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智慧
4299000000013

第13章 坚韧不拔(3)

博物学家奥杜邦带着他的枪支和笔记本,用了两年时间在美洲丛林里搜寻各种鸟类,画下它们的形状。这一切完成后,他把资料都封存在一个看来很安全的箱子里,就去度假。度假结束,他回到家中后,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成了鼠窝,他辛辛苦苦画的图画被破坏殆尽。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奥杜邦二话不说,拿起枪支、笔记,第二次进了丛林,重新一张一张地画,甚至比第一次画得还好。

一切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有赖于他们的坚忍不拔。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借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够表现得那么高贵典雅。

卢梭认为,自己那种流畅典雅的写作风格主要得益于不断地修改和润色。维吉尔的《埃涅伊特》用了十一年时间才完成。霍桑、爱默生这些大作家的笔记,确实可以让我们一窥伟大作品背后的艰苦劳动,他们准备一本书要用上几年心血,而我们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它读完。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用了二十五年,而我们用六十分钟就可以把它读完。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用了十年。古代雅典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曾经受到对手的嘲笑,说他三天只能写出三行字,而那人却能写几百行。“你三天写的几百行是不会被人记住的,而我的三行却会永久流传。”欧里庇德斯回答道。

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尝试了十六种不同的形式写作他的《暴风雨》,而写作《疯狂的奥兰多》用了他整整十年时间,尽管这本定价仅为十五便士的书只卖出了一百本。柏克的《与一位贵族的通信》算得上是文学史上最恢弘庄严的一部作品。在校样的时候,柏克做了十分认真细致的修改,以致最后稿样到了出版商手里时,已经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绝校正,于是全部重新排版印刷。亚当·塔克为了写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也用去了十八年时间。梭罗创作的新英格兰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虽然总共才印了一千册,最后却有七百册退还给了作者。梭罗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图书馆藏书一共有九百本,其中七百本是我自己写的。”虽然这样,他却依然笔耕不辍,锐气不减。

持之以恒是所有成就伟业者的共同个性特征。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有许多缺点和古怪之处,但是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持之以恒的个性则是必备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对,不管遭到多少挫折,成功者总是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呕,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感到厌倦。无论身边来去的是什么东西,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

金钱、职位和权势,都无法与卓越的精神力量和坚韧的品质相比较。

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都要以一种顽强的决心坚持下去。咬紧牙关,对自己说:“我能行”。让“坚持目标、矢志不渝”成为你的座右铭。当你内心听到这句话时,就会像战马听到军号一样有效。

“坚持下去,直到结果的出现。”卡莱尔说,“在所有的战斗中,如果你坚持下去,每一个战士都能靠着他的坚持而获得成功。从总体上来说,坚持和力量完全是一回事。”

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任何伟大的成就也不是垂手可得的。许多著名作家的一生,就是坚定执著、顽强拼搏的一生。对于想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来说,执著是最好的助推器。谁能不停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打击和收获,谁就能一次又一次地靠向成功。

恒心最伟大

恒心是一种刚毅。拥有恒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拥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保持恒心,矢志不移,沙漠中也可掘出清泉。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意思就是: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医。’这话说得太好啦!”

人没有恒心,连做个巫医都不行,那他还能做什么呢?

“万事从来贵有恒。”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少恒心,任何成功都必须依靠我们的全力以赴、坚持到底,只要有恒心,纵然铁棒也能磨成针;反之,立志无恒,终身事无成,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哥白尼写《天休运行论》花了36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

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从上述事例可知,成就一件大事,没有恒心是万万不行的。恒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想有一番作为,有所成就,就得先过恒心这一关。

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走遍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历尽了千辛万苦,遍尝百草,采集草药。在走访过程中,李时珍勤读、勤问、勤看、勤写,用了27年时间,参阅了800多种书籍,终于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50多岁了还坚持学俄文,就是在逝世前,他还在看书、写作。正因为有恒心,他才会博闻强记,花费了40年时间,写出了《资本论》这样的巨著。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19世纪作家莫泊桑,到30岁时,他的作品仍是一篇都没有发表。他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不再写作,而是想改行经商。他姐姐知道了莫泊桑的心意后,批评他缺乏恒心,并建议他去拜访比他年长29岁的福楼拜。

福楼拜是当时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他和蔼地接待了来访的莫泊桑,并把莫泊桑让进书斋,指着自己的作品说:“当初我也跟你一样灰心过,动摇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恒心。”

回到家后,莫泊桑继续埋头耕耘,勤作不辍,终于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羊脂球》。此后,莫泊桑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文学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他一生共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1673年的一天,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加上又受了风寒,身体十分虚弱。但他还是不顾亲人和朋友的劝阻,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参加自己的新作《无病呻吟》的演出,并出演男主角。莫里哀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表演得十分逼真,博得观众热烈喝彩。谁知,由于咳嗽震破了喉管,当掌声尚未停息时,他的生命就此结束在了舞台上。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了目标孜孜不倦,永不言弃?如果是一个短期目标,有可能是兴趣,是爱好,是一时冲动;而如果是长期甚至一生的追求,自然少不了持之以恒的强大精神动力。

恒心是一种执著。执著向前、不懈努力、永恒不变,如果是细流,就可穿越万里山川,一往无前,汇入大海,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海洋;如果是笋竹,则会冲开磐石,穿透重压的泥土,获得一片美丽的天地。

恒心是一种刚毅。拥有恒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拥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保持恒心,矢志不移,沙漠中也可掘出清泉。

坚毅的恒心是一个成功人士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只有认准了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们,才能超越一切阻碍,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伟人们到达高峰不是靠突飞而来,而是由于他们在同伴们酣睡的时候继续不辞辛苦地坚持攀登所致。科学上也没有平坦的大道,探求真理的旅途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只有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地勇于攀登的人,才能最终登上高峰。

在荷兰,有一位刚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在一个小镇找到了为镇政府看门的工作。

他太年轻,工作也太清闲,为了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日复一日,年又一年,一磨就是60年——专注细致,锲而不舍!

他的技术早已超过了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磨的都要高。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块玻璃片磨好,可以说用尽了毕生的心血。

借助打磨好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从此,显微镜诞生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此名声大振,还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不可攀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也慕名到小镇去拜会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荷兰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列文胡克。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不是上天赐给你的,而是日积月累自我塑造的。千万不要存有什么侥幸心理,幸运和成功永远只属于辛劳的人,有恒心而不易变动的人,能坚持到底的人。冰冻三尺,往往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只要专注于一点持之以恒不放弃,就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和列文胡克有着相似精神的,还有英国杰出的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虽然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不到20岁,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从此终身与实验室为伍。他在气象、物理和化学等领域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44年,在他去世的前几个小时,还像往常一样记录下了当天的气象数据。

恒心是一种长久不变的意志,恒心成就辉煌,恒心孕育伟大。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才可以使你达到目的。”生命是一场马拉松竞赛,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唯有全力以赴地坚持下去,才能跑出你生命的精彩篇章。

人生如路,漫长而远。当你准备离开暖巢而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时,你要知道,在生命的前方,存在着数不尽的高山、深谷、荆棘、泥沼。这些阻碍你前进的“劫数”有着强大的力量,时时刻刻企图征服你,恐吓你,让你打道回府。但你若拥有了恒心,一切劫难就像见了光的鬼魂一样威力骤减,不再那么可怕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有心”,就是有恒心,有了恒心,再困难的境遇也能被战胜克服;没有恒心,最容易的事也会成为最难的事。富兰克林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恒心,才干不能,有才干的失败者多如过江之鲫;天才不能,所谓“天才无报偿”;教育不能,被遗弃的教养之士到处都有。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可以断定,他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就都不会太过突出。

爱迪生说:“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的确,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请用你的恒心,来架起通往成功的桥梁!

坚韧是克服困难的利器

依靠坚韧为资本而终获成功的年轻人,比以金钱为资本获得成功的人要多得多。人类历史上全部成功者的故事都足以说明:坚韧是克服贫穷的最好药方。

秉性坚韧,是成大事立大业者的特征。这些人获得巨大的事业成就,也许没有其他卓越个性的辅助,但肯定少不了坚韧的特性。坚韧是解决一切困难的钥匙,试问诸事百业,有哪一种可以不经坚韧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呢?

坚韧可以使柔弱的女子们养活了她们的全家;坚韧使穷苦的孩子,努力奋斗,最终找到生活的出路;坚韧使一些残废人,也能够靠着自己的辛劳,养活他们年老体弱的父母。除此之外,如山洞的开凿、桥梁的建筑、铁道的铺设,没有不是靠着坚韧而成功的。人类飞天的梦想也要归功于一代代开拓者的坚韧。

在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坚韧:教育不能替代,父辈的遗产和有力者垂青也不能替代,而命运则更不能替代。

依靠坚韧为资本而终获成功的年轻人,比以金钱为资本获得成功的人要多得多。人类历史上全部成功者的故事都足以说明:坚韧是克服贫穷的最好药方。

当“智慧”已经失败,“天才”无能为力,“机智”与“技巧”说不可能,其他各种能力都已束手无策,宣告绝望之时,“忍耐力”便惠然来临,帮助人们取得胜利、获致成功。

因为无坚不摧的忍耐力而做成的事业是神奇的。当一切力量都已逃避、一切才能宣告失败时,忍耐力却依然坚守阵地,依靠忍耐力,终能克服许多困难,甚至最后做成许多原本已经失望的事情。

已过世的克雷吉夫人说过:“美国人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怕失败。他们在事业上竭尽全力,毫不顾及失败,即使失败也会卷土重来,并立下比以前更坚韧的决心,努力奋斗直至成功。”

有些人遭到了一次失败,便把它看成拿破仑的滑铁卢,从此失去了勇气,一蹶不振。可是,在刚强坚毅者的眼里,却没有所谓的滑铁卢。那些一心要得胜、立意要成功的人即使失败,也不以一时失败为最后之结局,还会继续奋斗,在每次遭到失败后再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决心地向前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论做什么都全力以赴,总是有着明确而必须达到的目标,在每次失败时,他们便笑容可掬地站起来,然后下更大的决心向前迈进。比如格兰特这个人就从不知道屈服,从不知道什么是“最后的失败”,在他的词汇里面,也找不到“不能”和“不可能”几个字,任何困难、阻碍都不足以使他跌倒,任何灾祸、不幸都不足以使他灰心。

没有人能忍受在未发明缝纫机时所承受的痛苦和穷困,后来他发明了缝纫机,才可以享受安乐的生活。世界上一切伟大事业,都在坚韧勇毅者的掌握之中,当别人开始放弃无法再做时。他们却仍然坚定地去做。真正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做事时总是埋头苦干,直到成功。

有许多人做事有始无终,在开始做事时充满热忱,但因缺乏坚韧与毅力,不待做完便半途而废。任何事情往往都是开头容易而完成难,所以要估计一个人才能的高下,不能看他下手所做事情的多少,而要看他最终完成的成就有多少。例如在赛跑中,裁判并不计算选手在跑道上出发时怎样快,而是计算跑到终点时间的先后。

有人在给他从事商业的朋友推荐店员时,举出了某人的许多优点,那做商人的朋友问道:“他能保持这些优点吗?”这实在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是,有没有优点?然后是,有了优点,能否保持?遇到失败,能否坚持不懈?所以,只有坚韧勇毅的精神是最宝贵的,具有这种精神才能克服一切艰苦困难,达到成功的愿望。

人人都停下来不再去做的事,只有富有忍耐力的人才会坚持去做;人人都因感到绝望而放弃的信仰,只有富有忍耐力的人才会坚持着,继续为自己的意见辩护。所以,具有这种卓越个性的人,最终能获得成功。

帖木儿皇帝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他被敌人紧紧追赶,不得不躲进了一间坍塌的破屋。就在他陷入困惑与沉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连着玉米一起摔下来,它总是翻不过这个坎。哦,瞧!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这只蚂蚁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处于彷徨中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胜利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