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4332700000017

第17章 以健康的心态生活(2)

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在意大利旅游,不幸遭劫匪袭击。如一场无法醒过来的噩梦,七岁的长子尼古拉死于劫匪的枪下。就在医生证实尼古拉的大脑确实已经死亡的半小时内,孩子的父亲格林立即做出了决定,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四小时后,尼古拉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十四岁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个十九岁的濒危少女,获得了尼古拉的肝;尼古拉的眼角膜使两个意大利人重见光明。就连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尼古拉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亟需救治的六个意大利人。

“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格林,这位来自美洲大陆的旅游者说。嘴角的一丝微笑掩不住他内心的悲痛。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庄重、坚定、安详的面容,和他们四岁幼子脸上小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灵魂震撼!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慷慨大度,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羞愧。

假如是你遇到了格林夫妇这样的不幸,你该如何呢?是抓住不幸不放,终日委靡不振呢?还是也能如格林夫妇那样泰然处之呢?事业受挫也是如此,即使是宽怀大度,也会有一个挣扎的过程,这就要看你具不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了。

当然,我们不是圣人,不是英雄。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向圣人、向英雄靠近一点。倘不是有意回避或者矫饰,就得承认,我们很多时候的沉沦,是因为我们自甘沉沦;我们很多时候远离崇高,是因为我们拒绝崇高。……中华民族异常屈辱的近代历史,使我们时至今日,仍不时地要显出自己“皮袍下的‘小’”来。那么,我们要到何时才能摆脱历史投射在身上的阴影?我们必须正视我们曾遭受的不幸和凌辱,坚定起自信,以宽容的心去包容以前的遭遇,以更新的面孔,笑傲世界,中华民族才得以崛起和复兴,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才能真正铸造与自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相称的民族之魂。

“人人皆可为尧舜”,这是真理,比如格林夫妇,他们原不过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亚伯德加海湾的普通公民,一场横祸,使他们人性中崇高美好的一面,散发出了照耀人寰的光辉,沐浴着这样的光辉,我们有理由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我们也有责任,让自己的生命放出一份光来。哪怕它流萤般微弱,不能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不能照得远,也要照亮自己脚下的路。

如果抓住不幸不放,那么痛苦和消沉就会侵害你的灵魂。所以,我们应敞开胸怀,学会释解自身的压力。

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对不自觉的暗示比对自觉的暗示更容易做出反应。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面对严重的个人问题时,自我激励语句就会从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去帮助他。在紧急情况中,特别当死亡的大门即将开启的时候,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真实。澳大利亚昆斯兰省图屋姆巴市的拉尔夫·魏卜纳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是午夜1点30分。在医院的一间小屋里,两位女护士正在拉尔夫身旁守夜。在头天下午4点半钟时,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他的家里,要他的家人赶到医院来。当他们到了拉尔夫的床边时,他已处于昏迷状态,这是严重心脏病发作的结果。那一家人现在都呆在外面走廊上。每个人都呈现出特殊的样子,有的在担心,有的在祈祷。

在灯光暗淡的病房里,两位女护士焦急地工作着,两人各抓住拉尔夫的一只手腕,力图摸到脉搏的跳动。因为拉尔夫在整整六小时都未能脱离昏迷状态。医生已经做了他觉得他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然后离开了病房,给其他病人看病去了。

拉尔夫不能动弹、不能谈话。然而,他能听到护士们的声音。在昏迷时期的某些时间里,他能相当清楚地思考。他听到一位护士激动地说:“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

回答是:“没有。”

他一再听到如下的问题和回答:“现在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没有。”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须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必须告诉他们。”

同时他对护士们这样近于愚蠢的关切又觉得很有趣。他不断地想:“我的身体十分良好,并非即将死亡。但是,我怎么能告诉他们这一点呢?”

于是他想起他所学过的自我激励的语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试图睁开眼睛,但失败了。他的眼睑不肯听他的命令。事实上,他什么也感觉不到。然而他仍努力地睁开双眼,直到最后他听到这句话:“我看见一只眼睛在动,他仍然活着!”

“我并不感觉到害怕,”拉尔夫后来说,“我仍然认为那是多么有趣啊!一位护士不停地向我叫道:‘魏卜纳先生,你在那里吗?……’对这个问题我要以闪动我的眼睑来作答,告诉他们我很好,我仍然在世。”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拉尔夫通过不断努力睁开了一只眼睛,接着又睁开另一只眼睛。恰好这时候,医生回来了。医生和护士们以精湛的技术、坚强的毅力,使他起死回生了。所以,积极的自我暗示能阻止许多悲剧的发生。面对不幸,我们要从容坦然地生活。

乐观地面对失败

在人生旅途上,我们必须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失败。因为在人生之路上,一帆风顺时少,曲折坎坷时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通向成功的路就是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如何面对、如何自我解脱,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面对挫折和失败,唯有选择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其一,做到坚韧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力。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各方面的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承担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做成功的阶梯,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另外,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是受心理和精神状态影响的,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面引起的,因此,掌握心理平衡对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堪的局面。遇到窘境,如何冷静应对,调整心情呢?“自嘲”是一剂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药。

古代有个文人叫梁灏,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罢休。结果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的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在这种自嘲中,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状元。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待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自嘲使梁灏走过了漫长的坎坷之路,终于走向成功。自嘲,也使他走向了长寿,活过了古代难以逾越的九旬高龄。

一篇文章讲到,在一次舞会上,一个个头偏矮的男子,去邀请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跳舞,那女孩拒绝道:“我从不与比我矮的男人跳舞。”男人听了没有发火,也没有指责对方,而是淡淡一笑,自嘲地说:“我真是武大郎开店,找错了帮手!”那女孩听后面红耳赤,反而不自然起来。自嘲,使那位男士走出窘境,保持了心境的平衡,而且还把尴尬抛还了那个伤害他的女孩。

用自嘲来稳定情绪的方法很多。比如,当你在经济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时,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别人的嘲笑时,无端受到别人攻击时,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等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可以装装糊涂,为心灵增加一层保护膜;在时机适当时还可如前所述,幽一回默。

自嘲,是宣泄积郁、制造心情快乐的良方,也是反嘲别人的武器。学会自嘲,你就会拥有一个平稳和健康的心理,一副健康的体魄。

平衡你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平衡。某人赚了钱,某人升了官,某人买了车,某人盖了别墅……你觉得自己本来比他们强,却不如他们风光体面!只要一对比,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不平衡又驱使着你去追求一种新的平衡。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你能不昧良知、不损害别人,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和限制,通过正当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称道和庆幸的;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不择手段,丧失道义,膨胀自私贪欲之心,让身心处于失控的状态中,那么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由此,你的人生将陷入难以回旋的败局之中。

老王原先曾是个表现不错,工作很能干也很有实力的政府官员,因政绩突出而不断受到提拔。但在最近这几年,当他知悉过去的同事、同学通过各种途径,生活条件都比他好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想想自己能力至少不比他们差,职位也比他们高,可钱却比他们少。而且自己作为一地之长,担子比他们重,责任比他们大,工作也比他们辛苦,经济上却不如他们,所以深感不平衡。由此也就有了一定要超过他们的想法。于是在他任职期间,大肆收受贿赂。这样,他思想上警惕的闸门在不平衡心理的驱动之下终于打开了,欲望的洪水顿时倾泻而下,一发不可收,最终成了一名“死缓”的囚犯。

小李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原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对学生无私奉献,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看见一些人很富有时,心里就不舒服起来。此后他总在想,我怎样也能富有?于是,经常利用上班的时间做发财的梦,开始对教书不负责任。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他受到了学校的黄牌警告,但他不悔改,每天还是想着发财,一次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去做走私生意而被抓获。其结果是财没发成,还做了阶下囚。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处于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和尚撞钟,心思不专,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要走出心理不平衡的误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会比较

不平衡心理缘于比较方式的不当,缘于“参照系”选择失误。前面所说的地方官员和教师,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系”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是多么不公平啊!而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心理又何尝会有这样多的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普通人,我们的心灵自然会多一分平静豁达,甚至愧疚,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2.心底无私

心理不平衡能导致人生创伤,而心底无私则是治愈心理不平衡的良药。在当今社会种种诱惑特别是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一些人目眩头晕,忘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原则,在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向腐败、堕落的目标迈进。在他们身上缺少的是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是对世界观、人生观持续刻苦的改造,不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能够达到一种高尚人格的修炼。

3.倾诉

也叫发泄法,即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倾诉。倾诉法是近年来心理医学比较提倡的一种治疗心理失衡的方法。人在受挫后如果把失望焦虑的情绪封锁在心里,会凝聚成一种失控力,它可能摧毁肌体的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倾诉逐步疏散出去。倾诉作为一种健康防卫,既无副作用,效果也较好,如果倾诉对象具有较高的人格修养和实践经验,将会对失衡者的心理给予适当抚慰,鼓起你奋进的勇气,受挫的人会在一番倾谈之后收到良好的效果。

4.优势比较

受挫后有时难于找到适当的倾诉对象以诉衷肠,便需要自己设法平衡心理。优势比较法要求去想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通过挫折程度比较,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其次,寻找分析自己没有受挫感的方面,即找出自己的优势,强化优势感,从而扩张挫折承受力,认识事物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挫折同样蕴涵力量,挫折刺激能激发潜力,正确运用挫折的刺激,就能挖掘自身潜力。

5.目标法

挫折干扰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毁灭了自己原有的目标,重新寻找一个方向,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这就是目标法。目标的确立,需要分析思考,这是一个将消极心理转向理智思索的过程。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人就会生出调节和支配自己新行动的信念和意志,去努力达到目标。目标的确立是人意识转化为行动的中介,是客观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起始阶段。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人已经开始了下一步争取新的成功的历程。目标法既可以抑制不符合目标的心理和行动,又可以激发和推动我们付诸达到目标所必需的行动,从而鼓起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因此,要想以健康的心态生活,首先要学会平衡你的心态。

感到满足就好

我们怎样看待财富和地位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只跟自己的同事来往,同事是他们衡量自身成败的参考指标。例如,年收入在2万美元到3万美元间的阶层,有他们自己的社交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一年赚2.96万的就堪称高收入,2万元的则是低收入。一年赚2.96万的人如果要采用一年赚10万块钱的人的标准,一定是被失落感笼罩,而非被满足感萦绕。如果人人都和洛克菲勒或唐纳·川普比较,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动荡不安,许多人也会终生不满,生活在痛苦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