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4332700000018

第18章 以健康的心态生活(3)

这些不知足者的原因在于心理不平衡。他们通常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又深受贫穷所苦。他们一门心思追求金钱和往上爬,以填补“情绪的缺口”,可是再多的汽车、衣服或现金,也填补不了他们心灵的无底洞。另一种造成心理不平衡的原因,是价值观扭曲。有些人从小被谆谆教诲:有钱是老大,没钱靠边站;唯有钱是力量。在经典之作《什么让山米跑》一文中,山米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穷人,他对钱永不知足,因为他一向被灌输的人生目标就是赚大钱。在力争上游的过程中,他感到生命空虚,觉得自己一生就像一部在真实世界里不断上演的通俗剧。

每个社会阶层都有他们本身的期望层次。举例来说,隶属那70%对金钱满意型的人,住在一间价值8万块的房子,就觉得很快乐。而如果是对金钱不满足型的人,他的期望层次就会不断升高:可以负担得起15万美元的房子时,眼睛已经看到20万;拥有20万的房子时,30万的又已成为“必需品”。任何经济阶层中,期望层次不断上升都是刺伤不满意者的利刃,而固定和符合身分的期望层次,则是满意型者常保快乐的护身符。

有人为了调查而去拜访了居住在洛杉矶有名的“坏区”瓦兹(1992年洛杉矶黑人暴动中心之一)的居民。受访者共25位,全是黑人,贫穷,社会地位皆低。谈话中,调查人故意煽火,引他们谈社会阶级问题。他问:“似乎你们对自己的经济状况相当满意。你们对附近比佛利山庄里面那些要什么有什么的有钱人,不觉得气愤吗?”

25个瓦兹居民大多表现得没什么怒火。他们满意自身状况,几乎从来没有去想过那些拥有高社会地位的邻市居民,那是另一个世界,而他们只关心自己所属的世界。说到有没有钱的时候,提到的是邻家的“弟兄们和姊妹们”。统计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七成满意,分散在知足常乐型、量力而为型和冷静挣钱型。

虽然贫富不均,但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贫穷人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因为他们不攀比,才有可能让快乐自然涌动。

工作着就是美丽的

曾读过一篇《工作着就是美丽的》小说,这篇小说的名字比内容更加深深地打动人。

在社会上有太多的闲人,他们不喜欢工作,总觉得工作应该是别人的事,而他们,则天生应该坐在工作者的旁边,品茶,抽烟,很宏观地谈论他们无论如何也左右不了的天下大事,然后再偶尔地对着他们近旁那些忙碌的人们评头论足,虽然他们也并没有看清楚那些忙碌的人正在做些什么。

工作的人往往会对他们的议论感到忿忿然,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跳出来说:“你们光说不做,你们要觉得我做得不好,你来试试看。”每逢此时,说话的人多半会很有风度并显得很宽容地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是呀,这是中国的一句名言,人家说的不对,你就只当没有听见不行么?善于工作的人往往不善言辞,在此刻多半只会哑口无言,脸色灰暗得真像自己真犯了大错。不知就里的人们,见了工作的人这份脸色,在同情他的同时,也认定他肯定是犯了错。

工作的人的确是容易出错的,其原因就在于事情总有它的具体性。而任何事一旦具体了就很容易找出它的纰漏之处。比方办刊物,标题起得不好,文章漏校几个字,版式不太美观之类,全都看得见。又如开汽车,天天在街上行走,不小心被自行车擦掉一块漆以及后车灯叫别人撞碎等,也都在面上搁着。这些一目了然的毛病,自然给说话的人提供了说长道短的素材。而说话的人却很少有出错的机会,因为他们不做事只说话,而话语总是很虚无的,虚无的东西便抓摸不着。更何况说话的语气还可以调节说话的内容,有时一句话,换一种语气说,便能与原意相反,足可以阐释得让听过两种语气的人目瞪口呆。况且说话的人因为长久以来只说话,已经把说话的技巧操练纯熟,不易让人抓住漏洞。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完美的不易犯说话错误的人,显然比一个成天工作并于忙碌中有所疏忽、偶有过失的人要受欢迎得多。所以,我们看到喜欢说话的人越来越多,而喜欢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用信心支撑行动

信心是人生获得成功的首要保证,要有成功的信心,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迈开大步。但是,我们不能去空想,而要去实践,要行动。千万不要将眼光只盯着别人成功的结果,而更要注意别人成功的经过。所有成功学研究者都告诫我们,你应该在这个世界上找到适合你的位置,找到合适的人生坐标,找到让你发挥潜能的工作,找到你能够做得最好的工作,而不是你想做或是你能做的工作。那么,你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曾经有名大学生就读于某有名的高校。在校时,他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是班上最优秀的,毕业时有多家公司愿意聘请他,而且待遇相当丰厚。但他的想法是要进部委,走从政之路,好光宗耀祖。于是,他想方设法进了国务院一个部门,开始从杂务做起,每天打开水、扫地。过了几天,他心理开始不平衡,我是高才生,怎么天天只做这些小事呢?于是他做事不很认真不很投入,颇有怨言,与周围的同事关系也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与人争吵,给领导一个很不好的印象。结果这位大学生一直未被重用,始终是一个小秘书。这个时候他又开始后悔,再想去从事原来的计算机专业,但已经荒废了原有的专业,而当年那些成绩和能力比他逊色的同班同学却在一些计算机公司担任了重要职位。可见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关键在于他能否找准自己人生的立足点,找准自己在人生舞台上适合自己的角色,无论主角抑或配角,这就是你想做的和能做的区别。

法国有位著名心理学家,叫伊尔·索尔芒,他调查了全世界的18个贫困国家,得出来结论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祸,不是瘟疫,不是令人憎恨的战争,而是自己——自己的懦弱,自己的虚荣,自己的恐惧。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你就什么都完了!

所以,“相信自己”很重要。一个人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很美好的时候,他所见到的人都会很友善。在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怀疑一切的时候,他周围的人就都很狰狞,世界也一片黑暗。

“我优则人优”。这个人虽然很蠢,很笨,但是他很憨厚;这个人慢条斯理,但是他有沧桑的经历;这个人毛手毛脚,但是他有青春的活泼;这个人很狡猾,但是他很聪明。要看他好的方面,不要看他坏的方面,掌握他的美好,掌握他的前程,掌握他所有的一切。

严格地要求自己,给别人美好、动人的东西,给别人好的感觉,这就叫“人格魅力”,自信的魅力。

一个缺乏信心的人,就如同一根受了潮的火柴,是不可能擦亮希望的火光的。罗宾开讲习班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来问他:“我如何才能够培养出信心来?”罗宾的回答是:信心一次产生一点点。反复是培养信心的办法,因为通过确认而不断地向潜意识发送指令,你就会建立和培养起信心来。反复不断地发送到潜意识里面的任何想法,最终都会在潜意识里表现出来,而且反映在你生活的现实当中。信心一次建立一点点,只要坚持,就会有一天你拥有了足够的信心。

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培养起来。如果通过反复不断地确认,觉得你相信自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传递到潜意识里,它就会带来这样的成功,因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你达到自己想达到的人生目标。它看不到任何障碍,也没有任何限制。它只做潜意识思维让它去做的事情。

信心可以移山,可改变历史的进程,可治疗伤痛,也可以创造财富。从直觉上看,我们感觉到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信心的力量,有很多种表达方法可以说明这一点:“对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信心。”我肯定,一定有人告诉过大家说:“坚持信心,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样的人是在鼓励你用自己的一系列行动来坚持住。信心是宗教的基础,也是对于失败的唯一已知的疗法。

现在就是做决定的时候了。你可以从这里开始你一生中最伟大的旅行,根本没有任何限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又不去做,这是你对自己犯下的最大过错。有了优势而不去利用这个优势,使之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神奇,也是人生的悲哀。你所具备的能量并不是偶然来到你身边的,是与生俱来的神灵祝福,是要你去实现缔造者要你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的。但是,你还有自由意志,还有许许多多的诱惑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无法全心全意完成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到了你开始伟大旅行的时候了,在你的一生中发挥自我实现预言的巨大力量,为你自己和你所关爱的人获取成功的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从脚下开始。

放弃自我的偏见

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不计较,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下面是在美国发生的一件趣事。加州有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非常美丽可爱。但是它却有一个怪毛病,常常咳嗽,而且声音重浊难听,喉咙里好像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带它去看兽医,唯恐它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

不料检查结果,鹦鹉完全健康,没有毛病。问题出在女主人身上,因为她抽烟,所以经常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模仿主人的声音。女主人若有所悟,立即戒了烟。

这个故事,能给人以启发。人的通病,总觉得别人不是,自己总是对的。殊不知大家来自不同的生活层面,所见所想的角度和程度不一样,加上个性、知识的差异,便形成观念的分歧;特别是以“自我为中心”。故此社会上常有不愉快、不和谐的事,乃至极大的争端发生。

谁不希望在此纷乱的尘世,寻求一点祥和与温馨呢?

日本有个著名的法师前去拜访一位董事,那位董事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师,当时她突然发现杯子稍有缺口,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师父,很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法师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子就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接受真实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喜欢自己,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自己。

不接受自己的人,常常心情郁闷,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没兴趣。他认为自己思想怪诞,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精神病;他还抱怨周围的亲友、同事、邻居不能理解他,等等。实际上,他没患任何精神病,问题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从而影响到他对别人的接受,进而产生其他方面适应的困难。由于他不曾意识到这点,无病自扰之,表现出自暴自弃的倾向。

可见,对所有人,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都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己,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障。

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

首先,要克服完美主义,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因为这世界并不完美。家人、友人同样有缺点。十全十美是可欲而不可达到的,所以,应当“知足常乐”。要容忍体谅,不但要与他人相处容易,亦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不苛求。不要做时钟的奴隶,尽可能在时间限制内完成工作,记住“欲速则不达”。要明白讨好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根本不必去尝试。“受欢迎”的本意是使他人赏识你的本人,而不是你的最好表现。尝试一下“畅所欲言”,坦诚和直率能消除许多障碍与心理压力。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和任何人一样有可取之处。切勿过分自责,任何人都有彷徨的时刻;不必为“爱”与“恨”过分担心。切勿自悲自怜,你的遭遇并不重要,你对遭遇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自知者明,自胜者勇。你可以通过比较法(与同龄、同样条件的别人相比较)、观察法(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分析法(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等来认识了解自己。

第三,要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这样会使你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所能及的胜利能增加你的自信心。

第四,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要经历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也许发挥了才干,也许暴露了缺陷。这没关系,教训和经验都将促进你对自己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陷,肯定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增进自我接受感到的动力。

塑造一个最好的“我”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我们要学会描绘自己的心理蓝图。

在美国西部,有个天然的大洞穴,它的美丽和壮观出乎人们的想象。但是这个大洞穴没有被人发现之前,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因此它的美丽也等于不存在。有一天,一个牧童偶尔来到洞穴的进口处,从此新墨西哥州的绿巴洞穴成为世界闻名的胜地。

我们每个人都有140亿个脑细胞,一个人只利用了肉体和心智潜能的极小部分,若与人的潜力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还有许多未发现的“绿巴洞穴”。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诗中所说:

我,我要比我想象的更大、更美

在我的,在我的体内

我竟不知道包含这么多美丽

这么多动人之处……

我们告别了20世纪,回想过去人类艰难求索的历程,最值得骄傲的不是“登月”,也不是网络,而是人类发现自身蕴藏着无穷的潜力。

人是万物的灵长,是宇宙的精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光扬生命的本能。为“生命本能”效力的就是人体内的创造机能,它能创造人间的奇迹,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什么,就会是什么。一个人心里怎样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心理蓝图”或一幅自画像,有人称它为“自我心象”。自我心象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它的运作结果。如果你的心象想的是做最好的你,那么你就会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的自我。同时,还会经常收听到“我做得很好,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信息,这样你注定会成为一个最好的你。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美国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是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楷模。他12岁时由苏格兰移居美国,先在一家纺织厂当工人。当时,他的目标是决心“做全工厂最出色的工人”。因为他经常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终于成为全工厂最优秀的工人。后来命运又安排他当邮递员,他想的是怎样“做全美最杰出的邮递员”,他的这一目标也实现了。他的一生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塑造最佳的自己,他的座右铭就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