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4343500000006

第6章 成事不在天而在人(5)

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安静地坐下来,好好考虑考虑这些问题。但是,为了追求真正的成功,首先搞清楚自己对金钱的看法是十分重要的。花钱的滋味如何?下回在你掏腰包或填支票时,不妨留意一下,花钱的时候,你是有失落感还是有施予感?掏钱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下你的心理状态。

如果有施予感,那是为什么呢?如果有失落感,那又是为什么呢?你觉得什么时候付出来对你来说容易?什么时候付出又最困难?注意一下在用金钱交易的时候,你的态度如何?你是怎样想的?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往往也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你是否能大大方方、爽快地付出?在接受别人的施予时,你感觉有困难吗?

为了使成功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永远有位置,我们必须用中庸之道来涵养自己的性格。对金钱的欲望必须与长远目标相结合,要预先计划好储蓄、花销,制定投资计划。我们必须善于运用我们的计划、合约等,唯有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我们与金钱打交道、交朋友时,要弄清楚“钱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这便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金钱本身并不会使我们快乐,只有在我们对其合理安排、正确使用后,才能使自己和他人尽情享用,快乐无比。

嫉羡是不是一种坏感觉?

妒嫉最为可叹可悲,但因为它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感情之一,是人之常情。妒嫉往往是因羡慕,但又无法达到而滋生,两者合称之为“嫉羡”。一位心理学家说:“嫉羡之中藏着无法估量的力量。”。

(一)增强创造力。有位女士过去常常梦想自己成为一名作家,但并不勤于写作。后来,她看到与她年龄才智相仿的另一位女士已经写了几本厚厚的小说,于是便认真动起手来,最后她终于超过了那位女士。可见,嫉羡能够增加能量,进而可能转化为成功与创造力。

(二)能唤醒沉睡的天赋。一位小男孩,上中学时整天喜欢晒太阳,睡懒觉。毕业时他的一个同学画了一些无聊的画却出了名,他心想,我至少也能够如此。他决定拿出自己的作品来跟这位同学比试,结果获得极大成功。

(三)它是一种提示,也是一种警告。要想把嫉羡变成一种能量和活动,首先应当仔细审视一下自己嫉妒、羡慕的感觉,注意自己嫉羡什么、嫉羡什么人,为什么嫉羡?如果能把自己嫉羡的对象明确地写在纸上,那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藏在心灵深处的愿望或自己潜在的才能。如果嫉羡的是美貌、家世这种天然的东西,或者是流氓恶棍、贪官污吏,或者经常这也嫉羡,那也嫉羡,那就应该多多反省自己了。

(四)它是民主的基础。赫拉克利特曾经声称,以弗所(希腊爱奥尼亚城市,位于欧亚大商道西端)的公民们都该被吊死,因为他们说过,“我们当中谁都不许出人头地”。有人认为,希腊城邦国家的民主运动,几乎完全是由这些热情所激起的,现代民主的兴起也是这样。

总之,嫉羡真的有某种积极的东西存在,它是赞赏的一种轻度变化,而赞赏激发竞争,竞争又激励人们前进,让嫉羡变为你前进的动力吧!

性格太刚了好不好?

唯唯诺诺,唯别人马首是瞻,这种人要么是没有见识,患了软骨病;要么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不过,在现代社会,太刚了也不好。彭德怀一生坎坷,历经磨难,这大概与他的性格太刚有直接关系。

彭德怀直率得要命,认准了的事情非干不可,那股刚劲儿谁都怵头。作为一个军事家,这不算什么过失,因为打仗往往需要坚决、果断,来不得半点优柔寡断。作为政治家似乎不太好,因为容易导致专制。

彭德怀狠打了几个漂亮仗。长征时期不用说,独当一面。抗日时期,组织百团大战,威风又雄壮。最著名的是抗美援朝,把骄傲的美国人打瘪了,使得爱面子的美国佬,直喊“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后果是严重的。毛泽东是否知道这种后果?应该知道,因为太普遍、太严重了;他也许不知道,因为下面总是报喜不报忧,而且是假、大、空的“喜”。

但彭德怀知道。彭德怀下乡去了,他到自己家乡作调查,了解到了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他肯定非常震惊。怎么办呢?他不会伪饰,也不懂欺骗,他将报告整理了一下,写信给最高领袖毛泽东,因为这场运动是他发起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毛泽东才能结束它。

彭德怀要“为人民鼓与呼!”这封长信是在1959年7月14日在庐山上交给毛泽东的。那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在举行之中。信件被印发讨论,随后遭到毛泽东本人的指责。不久,彭德怀被撤消国防部长一职。有人说他和黄克诚、周小舟等人组成了“反党集团”。

此后就很清楚了:1962年再次遭批判,住进北京西北郊吴家花园,后担任过三线副总指挥,1974年含冤而逝。

试问,彭德怀为什么要冒那么大风险上书毛泽东呢?而当时参加庐山会议的领导人,有的左边口袋是一篇发言稿,右边口袋却是另外一篇发言稿,谁都不知道形势怎么发展,不少人持观望态度。毛泽东亲自发动并肯定的大运动,谁敢否定?不是人们都不知道真实情况,而是毛泽东正逐步走向神坛,人们需要一个偶像,而偶像总是正确的。就毛泽东本人而言,他那时已是身不由己,假如接受彭大将军的意见,结束大炼钢铁和公共食堂,并且宣布那场运动是一场错误,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甚至比这场错误的运动本身还要严重,那就是毛泽东亲自将偶像砸碎了,把自己的威信随手丢掉,这怎么可能呢?

彭德怀无法软弱下去了,这是一种高贵的、伟大的性格的体现。他为人民“鼓与呼”,铁骨铮铮,秉直上书,结果是自身命运的大悲剧。

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会有骄矜高傲的无理态度,都是由于受外来血气的影响,只有把这种外来血气消除掉,正气才会出现。我们的身体就如同一个小宇宙和小天地,正气就是支配我们身体中的主人,也即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孟子解释浩然之气说,浩然之气难以用语言来说明,它是一种意气,极博大,极刚强,极正直。培养它又不伤害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需搭配上正义和道德,如果不是这样,就会显得干枯无力。它是集汇于正义行为所产生的,不是偶尔做一个符合道义的事就可获取的,只要行为稍有缺陷于心不安,它就会干枯无力。

培养浩然之气,虽然心里一刻也不可忘记,但也不能违背规律去辅助它生长,像宋国人那样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为小事心烦值得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一些应该不屑一顾的小事情弄得非常心烦。这其实是很不值的,因为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一旦浪费了就不可能再补回来。

著名作家卡尔森在他的书中讲了一个让人终生难忘、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罗勒·摩尔。

“1945的3月,我学到了我这一生最重大的一课。”他说,“我是在中南半岛附近276尺深的海底下学到的。当时我和另外87个人一起在贝雅S·S·318号潜水艇上。我们通过雷达发现,一小支日本舰队正朝我们这边开过来。在天快亮的时候,我们升出水面发动攻击。我从潜望镜里发现一艘日本的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我们朝那艘驱逐护航舰发射了三枚鱼雷,但是都没有击中。那艘驱逐舰并不知道它正遭受攻击,还继续向前驶去,我们准备攻击最后的一条船——那条布雷舰。突然之间,它转过身子,直朝我们开来。我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避免被它侦测到,同时准备好应付深水炸弹。我们在所有的舱盖上都多加了几层栓子,同时为了要使我们的沉降保持绝对的静默,我们关了所有的电扇、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三分钟之后,突然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弹在我们四周爆炸开来,把我们直压到海底——深达276英尺的地方。我们都吓坏了,在不到1000尺深的海水里,受到攻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不到500英尺的话,差不多都难逃劫运。而我们却在不到500英尺一半深的水里受到了攻击。那艘日本的布雷舰不停地往下丢深水炸弹,攻击了15个小时。要是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爆炸,它的威力可以在潜艇上炸出一个洞来。有十几二十个深水炸弹就在离我们50尺左右的地方爆炸,我们奉命‘固守’——就是要静躺在我们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几乎无法呼吸:‘这下死定了。’电扇和冷却系统都关闭之后,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一百多度,可是我怕得全身发冷,穿上了一件毛衣和一件带皮领的夹克,可是还要冷得发抖。我的牙齿不停地打颤,全身一阵阵地冒着冷汗。

攻击持续了15个小时之久,然后突然停止了。显然那艘日本的布雷舰把它所有的深水炸弹都用光了,就驶离开去。这15个小时的攻击,我感觉上就像有一千五百万年之久。我过去的生活都一一在我眼前映现,我记起了以前所做过的所有的坏事,所有我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稽的小事情。在我加人海军之前,我是一个银行的职员,曾经为工作时间太长、薪水太少、没有多少升迁机会而发愁。我曾经忧虑过,因为我没有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部新车子,没有钱给我太太买好的衣服。我非常讨厌我以前的老板,因为他老是找我的麻烦。我还记得,每晚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总是又累又难过,常常跟我的太太为一点芝麻小事吵架;我也为我额头上的一个小疤——是一次车祸里留下的伤痕发愁过。

“多年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起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着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却显得多么的荒谬、微小。就在那时候,我答应我自己,如果我还有机会再见到太阳跟星星的话,我永远永远不会再忧虑了。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永远也不会!在潜艇里面那可怕的15个小时,我所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了四年的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我们通常都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里面那些大的危机,可是却会被这些搞得垂头丧气。比方说,撒母耳·白布西在他的日记里谈到他看见哈里·维尼爵士在伦敦被砍头的事:

在维尼爵士走上断头台的时候,他没有要求别人饶他的性命,却要求刽子手不要一刀砍中他脖子上那块有伤疤的地方。有一条大家都知道的法律上的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这些小事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的平静的话。

很多时候,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可以了——让你有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荷马·克罗伊,是个写过好几本书的作家,他曾经举了一个怎么样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好例子。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吵得快发疯。蒸气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咝咝的声音——而他会坐在他的书桌前气得直叫。

“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么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回到家以后,我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热水灯的声音也差不多,我该埋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完全忘了。”

狄士雷里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平锐克里斯在两千四百年前就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搁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这样子的。

朋友,别再为那些小事烦恼了,那样做的唯一结果是: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哭泣是不是软弱无能?

面对生活,当哭则哭。因为哭泣是感情上的一种自然流露与宣泄,是一种心态上的调适。

老王有个奇怪的习惯——吃汤面不喝汤。每次出去用餐,只要有面食,他一定坚持点汤面。

令人纳闷的是他只吃面、不喝汤。最初以为是汤不合他的口味,后来看他每次都这样,他的朋友终于忍不住问他:“为什么光吃面不喝汤呢?”他似乎没料到有人会有此一问,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筷子,落寞的眼神不知落向何处。

“以前日子苦,老婆也跟着我受罪,常常身上的钱只够叫一碗阳春面。她总是说我工作累,要吃面才会饱,剩下的汤就成了她的一餐。现在生活好过了,她却得肝癌先走了。每次吃面就想起她,总记得把汤留给她喝……”

他说着,眼泪滴进碗里……

许多人都以为眼泪一定是感情沉痛的表现。一个人沮丧、懊恼、疲乏等表面的情绪累积久了,往往需要发泄,结果就是一哭。哭既然可以减轻情绪上的压力,自然也可以减轻身体上的压力。如果一个人因为悲伤而不能一哭,予以发泄,某些疾病就会“乘悲而来”。有些精神分析专家相信,像神经性气喘这样的病,就与“坚忍不哭”有密切的关系。气喘病发作时常有喘息的啜泣,很像欲哭无泪。同样,偏头痛及许多普通无名疾病,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胀痛等,都似乎与过度抑制有关。

虽然哭泣是很自然的事,但仿佛有许多禁忌加以限制。男人除丧事外,似乎是不能哭泣。女人遇到丧事可以当众哭泣,遇到结婚典礼这种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哭泣,失恋时可以躲起来哭,但一超出这些范围,就算失仪了。就连小孩子也只有在身体受了伤痛或极其恐惧的时候才可以自由而哭;小孩子常会因失望而大为生气,这时如果哭叫起来,就会挨大人的骂了。

自古男儿流血不流泪。大多数的人会哭也哭过,却不大肯承认。最有男子气概的人会在极度紧张或努力后流泪。足球队员常在比赛完毕后,不管胜败,在更衣室中哭泣。一位飞机试飞员说,他在试飞后,有时忍不住流泪,就坐在飞机驾驶舱中哭一场。

一位大学教授最近告诉人们,他每次遇到生活压力及挫折过重,就撇开一切,去看场电影。他说:“我选择一部特别伤感的片子,大哭一场。”

一位有三个儿子的年轻母亲也采用同样的办法。每逢孩子吵得太凶,或者家用钱实在不够,不能再买一件孩子的冬衣时,她就把孩子们送到祖母家去玩一个下午。自己打开唱机,听听音乐,哭上一场。她说:“过半个钟头,我就能应付一切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好哭、脆弱、自怜。其实,这些人找到了没有妨碍他人而又最有效果的方法,借以发泄可能有伤身体的情绪。

有一位母亲说她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今年七岁,两个月前刚刚去世。因为孩子从小就有病,所以孩子发病的那一天,“我太大意了,没有把她及时送往医院”。她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一直愧疚地认为孩子的死是由她造成的。说这些的时候,她已痛哭不已。然而此刻更多宽慰她的话都是多余的,只能劝说她要面对现实,要面对未来,要坚强,因为日子还要一天一天地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