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4352100000003

第3章 艰苦奋斗治穷致富(2)

2.植树造林,拉开恢复绿色植被的序幕。从20世纪50年代起,定西各级政府号召群众有计划地封山育林,扩大饲草播种面积。从1952年起,定西各县相继建立了苗圃,培育优良树种,为植树造林创造了有利条件。1956年,巉口林业试验场建立,承担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干旱区造林技术的任务。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营造了18634亩水土保持林,为干旱山区造林积累了经验。1971年,定西开始按山系大面积规划和营造华家岭林带。经过1975年和1978年两次扩建,面积达7.7万多亩。这条林带,以华家岭为中心,沿西兰公路设置长100公里的主林带一条。截至1978年,定西森林面积达219.5万亩。

3.大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也是防旱抗旱、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一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定西科技工作者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加强了以旱作农业为重点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定西农科所培育出来的定西24号春小麦,适应于干旱山区种植,增产10%以上,1978年荣获甘肃省科技成果奖。临洮农校培育出的I临农12号、临农14号春小麦。抗锈、高产、稳产,适应于水川区种植,1978年荣获甘肃省科学技术成果奖。适应干旱地区种植的渭薯1号、渭薯6号马铃薯新品种,以及定西系统胡麻优良品种,均在甘肃省内外获得广泛推广。在发展旱农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同干旱作斗争的吃苦耐劳的农业科学技术队伍,这支队伍为改变定西的贫困面貌作出了贡献。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开放、改革、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定西人民实事求是地总结当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迎来了定西与干旱贫穷作斗争的新时期。定西人民利用国家给予的有力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运用长期积累的抗旱抗灾的丰富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同各种自然灾害和不利条件进行英勇顽强的搏斗,踏上了治穷致富的道路。1983—1986年连续4年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87年虽遇到多种灾害的侵袭,但粮食总产量仍达到533340吨,油料总产量达36341吨,居甘肃省第二位。药材总产量达10967吨,居甘肃省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51568.41万元。同时,定西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部分农户有了余粮。1986年冬和1987年春连续大旱,北部4县农村吃返销粮的人口比1982年减少53%,回销粮食比1982年下降82.4%,发放救济款比1982年下降73.9%。

1.从改善生态环境人手,坚持综合治理。定西从改善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1983年秋,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倡导,定西揭开了全区性种草种树、改造山河的序幕。这年年底,共青团中央动员全国各地青年支援定西,送来草籽、树种47.7万公斤;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地给中共定西县委寄来胡耀邦采集的侧柏、华山松子。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支持,大大促进了定西人民群众的种草种树事业。1987年。定西造林面积达453.5万亩。北部4县从1983年以来,累计种植多年生牧草305.75万亩,营造人工林141.4万亩,到1987年,人工造林面积达229.36万亩。相当于1982年底保存面积的2.7倍。这一时期,还从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入手,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广节柴灶,修建沼气池,利用太阳能灶,供煤、通电,初步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大多数乡村停止了铲草皮、挖草根等破坏植被的行为。

1983年,水利电力部黄委会黄河中游治理局和甘肃省水利厅商定,把定西县官兴岔列为黄河中游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区。他们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以建立高效的生态系统为目标,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人手,实行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大力种草种树恢复植被的同时,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试点期间,发动全流域群众逐山逐沟地整修,新增治理面积6.3平方公里。1985年底,累计治理面积达13.83平方公里,全流域治理程度达到66.6%。新修水平梯田951亩,新增林草面积6610亩,粮食总产量比1982年提高了108.7%,农业总产值增长147%,人均占有粮食517.5公斤,人均经济收入达317元。试点各项治理措施均达到水电部制定的小流域治理标准。官兴岔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经验,有力地推动定西在原系列治理的基础上加快大面积综合治理的进度。同时,定西以户承包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也有突破性的进展,调动了山区人民治山、管山、养山的积极性。1986年底,定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达6034平方公里。1987年累计修水平梯田256.15万亩。据测算,治理前平均每平方公里年流失泥土约5500吨,治理后减少到3500吨,下降了36.4%。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定西从1983年起,根据当地的各种资源优势和发展区域商品生产的客观需要,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种植业内部,调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1987年,粮食作物占77.32%,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各占11.34%,与1978年相比,粮食作物下降了10.57%。1987年的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农业占57.29%,林业占4.39%,牧业占23.59%,副业占14.72%,渔业占0.01%,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农业结构。据统计,1987年,定西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达61.17万头,占甘肃省第二位;年末生猪存栏数达68.18万头,生猪出栏数达66.41万头,肉类总产量40717吨,均居甘肃省第一位。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也出现了发展的好势头。建筑业、建材业、采矿业、地毯业、马铃薯加工业、草编业、腊味肉食系列开发、亚麻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成为各自所在乡镇的支柱产业。1987年定西乡镇企业达27957个,从业人员达106203人,总产值达27692.8万元,总收入达21411.4万元。

3.实行优惠政策,启动内在活力。1983年,定西北部的定西、通渭、陇西、临洮四县被国务院列入“三西”建设范围,得到重点扶持和帮助。1983—1987年的5年间,国家为“北四县”共安排各项建设投资8564.62万元,专项投资7918.68万元,发展资金945.94万元,按照建设重点,种草养畜1456.79万元,林业生产1897.66万元,农业生产410.78万元,农村能源建设921.46万元,智力开发400.6万元,乡镇企业394.82万元,农电建设383.6万元,小流域治理118.4万元,文教卫生921.3万元。1985年,定西南部的岷县、渭源、漳县又被国务院列入贫困县,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得到重点扶持和帮助。同时,定西实行以工代赈,变“等着吃”为“干着吃”,实行了低征购、减税收、吸收世界银行贷款等,收到了积极的效果。通过“输血”,增强了“造血”功能,启动了定西“穷则思变”的内在活力。

4.做好扶贫工作。1982年8月,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岷县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部署和落实了贫困县的扶贫工作。定西把扶贫工作当作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扶贫责任制。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定西逐级成立了扶贫领导机构,建立了扶贫档案,层层签订了扶贫责任书,从制定计划到措施落实一抓到底。二是重点扶持,启动贫困户的内在活力。各级扶贫领导机构,把帮助农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当作扶贫工作的中心环节,做到了从单纯的生活救济转变为生产开发,从分散的全面的扶持转变为集中的重点扶持,从单一的资金扶持转变为资金、项目、科技、信息等综合措施配套扶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生产性开发,摆脱贫困。三是开展机关单位帮村扶贫活动。1987年1月初,中共定西地委、定西行署作出《关于地县乡机关实行包村扶贫的决定》,实行地、县、乡机关帮村扶贫制度。从1987年初到1988年底,定西地县乡帮村扶贫单位已达599个,确定扶贫村742个,占全地区农村总数的36%。1988年,定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7元,比198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了67元。一部分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全地区的贫困面由1985年的平均为50.2%,下降到1988年底的22.8%(除了民政救济的5种特困户外)。

5.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1984年7月,定西旱作农业推广中心在中共定西地委和定西行署以及甘肃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和积极准备,于1985年2月正式同甘肃省农业厅签订了《百万亩梯田、坝地主要农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承包》合同,并在同年4月召开的甘肃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被列为全省农业科技推广重点项目之一。1985—1987年,3年累计落实承包面积206.41万亩,超额5.41万亩完成了计划,其中粮食作物189.66万亩,占承包面积的89.95%,胡麻20.75万亩,占承包面积的10.05%。3年累计新增粮食8311万公斤、胡麻394万公斤,粮、油新增纯收入3220万元,推广费用收益率为1:92,产投比为4.75:1,经济效益显著。同时,通过技术承包,总结出适宜于梯田、坝地增产的综合技术措施,指导和推动了定西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抗旱耕作技术,如早耕、深耕、碾压、耕耱、中耕等措施,增强基本农田的蓄水保墒性能,通过合理轮作、增加投入、用养结合等措施,培肥土壤:通过推广优良品种(种一般比地方老品种增产15%以上),增强抗旱保收的能力;通过积极推广磷硼拌种、5406菌肥、抗旱剂一号、小麦根际固氮菌、地膜覆盖等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把传统旱农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防治病、虫、草、鼠害,减少农业损失。

(原载《当代中国的甘肃》,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