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嘉宾,你你好
43153700000001

第1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咳咳,看电视上重要人物讲话之前都要先咳嗽两声,就好比大领导拿起麦克风要先“喂喂”一样。

火车车身摇摆的幅度逐渐递减,我长舒了一口气。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2012年9月的一个早上,下火车的时候,我的耳朵“嗡嗡”直响,这是我坐了将近四十个小时的硬座唯一带给我的东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也导致我从此以后坐火车再也没有坐过硬座,经验是个好东西啊!

但好在,终于到了。

没错,我的名字就叫马嘉宾,关于这个名字,我跟我爸妈曾经深度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估摸着我这个名字怎么也有个“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类似这种典故什么的,但我爸妈非常确定地告诉我,这名字不是他们起的,是我姥爷起的。

带着同样的疑问,我去老舅家找我姥爷秉烛夜谈,老爷子盯着我的脸看了半天才认出我来,得知我心中的疑惑,老爷子翻开家谱,戴上多年未用的老花镜,翻看良久,突然一拍大腿:“我记起来了,当时我抱着你上户口,你这名字是当时落户口的时候登记的那位同志随便取的。”

我只好掩头痛惜,就此作罢,不再深追下去。

言归正传,高考,这是一个决定大多数人前半生何去何从的大关口,我也是人,当然也不例外。当我查出我的高考成绩够了二本线之后,我的重心立刻从盼高考成绩转移到了盼报考志愿。但不幸的是,似乎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想的开。

“你就考这么点分?丢不丢人!

“我问过你们老师了,他建议你应该复读一年,考上一个好一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

......

那一年,我看了一部类似心灵鸡汤的电视剧《北京青年》,受到剧中年轻人就该早点出去看一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影响,于是乎,我坚定了不复读的决心,我爸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见我如此坚决,就劝我妈:“孩子都这么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要不就随他吧。”其实我爸的原话是:“这小王八蛋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唉,算了,二本就二本了。”当然我后来跟别人讲的时候,用的都是前者。

可见,人生的决策权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报了好几个南方城市,不为别的,就为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最后一个志愿报的是一所本省大学,我也不糊涂,万一外省的学校不录取我,我至少还有个备胎,未雨绸缪我还是懂的。

最后我还是被云南一所大学录取了,从山西到云南,两千多公里,我本想自己独自前去,以彰显我男人气概,但我爸斜眼轻蔑地瞅了我一眼:“算了吧,您自己个儿别再丢了。还是我送你去吧。”

他这句话让我伤心了好一阵子。

当我和我爸拉着行李到学校的时候,已将近晌午,报名,缴费,领军训服,找宿舍,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我俩才迈着沉重的脚步出学校准备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一条街看过去,米线店,米线店,还是米线店。

我实在想不明白,云南人对米线为何如此情有独钟,更令我惊奇的是,虽然满大街都是米线店,后来的日子里,居然还有米线店陆陆续续开张,生意居然也没差到哪儿去,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商机,我不禁感叹。当然,这是我待在这儿有几年之后的发现了。

没办法,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咱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东西总是有道理的。

我们随便找了一家米线店,一人要了一大碗米线,我爸风卷残云一般,一碗米线很快就见了底,我实在是吃不惯,就只吃了一半,可能一半都不到,因为我记得我爸埋怨我:“是你选这么远的地方上大学,现在连人家这里的吃食都适应不了......“所以我判断我当时一定吃的很少。

结账的时候,我和我爸细细讨论(每次遇到和钱相关的问题,我俩的脑袋就异常清晰):“万一老板看我们是外来人坑咱们,多收咱们钱咋办?“我爸思忖片刻,去老板那里直接结账,回来我问他战况如何,我爸自豪地一笑,露出他那已经不怎么白的牙:“我没问他多少钱一碗,直接给他一张一百的,嘿嘿,看他找咱们多少不就行了。“

我一脸崇拜冲老爸竖起了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啊!”

老爸决定下午就回山西,因为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我这边也已经安排顺当了。离下午还有点时间,闲着没事,我们漫步在大街上,享受这难得惬意的时光,突然我爸手机响了,接通一听是我妈来的。

我爸冲着电话说了很多,大致意思就是我们爷俩已经安全到学校了,别担心什么的。说完,我爸努嘴冲我示意,我默契地接过了电话。

“儿子啊,到了是吧。宿舍找好了没?南方都吃米你习惯吗?钱还够用吗?你走的时候有几件衣服忘带了,回头你把学校地址发给我,我给你邮过去?......”电话那头喋喋不休。

不知道为什么,我静静地听着,鼻子却一阵酸,眼泪充盈在眼眶里,我忍着不让它掉下来,我爸看见我这幅摸样,也沉默着不说话,我猜他一定觉得我怎么这么怂。

挂掉电话我沿着街道继续往前走,我爸走在前面,我跟在他后面,两人一直没有说话,就这么走着,不知走了多久,爸回头说了一句:“我打算待会儿坐车走了,你在这儿跟新同学新朋友要好好相处,要是缺钱了你就给我打电话,还有。”

他顿了顿,看着我:“你这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出这么远的门,我对你还是放心的。我要是不走,你心里就一直放不开,我走了你就能放开手脚干事了。好了,你回学校吧,我打个的去车站了。”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看着我爸坐上出租车,车影一点一点消失,我长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向这个我还觉得陌生的学校走去。

爸妈,谢谢你们,我一边走,一边心里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