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4343500000036

第36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5)

“概率”是个数学概念,准确论起来挺复杂,简单地说,就是你中大奖的机会有多大。比如说:

33选6彩票获大奖的概率=33×32×31×30×29×28/(1×2×3×4×5×6)=1107568,即1/1107568

35选7彩票获大奖的概率=35×34×33×32×31×30×29/(1×2×3×4×5×6×7)=6724520,即1/6724520

36选7彩票获大奖的概率=36×35×34×33×32×31×30/(1×2×3×4×5×6×7)=8347680,即1/8347680

简直是天文数字!

中奖、小奖也不容易。以36选7来说:选中6个正选号码和特别号码,概率约为1/1192526;选中6个正选号码,概率约为1/42590;选中5个正选号码和特别号码,概率约为1/14197;选中5个正选号码或选中4个正选号码和特别号码,概率约为1/394;选中4个正选号码或选中3个正选号码和特别号码,概率约为1/36。

数字是枯燥的。也可以这么简单地设想:彩票发行者不可能贴钱给你,那么想要500万元,每注是2元,那么这500万元就需要250万人提供,也就是说你的中奖概率至少是250万分之一,——也是天文数字!

所以,“买彩票概率”意义不大。

随着彩票的热浪,彩票图书也热销起来,甚至出现脱销现象。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市场上的彩票类图书已近百种,有本土版,也有引进版;有讲述机理、总结规律的,也有单纯举例、煸动欲望的;还有所谓获胜者中彩心得等。

对此,我深有同感。多年前,有一篇随笔《戏说爱情》,其中写道:

爱情好比有奖贴花,有的人买一张便中头奖,有的人买十张八张、十年八年连末奖也从不光顾。拜伦8岁就开始早恋,歌德74岁还虔诚地给17岁的少女写情书;而持“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爱情”的莫泊桑,后来无孔不入的探索者前赴后继地细细研读了他的全部日记和信件,也没能发现这个老光棍的恋爱掌故,但他同样写了许多漂亮的爱情作品。唐璜找了1003情人,也没找到他理想的爱情。爱情如天女散花,对人类“机会均等”这正义的原则从来是不屑一顾的。哲学家桑塔耶那说:“爱情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当时,彩票尚未开禁,只有“有奖贴花”。这是一种储蓄方式,比如你每个月花5元10元到银行买张票花,贴满12张就可以整取,在利息之外全省每月统一开奖,按号码兑大小奖。这种做法实质上跟彩票差不多,所谓“概率”就这么回事:有的人买一张便中头奖,有的人买十张八张、十年八年连末奖也从不光顾,——对人类“机会均等”这正义的原则从来是不屑一顾的。彩票之可爱亿分之九九九九九九九九是由彩民自己造成的,亿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有些人之所以不同意把博彩视为“投资”,就因为彩票中奖是无“规律”可言的。如彩票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康就说:

很多人认为买彩票是一种投资,我不这样认为。任何一种投资活动都是有规律的,投入和产出应该有一些内在的联系,这包括风险较大的证券投资。而彩票中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完全靠运气。如果过分地渲染它是“投资”,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理论越高深就越伟大吗?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一线的劳动之中。然而,在我们的周围认为理论离现寮越远越伟大的人却大有人在。

我们知道,英国是个令人感慨颇多的国家,曾经它对人类社会现代科技、现代工业及整个现代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其综合国力与经济活力自19世纪后期以来就开始相对衰落,在世界强国中的地位一步一步地往后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产生英国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普遍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科学家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曾指出,越关心人类切身事务的科学家,其地位就越低,这个世界的渣子就是工程师和社会学家;好的科学必须是纯科学,是无涉于实际生活的科学。为英国皇家学会撰写历史的托马斯·斯普拉特一方面肯定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它要求发明者具备积极、勇敢、聪明而不知疲倦的性格,要蔑视千难万险,要花费大量金钱却很可能得不到报偿,要有狂热而活跃的思想,还要容忍例外和违反常规的行为等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发明不过是“位居底下粗俗的才能之士”,因为它的力量来自知识,需要实验哲学的指导等等。这种观念影响很大,不论政府采取什么措施,也不论舆论怎么批评,英国的杰出青年在“干净”的头脑与“肮脏”的双手之间进行选择时,总是选择前者。于是,工程师、制造业、商业利益以及英国的整个经济无形中成了“受害者或牺牲品”。

因此,人们指出,英国要想复兴,就必须学会尊重工程师和商人,把“干净”的头脑与“肮脏”的双手结合起来。

生活中,各种职业、职位之间,各个人之间,的确存在一个报酬多寡和社会地位高低的问题,这不能不促使人们选择一些职业和职位而避开另一些职业和职位。但社会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也有很大区别。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根据社会的需要外,关键在于自身的条件和爱好,适合自己并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万般皆上品。如果这需要把手弄“脏”,又有何不可呢?关键是要头脑“干净”,品德清白。

专家说的就一定正确吗?

“当别人向你建议不能做这个,或者不能做那个时,你不要管他们。”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梦想会实现,你就会取得成功。”

这是一个“从零到1500万美元的女人”说的话,她就是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她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别人的话未必都正确,即使是所谓的专家也不例外。

在哥伦比亚,当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让她参加了一个微电脑的学习班。

虽然在拉丁美洲电脑的标价是10万美元,非常昂贵,但是电脑还是越来越普及了。玛丽亚·艾伦娜马上就投入到这种革命性的技术中来。1973年,她到美国上大学,学习电脑科学。

毕业后,玛丽亚·艾伦娜产生了一个念头。在当时,美国个人电脑的价格在8000美元左右,而拉丁美洲的个人电脑价格却要昂贵得多。她想,为什么不在拉美销售个人电脑,来开发这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呢?1980年,她将自己的想法和许多主要的电脑公司交流过,并请求给她一个机会,在自己的国家销售他们的电脑。

“他们告诉我不要提这事,”玛丽亚·艾伦娜回忆说。“电脑销售执行经理们说,拉丁美洲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许多国家都十分贫穷,那儿的人们没有钱来买电脑。因此他们认为拉丁美洲的市场太小了,根本不值得他们去开发。”

但玛丽亚·艾伦娜就不这么认为。当别人只看到各种局限性时,她却看到了各种市场机会,“我想,即使这个市场只有1000万美元的承受能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能从中挣到钱。而且由于它很小,所以就不会有什么人为它去竞争。”

当时她只有23岁,是个女人,没有任何销售和市场经验,这些是被她见过的经理们称为对她的三个不利因素。但是她却清楚地知道两件事:一是在美国电脑比较便宜,其二就是拉丁美洲需要便宜的个人电脑。为达到目的,玛丽亚·艾伦娜不得不答应所有订货必须预先付款。就这样,Altos电脑公司在没有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给了她9个月的境外代理商资格。

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与旅行社联系。玛丽亚·艾伦娜的要求非常简单:“为我在迈阿密飞往阿根廷的班机上定个座位,在每个我不必支付额外停靠费用的主要城市停靠。”这就是玛丽亚·艾伦娜设计的市场推广计划。她又说:“无知有时是值得庆幸的,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碰到些什么。”

由于没有任何的销售推广经验,玛丽亚·艾伦娜所有行动的向导就是坚信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她在哥伦比亚下了飞机,住进了一家宾馆,拿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码本,开始给当地的电脑零售商们打电话。“当时我想,广告做得越大的公司,它们的规模和业务量一定也非常大。所以我打电话时首选那些做广告最大的公司。”第二天玛丽亚·艾伦娜被约会塞得满满的,她飞奔着赶往一个个约会。在20世纪80年代,女工程师非常少,而且拉丁美洲的许多商人还很不习惯与女人做交易——尤其与一个看上去只有18岁、娇小而年轻的金发女郎。但她用自己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将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转化成了优势。玛丽亚·艾伦娜这样描述了她后来的客户当时对她的反应;“他们对一个女人谈论他们不知道的,当时最新的技术和事物非常着迷。他们的反应令人非常满意,因为我有很棒的产品,而且我提供的价格很有优势,将使他们可以和一些大的经销商竞争了。”

在3个星期的行程中,玛丽亚·艾伦娜旋风般地穿行于厄瓜多尔、智利、秘鲁和阿根廷。在每个国家,她都用同样的办法来推销她手上的产品。“我原本计划销售1万美元的产品要1年后才能返回美国,出乎意料的是,我仅仅用3个星期的时间就接到了价值10万美元的定单和预先付款的现金支票。”这对于在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教课每小时挣6美元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渐渐地,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超过了百万美元,甚至是数百万美元。在其后的5年里,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500万美元。1987年,在《公司》杂志登载的5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上,玛丽亚·艾伦娜的“国际微系统公司”排在了第55位。1988年,玛丽亚·艾伦娜卖掉了公司,继续开展这方面的业务,3年后销售额达到7000万。

后来,玛丽亚·艾伦娜又组建了一个新公司开始向非洲销售电脑,市场专家们又一次告诉她说非洲太穷了,根本就不适合个人电脑销售,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男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个外国女性在非洲销售电脑就更不可能了。那时的玛丽亚·艾伦娜早已经习惯这些消极的反应了,她认为这些专家们的目光非常短浅。她相信自己对未来趋势的预见。1991年,她仅仅带了一份产品目录和一张地图就乘飞机到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她的销售活动。她住进宾馆后,就又拿起电话号码本开始联系当地的经销商。两个星期后,她带着价值15万美元的定单飞了回来。

玛丽亚·艾伦娜先是从自己的汽车房,然后又从一间小货仓里开始海运她的产品。虽然规模非常小,但是越来越多的定单却纷纷而至。在4个月的时间里,她用海运方式销售了价值70万美元的产品。第二年玛丽亚·艾伦娜公司的销售额增加到了240万美元,第三年翻了一番,第四年又翻了一番。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前几年中,玛丽亚·艾伦娜的“国际高科技销售公司”的平均销售额为1300万美元,所以它又登上了《公司》杂志当年的5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而玛丽亚·艾伦娜本人也成了本杂志历史上惟一一个白手起家,并使两个不同的公司分别登上著名排行榜的人。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玛丽亚·艾伦娜成功的原因:有好的产品可以进行销售,是玛丽亚·艾伦娜成功的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功是建立在她对自己的信心和矢志不移的实践之上的。

人到中年就已经万事休了吗?

“人到中年万事休”是中国的俗语,然而在现代社会它已变成是错误的了。在西方,人们却认为:“人到四十方开始。”

因此,如果您尚未少年得志,您大可不必忧虑,因为人生四十才开始。如果您已到中年仍未实现您的理想,您大可不必忧虑,因为人生四十才开始。同样,如果您已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您也不能满足,因为人生四十才开始。

如果您热爱科学技术,希望取得造福人类的大发明或大发现,却连一种牙刷之类的小玩意也没有发明,一篇有份量的论文也没有发表,或者还没有成为爱迪生、爱因斯坦,没关系的只要您有扎实的基础,曙光可能就会出现。弗莱明40岁那年在研究大量制造青霉素的方法,乔纳斯·沙克40岁时发明出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在40岁时协助发明了照相术,法拉第也在相同的年龄制出发电机。

或许,您目前还只达到小康、小富的水平,但您很可能就会中康、中富、大富起来。亨利·福特到40岁出头才成立福特汽车公司;奥纳西斯40岁时买下战后的剩余船只,组成他的第一支船队,航向数都数不清的财富之途。

另外,您还可以做好当总统、总理或部长省长市长的准备,即使是受到了挫折。马可斯·奥瑞里欧斯大帝在公元161年统治罗马帝国,那时他还只有40岁。邱吉尔40岁时,因1915年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惨败而被迫退出内阁,失去了海军大臣的职务,但后来东山再起,成了英国首相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头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更出现了一批中年领导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施罗德、俄罗斯总统普京、日本首相小泉。

当然,成为著名学者和作家也是不错和来得及的。历史学家卡莱尔40岁时完成了他的《法国革命史》,书稿不幸被女佣拿去当引火材料烧掉了,他只好从头再写,仅仅晚两年就出版了,而他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英雄与英雄崇拜》,直到46岁才出版。尼采40岁时正在写作《查理图士特拉如是说》一书,确立了他的“权力意志”学说。

总之,成功与否,和年龄没有多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