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嘉宾,你你好
43153700000002

第2章 开始军训了

根据世界军用卫星显示,在中国,每年的八九月份,全国各地会普遍出现一大批神秘的部队,这支部队阵容庞大,它的出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武装人数最强大的国家。一个月后,这支部队又会离奇消失,令人费解。

没错,这就是军训。

“各位新生同学们,我们为什么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军训,就是为了让你们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坚韧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正是军训的意义。好,咱们再说说这第三点......”台上领导的声音异常浑厚,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副中国好声音的好嗓门。

但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没认真听,因为我正在和小宇他们唾沫飞溅地讨论到底谁穿军装比较帅一点,但一直到大会结束,我们也没讨论出结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较帅一点。

说到这儿,有必要介绍一下我的舍友们了。

这位一米七的个头,瘦得精干,戴一副黑框眼镜,皮肤有点暗黑的就是我的死党赵飞宇,他也是个北方人,也吃不惯米饭,其实不一定喜欢同样东西的人才能成为朋友,讨厌一样的东西也可以。我俩一见如故,迅速发展成了死党。他一开始叫我宾哥,我叫他小宇,后来他觉得这么叫辈分不对,说我臭不要脸占他便宜,也要我叫他宇哥,我死活不从,他羞愤之下就改叫我嘉宾。

我无所谓啊,至少曾经享受过“宾哥”的待遇。

旁边那位一直默默不作声,认认真真听领导讲话的就是****,如果说大学里每个宿舍都有这么一个学霸的话,那我们宿舍小军当之无愧。小军是从农村来的,比较内向,也不怎么爱说话,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去图书馆,自习室。按说这种学霸学习成绩一定是名列前茅才对,但不知为什么,后来的每次考试小军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有时还不如我们这种临时突击的人。

小宇说他这是“伪学霸”,只顾努力不动脑,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每次听完小宇这么说,我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我们宿舍最后一位就是凯爷了,凯爷大名张凯,把他放在最后一位介绍,可见他是我们宿舍的形象代言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凯爷是本地人,复读了三次才考上这么个二本,家境不错,性格豪爽,刚入学的那几天,宿舍聚餐,每回都是凯爷买单,我们拦都拦不住,就差打起来了,几次下来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加上凯爷确实年长我们几岁,于是凯爷的称号大家心悦诚服。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来来回回几个口令,几个动作,太阳的暴晒,由于绿帽子的修饰,远远看去,就像一片被晒蔫了的菜地,晒得我连观察姑娘的心情都没有了。马克思说过:人要先满足生存需要,才能进行精神探索。老马家的人说的话总是这么精辟。

我决定眯会儿眼睛,休息一会,这种只眯不睡的境界我是在高中时候练成的。迷糊之间,我感觉前面有一个身影晃来晃去,不是吧,我都累出幻觉来了?

当那个身体撞在我胸口的时候,我惊得一个趔趄,大脑猛地反应过来:前面这货中暑了!

“教官,有人中暑晕倒了。”我喊道。

“唰”所有人似乎都忘了刚才的疲倦,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围上来了,我仿佛在这群人头顶看见了朝阳吃瓜群众的光环。

本来还在树荫下聊天的教官们也都迈着小碎步跑过来。

“都散开,散开,通通气!”教官一声大喝,大伙儿纷纷应声而动,到底是声小的怕声大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教官,我没事,我,我只是有点晕。”中暑的女生也已经清醒过来了。

我很佩服这姑娘,都这时候还能说出这种话,要是我,我一定会说:教官,我不行了,再不送我到阴凉处休息休息,你就要担上人命官司了,你看着办吧。

“你,还有你,你们两个送她去医务室。”教官指了指我和旁边一个女生。

听完这句话,我的眼眶湿润了。因为我知道,医务室是一处建筑,而且是不露天的建筑,是一个有空调的建筑,请原谅我用了一个排比句来表达我的心情。

就这样,你搀一下,我扶一下,三个人走在去医疗室的路上。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和陌生人不得不携手同行,聊天吧,人家觉得你神经病啊,我跟你很熟吗?不说话吧,气氛会显得很尴尬。我这个人,宁愿让别人觉得我是个神经病也不会让气氛尴尬。

“不知道二位美女叫什么啊?”我决心打破这份平静。

其实我本来想说的是:不知二位姑娘芳名是?我细细一想,觉得这么说有西门庆的嫌疑,索性还是说的现代化点。

“我叫李璐瑶。”中暑这姑娘虽然很难受但还是笑着回答。

“我叫任婧,咱们应该都是汉语言专业的吧。”

“你是哪儿的?”

“我是......”

......

话匣子一开,就像洪水决堤一般,话题纷沓而至,从高考谈到人生,从家乡讲到美食,这一路走到医务室的时候,彼此之间除了对方家里存折的数目不清楚外,其他的门儿清。

我感叹自己起了个好头,我这个人说话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我一阵自豪。

经过医生一番诊治,确认李璐瑶是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暴晒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当然李璐瑶本身的体质就不好也是诱发头昏的一个诱因......

医生说了很多,当然以我的智商一句没听懂,我内心深处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知识就是力量,专家就是专家啊。

趁着医生还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引发中暑的诱因的时候,我小跑着去不远的小卖部买了几根雪糕。

“给,吃根冰棍吧,我买的绿豆味的,能解暑的。”我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递给李璐瑶。

李璐瑶显得有些慌张,“谢谢,我,对,我给你钱,几块啊。”一边说着一边掏自己的裤兜。

“给什么钱啊,咱这一路白聊了,请你吃个冰棍多大个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觉得这年头像这么可爱的女孩真是太少了。

任婧倒是不客气,从我手里拿过袋子,这个医生给一个,那个护士发一个,“哎哎,能不能给我留一个。”眼看着快发完了,我急眼了。

“怎么这么小气啊,等等,还有几个没发呢?”任婧一边大笑一边绕着病房跑。

“先给我一个啊,喂,你别跑啊......”我紧追不舍。

就这样,我生命中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夏日中午,在医务室病房,一个男孩追着一个女孩大叫着在各个病房乱窜,一群医生护士也紧追在他们身后生怕他们打坏东西。

正如普希金所说:那些过去,终究会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