你又有了一个新的主意,以前也没做过,觉得那样也不错呢?答:但是之前我已经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了,所以要再去做的话,肯定就不会像当初那样,突然一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分析与说明:应聘者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说,没有思考自己行动的准则是什么,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当她无法意识到到底是什么导致自己过去的辞职,也就无法保证未来此类情况不会再度发生。)

18、 问:那你给自己职业生涯设计的是十年以后想做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