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说话术
4327500000051

第51章 说话忌术(18)

平心而论,讨论不一定带来好结果,尤其是家庭之中。一方的固执常使协议不易达成,或者虽然达成协议而事后却不能执行。个人对冲动的克制也会影响讨论的结果,如果有一方克制不了冲动,讨论必然无效。但只要是双方诚恳的讨论,即使没有带来具体的好结果,也总比破坏性的争吵好。我们宁愿相信,多数人都不是那么寡情自私的,也都能合理有效地克制冲动,都希望借助讨论来达成协议和谅解,在家庭亲人之间,很少有人有意去伤害对方。争吵多半是因为没有考虑或关心到对方而引起。我们经常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者表现在言词上,或者表现在声调上,我们“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之所以用“发现”两字,是指说话者无心造成的情况。有时,人们所以陷入了争吵之中,正是因为要防卫对方的攻击。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两个人之间真有没有问题,是不可能说出这句话的。”我们可以提出两点理由来说明这句话的疑点:其一,既然几乎没有人喜欢争吵,那么讲这句话又有什么必要呢?就象说“我不喜欢得心脏病”一样,谁喜欢呢?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想努力使对方相信他的确不喜欢争吵,那么又为什么要别人相信?难道是潜意识里想伤害对方?其二,假使你倒一杯咖啡在地板上,除非运用想象力,否则看不出那汪污迹象什么。再假如你让某人看,问他象什么,他说“我看不出它象一只马”。你会怎么想?你可以确定他的确是看成了一只马,但他不承认这个想法!同样道理,“我不想和你吵”也正表示“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想掩饰或否认有攻击对方的想法罢了。

一般人为什么会说“我不想和你吵”呢?至少有下列三点原因:第一,是由于一种叫做“否认自己的感觉”的自我防卫心理。这几乎是每个人共同具有的倾向,没有人愿意承认魔鬼在他心中,说这句话是要否认内心破坏性的动机;第二,另一个原因是想让别人和自己相信,自己本是纯结和平的水仙花,而是别人逼你不得不恶语相对。说“我不想和你吵”实际意思是“你想争吵”,等于在指责对方的不是,推托责任;第三,则是要逃避讨论,怕被置于困难的处境,或怕被揭开疮疤,或者是有意逃避,也可能是带点自我防卫的意思等等。

我们观察一下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说出这句话,也许是当别人说出他不易反驳的话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说“嘿!被你说中要害了!”而是彩取逃避式的说法:“我不想和你吵!”

事实很清楚,没有人能逼得你吵起来,除非他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因此,任何事陷入争吵中,自己多少要负些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别人咆哮怒吼,不等于你也必须咆哮怒吼。因此用“是你先开始吵的”来推卸责任绝无道理。也不能用别人对你如何如何为借口而以争吵来反击。“我不想和你吵”和“是你先开始吵的”等等说法都是自我防卫很强的人的记号,尤其是常将合合理化使用来防卫自己的人,当别人提到他内心的动机时,他就不安地加以掩饰或反击,因而造成争吵。而一个没有太多防卫心理的人则有兴趣考虑这些动机存在的可能,并愿意更加了解自己。

争吵到底出自什么目的呢?当然不可能一一列出,这里我们举出最通常的五种目的:借愤怒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表现出伤害别人的欲望;避免引起焦虑不安,避免谈论到较严重的问题;作为失败的借口(如:要不是你和我吵了一个晚上,我今天一定会完成那份活的!);逃避亲密的关系。

破坏性的争吵阻碍人们解决问题以达到相互信赖和关系的亲密,因此一定要防止或解决争吵。那么,我们在讨论问题时怎样防止变成破坏性的争吵?有个原则很简单:当别人对你说的话让你觉得他在侮辱你、不公正或太过分时,就把它看成是一种争吵的挑战,然后以讲理、关心的态度去克服这个“挑战”。例如,有人侮辱了你,你用平心静气并诚恳的语气告诉他,你有被侮辱的感觉,但是你了解他对这件事非常反感,你一定是伤害了他,而你很想改正。继续谈,不要反击。一个喜欢利用合理化作用的人常常会这样反击:“我不想让他爬到我头上来!”其实,这是毫不相干的说法。因为合理、诚恳的回答并不会使人爬到你的头上来,除非你把那人当作你的敌人。面对他人破坏性的争吵,最好的方法是用建设性的方法来回答,以化对抗为和谐。

我们再重申一次:对争吵的挑战是要以合理、关心和巧妙的回答来解决。这也是一个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学到这个方法,那就能免掉许多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孩子和人打架时,常常提出的理由是别的孩子先骂他。不论是否属实,告诉他你不喜欢这样的借口。他不必先接受了别的孩子的挑战再来责怪别人。你要教他这样回答“对不起,害你这样想”。这常会使对方吓一跳,不会再吵下去。即使有时阻止不了对方的谩骂,也是自我控制的练习机会。

我们来举一些“挑战”的例子,并看看接受或克服这种挑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方式结果如何。如何回答并不是在于观察对方的用意何在,不论他挑战的动机是什么,我们的目的都在于作坦诚的讨论,免于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1)当孩子把牛奶泼在父亲的西装裤上时:

接受:你这个笨蛋!你什么时候好好做过事!

克服:下次要小心一点!到厨房去向妈妈要块抹布来!

(2)妻子对丈夫说:我希望你至少不要把自己的袜子丢得东一只、西一只!

接受:你在跟谁说话?也不先瞧瞧你那跟猪圈样的厨房!

克服:你说得对,那是我的坏习惯,我会尽力去改。

(3)父母对孩子说:不,不能去。

接受:我知道你又会说不行!没有一次准过!到我18岁时你等着瞧好了!

克服:爸(或妈),我想我可以问您,为什么不让我去吗?

(4)父母对孩子说:你从来都不记得关浴室里的灯!

接受:瞎说!我几乎每一次都记得,你就喜欢唠唠叨叨挑我的毛病!

克服:对不起,我太容易忘记了,我会努力改正。不过我也觉得你总爱说我。

诸如此类的例子都反映出争吵是可以避免的,而且也应该避免。在父母子女之间。父母坚持孩子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要以不和孩子起争端来赢得这份尊重。不论孩子以多恶劣的态度挑战,父母都要把他们的观点平静合理的表达出来。此外还要培养一点幽默感,常常松弛紧张的气氛,化解争吵的危险。但是要运用适度,否则很容易将事态导向另一面。这一点我们在别的章节中将会谈到。

有人提倡所谓建设性的争吵,但这只有在双方都赞同,而且认为他们能借这种争吵达到更亲密和信赖的关系时才能发挥好的作用。其实当“争吵”能有好结果时就已经不能称为争吵,而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了。

看来,意见的的分歧本身并不会造成恶语争吵,关键在于说话的艺术。生活中的很多“不赞同”可以造成极有意义的讨论,也可以造成无谓的争吵,结果如何全看你如何运用。如果说话得当,问题肯定能得到完满的解决。即使仍然得不到统一的定论,双方也可以达成协议,允许彼此各自的意见存在。

最后我们要提一下关于说服的“艺术”。前面所说,一直把“讨论”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当然这是它的主要功能。但是讨论本身也能带来乐趣,因为它使双方有兴趣倾听并尊重对方的意见而增进家人间的亲密关系,也因为许多有意义的谈话能促进个人成长。

对家庭中的父母来说,晚餐时间是教给孩子良好的谈话艺术的最好时候,因为此时不宜用来解决问题。不能同桌吃饭的家庭就缺少了这种机会,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失去了学习谈话的好机会。现代有许多家庭开着电视机吃饭,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因为这样将会失去了家人之间在一天最轻松愉快的时刻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

我们应该鼓励(不是强迫或唠叨)家里每一个人加入谈话,表示意见、联络感情等等。教导孩子尊重别人表示意见的权利,当别人不同意时怎样以尊重友好态度表达意思,不要胡乱粗鲁的插嘴等等。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以及培养家庭中和睦美满的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17.应除唠叨之害

生活中唠叨就象感冒一样常见,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但是感冒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唠叨却是一种顽固的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使全家人的生活遭殃。唠叨很容易污染家庭里温馨宁静的情绪气氛。长期如此,往往让人无法忍受,它会使日常生活变成无止境的磨难。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家中出了一个爱唠叨的人。唠叨可以说是无事生非,是一种极为不良的沟通方式。因为它对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太大,完全可以把它和叫骂、牢骚、争吵并列。唠叨其实与叫骂、牢骚、争吵等家庭痼疾大同小异,在我们下面的讨论中多半用“唠叨”来表示,凡是反复的要求、责备、警告等都包括在内。

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唠叨和“时常提醒”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尤其需要时常提醒,因为他们尚未完善自己的内在责任感,责任感的培养很不容易,孩子还很难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动,主要还是靠外在的控制,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控制。对不太感兴趣的事他的注意力很差,而且很容易转移,忘了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对小孩,特别是小学低年级以下的孩子,要经常提醒他们该做的事,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和唠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通常父亲都会问:“我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在唠叨,还是在反复提醒他?”这里有一个很容易看出来的区别,就是不论次数多频繁,“提醒”一定是保持友善的态度,口气中没有不耐烦或生气的意味;而唠叨通常从语气中就能听出来。还有一点更基本的差别,“时常提醒”的结果是有益的学习,尤其是配合以适当的奖惩时;相反地,唠叨非但没有建设性的结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趋向更紧张。

其实你是否在唠叨,孩子(或其他沟通对象)是最敏感的。当孩子觉得不耐烦,要发火,而你也觉得火气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肯定你是在唠叨。一旦开始,就陆续会有一些征兆,例如:不耐烦的回答,敷衍拖延,借故拖辞,发牢骚发怒等。我们可以将唠叨定义为:反复不耐烦或生气的要求或指责,其结果不是建设性的学习,只是烦扰对方,引起他的反感。唠叨一般还涉及其他不恰当的沟通,象夸张、讽剌、挖苦等等。

一般做父母的还会问:“有时我们是想多提醒孩子,却变成了唠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父母常常不太清楚做好父母应付出多少努力,他们常以为说一两次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去做了。而当孩子没有去做的时候,他们就生气,不耐烦,而且形于声色。结果孩子也不高兴,父母就更生气,形成恶性循环;另一个原因是,人(包括父母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都想表现自己的权威。命令和要求都是权力的表现,而违抗命令也是一种表现方式;第三个原因则是家人间由于沟不够清楚具体,从而造成唠叨现象的出现。假设有位母亲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去倒垃圾!”孩子回答:“我等一会儿去倒。”这“等一会儿”的意思太模糊,而母亲多半会出现下列三种不好的反应之一:她会“等一会儿”,然后开始唠叨;她不管孩子现在干什么,立刻把他揪来倒垃圾。这使孩子很气愤,觉得母亲不讲理,以后他就更不听话;她想“算了”,还是自己去干。这是最糟糕的办法,因为前两种情况至少还表示想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不仅避开了问题,而且会使孩子觉得他的权威性很强。

做父亲的大概都有共同的感觉,就是让孩子放任自由要比教他自我约束容易得多。但是我们既然让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使他们学会生活。内在的约束没有培养好,他们这一生的缺憾就比物质的贫乏或身体的残疾更严重。以上三种都不是好的做法,应该坚持清楚的沟通,避免唠叨。孩子说:“我等一会儿再做。”你要问清楚具体时间,他说不出来,就由你来决定。然后告诉他不干的后果如何,那么在这之前你就无需要提醒他,由此我们引出第四个原因,为什么提醒会转变成唠叨:当你对孩子的拖延没有订出规则,并说明后果,如奖惩之类,孩子就容易对事情敷衍拖延,父母也就会随之而唠叨起来。

如果一家人之间都能有好的沟通,就造成一种和谐的气氛,那么一般来说提醒不会变成唠叨,但是父母如果耐心不够,容易被孩子的权威所左右,或者是家里的沟通不够明朗,赏罚不够分明,就很容易发生唠叨。孩子因拖延而被唠叨,会表现出发牢骚、生闷气、不安份,逃避该做的事,而父母则表现为唠叨、叫骂、要挟等等。

下面我们谈谈孩子发牢骚的问题。通常孩子会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中学会发牢骚:

(1)当孩子平心静气要求而父母不理会时。有的父母要等到孩子大吵大闹时才答应,使孩子会通过大吵大闹来达到目的。

(2)父母对已经答应的事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时。

(3)当父母经常毫无理由地拒绝,“不可以”成了自然的反应,然后再找借口搪塞。孩子会觉察出父母的不合理,以至更气愤,甚至反抗;万一“不可以”引起孩子的吵闹,而父母经不起这一闹而答应了了事,那么等于是“教”孩子以后用吵闹来威逼父母答应。

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如何防止呢?当然,要想完全防止孩子发牢骚是做不到的,但是做父母的至少可以做到不教给孩子发牢骚的习惯。当孩子以平静的态度提要求时,你不论答应与否,都要表示相应的关注。当孩子吵闹时,你要以慈祥而坚定的语气说:“你什么时候不吵了,我才回答你。”同时注意自己:不要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对孩子的要求要认真考虑之后再回答,不要习惯性地说:“不可以”。万一不能答应时,一定要说明理由(不是口),而且一定要立场坚定,不被孩子的吵闹所左右。但是有一种情形应该例外,就是当有人——孩子或第三者——指出这件事合理的一面,或者情况有所变化时,你可以也应该重新考虑改变主意。

但是许多父母一旦拒绝就不必变卦,即使发现了以前没有考虑到的合情合理的一面,也不肯向孩子“低头”。这种固执的做法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应该反过来表扬了孩子,使他有受重视的感觉。这样做会产生以下好的效果:首先,会让孩子觉得你通情达理,而且他不需要靠吵闹来解决问题;其次,会使孩子将来更信任你的判断;再次,鼓励孩子着眼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去操纵别人;最后,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及自我价值感。

唠叨虽然普遍常见,但绝不是一个小问题。严重的时候就演变成病态的沟通关系。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这是由一位家庭问题专家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