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明太祖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诛杀所谓朝廷奸臣为名,誓师南伐。他废去建文帝年号,自置官署,称其师曰“靖难”。所谓“清君侧,靖国难”也。所以,此次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
朱棣从北平,一直打到了南京,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曾经有两次陷入了绝境:
第一次,白沟河之战。建文二年(1400年)年四月,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今北京)。燕王闻讯,率马步军10余万人迎战。
在这次战争中,建文帝大军出其不意,前后夹击。朱棣陷入了层层围堵之中。历史如此描述“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燕师惊惧。”而这时,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
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
第二次.夹河之战。历史是如此描述的:“……双方激战至暮,各敛兵入营。黎明,朱棣起视,已陷入包围之中。……二十三日,双方复战,盛庸大军据西南,燕师控东北,激战半日,互有胜负。突然东北风大作,尘沙飞扬,燕师乘有利之风势,从左右两翼横击,盛唐军败逃德州,死伤10余万人。”
两场莫名其妙的大风,成就了一个人的帝业。
即便是最睿智的历史学家,也无法参透其中的玄机。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从唯物主义出发,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自然中冷热不均,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空气流动形成风。但问题是,其形成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它在该发生的时候(战局胶着时),将该吹断的地方吹断了(敌方主帅旗杆),况且,从概率上说,刮了两次大风,也不可能次次都是如此地只对一方有利吧?
我查了一些历史资料。历史学家们在惊叹之余,无可奈何地给出了一个如下的结论:天意如此!
而历史的另一面是:当朱棣率大军开出北京城时,另一队人,也同时秘密地出城了。
这队人领队的人是两个:朱棣手下的头号谋臣——道衍和尚,朱棣的长子、后来的太子——朱高炽。他们轻车简从,风尘仆仆地奔赴目的地:武当山。
我在后来的一些关于武当山的记载里,看到了关于这次拜访的只言片语,而且语焉不详。那时的武当山还没有后世的名气和香火鼎盛,一片荒芜。朱高炽是个曾经患过小儿麻痹的残疾人,但他意志坚定,没有乘坐车马,徒步而上,他曾经歇脚的地方,就是后来有名的太子坡。
他们在武当绝顶的一座草庐前长跪了三天。三天后,一位道人终于打开了柴门。他长叹一声,扶起了二人,然后,三人一起下山而去。
这样,一切都变得容易解释了:关于那两次莫名其妙的大风;还有朱高炽一人,却在几十万大军的围攻之下,牢牢地坚守住了北平城;还有另一个困惑历史学家很久的问题,那就是朱棣的兵马,似乎一直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如果这一切还说明不了问题,那么,朱棣在登基之后,大赏从龙之臣,然后千里迢迢地跑到荒郊野地的武当山,大兴土木,却是不争的史实。武当的选址也是一个令无数历史学家困惑的问题:京城附近,名山大川,比比皆是,何苦舍近求远呢?有些人甚至推测,失踪的建文帝远遁山林,最终到达武当山,而建文帝与朱棣之间达成了协议,我终身不出山,你必须在此给我修建一座皇家道观。但这一推断,更多的是建立在想象力之上,就像郑和下了几次西洋,人们就说,这家伙一定是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去了。
历史记载: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于永乐九年开始大修武当宫观。这一工程役“丁夫三十余万”,历时十四年,共建成净乐、玉虚等九宫,太玄、元和等八观以及庵堂、岩庙、祠亭等共三十三处建筑群。通往武当山金顶的一百四十华里神道两旁“五里一宫十里庵,丹墙翠瓦望玲珑”,后人称这一工程“诚旷世之极盛,万古之奇观也”,并说这是“补秦皇汉武之遗”。朱棣不仅创建武当宫观,崇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使之地位超过了五岳,还在全国钦选道士到武当山办道,使武当道场成为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御用家庙。
这算是对武当山的赏赐吗?
最后一点,武当山供奉的真武大帝像,其实就是朱棣本人的原型。朱棣的靖难之役,说穿了,就是篡夺嫡统。朱棣将自己的塑像留在武当山,这样,他的心里就会好受些,至少他相信,即使是到了黄泉,也有强悍的兵马,供他驱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