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4352100000005

第5章 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市场农业

——漳县林果、畜牧基地建设的典型调查

(一九九三年八月)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基础。我就这个问题,到漳县进行了调查。基地建设——市场农业的基础

漳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秦岭山地过渡地带,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在失败与成功的比较中,根据漳县的资源优势,把富民富县的着眼点集中到了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风险小的林果、畜牧业开发上,并摸索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销售为龙头,以专业村(户)为骨干,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开发为特色的“两高一优”农业的路子,把林果业、畜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绿色工程来抓,大力建设商品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苹果,是漳县的一大优势产品,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1985年,漳县红元帅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第二年,漳县被列为全国万亩新红星苹果基地,得到国家、省、地一些优惠。县上规划建立了以漳、龙河谷地带为重点,包括新寺、武当、城关、盐井、三岔、木林、马泉、四族等8个乡镇在内的万亩苹果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苹果基地已粗具规模,8乡镇57村定植果园1.2万亩、37万株,果品产量120万公斤,分别是1985年的20倍、33倍和6倍。由于发展苹果,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有的1亩果园收入7000多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草场,是漳县的又一大优势。境内的露骨山、岭罗山、大黑山等山系,海拔2500~3500米,能放牧的有40万亩,很适宜以肉牦牛为主的畜牧生产。县上规划建立了以西南部山区为重点,包括金钟、大草滩、殪虎桥、石川、四族、东泉、碧峰等7乡在内的畜牧基地。几年来,畜牧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全县存栏大牲畜77789头,猪55548头,羊103368只,肉类总产量415.4万公斤,畜牧业产值2137.4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32%。

发展畜牧,使一些地方和一部分农户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金钟乡大车场村的窑上社,以前户户住茅草房。现在人均牧业收入330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7%。白沟村农民侯廷俊,养牛120头,年收入1.6万元,人均收入3200元。

结构调整——市场农业的核心

建立商品基地,发展支柱产业,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前些年,县委、县政府在这方面引导农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1993年。他们根据地区提出的“一手抓粮,一手抓钱,以钱为主,抓钱促粮,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围绕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果、畜牧业,组织农民由简单的产品生产向大规模的农业基地商品生产转化,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新寺乡,位于龙川河流域心腹地带,海拔1640米,光、热、水资源丰富。是漳县建立苹果基地的最佳地。他们发挥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苹果和其他林果业,林果生产成为全乡乃至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1993年,这个乡的果园已发展到7000亩,加上大麻、蔬菜、胡麻等。经济作物达到1.8万亩,粮经比例由8.5:1.5调整到6:4,其中粮果比例已达到7.8:2.2。该乡八龙村红崖磨社有耕地341亩,其中果园164亩,占48%。全年果品收入可达24万元,人均过千元,人均总收入2100元,人均产粮570公斤,成为全县的“双千”典型。被树为全省果树生产能手的晋坪村老支书白三林,他家5亩承包地,4亩是果园,粮果比例成了“倒二八”,据农技人员测算,他家果品收入近万元。

金钟乡,海拔3000米,有草场23万亩。载畜量达5万多羊单位。乡政府立足本地,面向市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组织看智坡、白家沟、大庄、大车场等4个产粮较差的村的农民向草场转移,实行了农、牧结合,以牧为主,开发草场资源。他们扶持762户农民,筹措资金102万元,引进牦牛1804头,羊1315只,组建50个畜牧联营体。畜牧收入达到286万元,人均18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这个乡的部分村社,牧业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有的农户粮牧收入比已达6:4。

加工销售——市场农业的链条

漳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发展商品农业中,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建基地必须建市场,抓生产必须抓加、销,走产、加、销同步发展,农、工、贸一体经营的路子。他们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组织两套人马,兵分两路,一手抓基地建设和商品生产,一手抓加工、销售和市场建设,注重开发有区域特色的名、优、特、新农产品。

(1)以加工增值为龙头。近几年来。他们从农产品初级出售的圈子里跳出来,进行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全县已经办起农产品加工企业469户,5大类,30多个品种,实现产值1354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1%,呈现出“一厂带一业,一业兴一片,生产保加工,加工促发展”的势头。县食品厂新上沙棘原汁、果酱、果品饮料生产线,为果品加工、增值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武当乡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办起了柳编厂,批量生产果筐。他们还办起了种养加综合开发试验场,成为全乡的培训基地和绿色龙头企业。畜牧业的龙头歧化酶项目,县上正在筹建,明年投产,将促进畜牧业的大发展。

(2)以产品销售为纽带。根据基地产品集中的特点,他们组建了一批民办运销组织,支持发展商贩队伍,“放水养鱼”,帮助商贩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县已有联户、个体运销户500多个,收购运销果品瓜菜2000多吨,肉类3750吨。三岔乡六家岘村农民杨狗儿,贩运肉牛197头,收入9700元;大草滩乡石嘴沟村农民姚尕牛贩运肉牛250头,收入1.7万元;三岔乡王家门村农民杨金泰组织亲友联户4人贩羊收入1.5万元,还带动了一批运销户。

(3)以市场建设为载体。新寺乡东靠武山县,南连岷县。北依陇西,中心村为漳县四大集镇之一,是搞活流通的一个旱码头。1993年国家、集体、个人投资45万元,新建成以果菜为主的农贸市场1.4万平方米。金钟乡也把建设以畜产品为主的农贸市场作为1993年办的四件大事之一。李家河、三岔、城关等综合农贸市场正在建设。在市场建设中,他们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先发展、后规范,先起步、后管理,先繁荣、后疏导的原则,全县农贸市场已发展到10个,个体工商户1034户、1450人,集市贸易成交额700多万元。

服务体系——市场农业的“保姆”

为了解决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商品基地建设之间的矛盾,县委、县政府在搞好社会化服务上下工夫,着力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他们按照“提高县一级,强化乡一级,延伸村一级,发展科技户”的思路,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已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所(点)、社有员的四级服务网络。新寺乡的桥头、大柳、晋坪、八龙等村的果树协会、服务队借助甘农大、地县园艺站的技术力量,引良种,搞培训,抓栽培,联防联治病虫害,群众十分欢迎。金钟乡兽医站配合甘农大科技人员杜绝传染病,控制常见病,提高了牲畜成活率。盖排村兽防所防疫员李玉春工作吃苦,防疫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多年从没发生疫情。新寺乡潭湾村农民果树协会会长包克仁,自费订阅《甘肃农民报》、《甘肃科技报》、《甘肃瓜果通讯》、《西北园艺》等刊物,组织农民进行技术交流。城关董家庄村组织30多人到兰州、武山、陇西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草地河乡兽医站按照有偿服务和低偿、方便、互惠、自愿的原则,以服务求发展、求生存,全方位、多功能地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他们围绕本行办实体,进行山绵羊改良繁殖,年人均收入500元,增加了积累,壮大了实力。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兽医服务单位只有围绕畜牧开发办实体,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也才有用武之地。

综上所述,漳县在通往农业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1)农业走向市场,重要的是把农村产业大军引入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由简单的产品生产向大规模的商品农业基地生产转化,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抓好商品基地建设。各级政府应该学会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引导千家万户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农产品初级出售的圈子里跳出来,围绕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发展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工业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2)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头向市场延伸,疏通流通渠道,开辟国内外市场;一头向生产延伸,联合农民发展商品基地,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拉动农业尽快形成规模效益。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绿色企业、绿色产品为主的产业。要把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发动种养大户,发展股份合作制、联营体,聚集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解决困扰人们的农业投资问题,使具备不同生产条件的农民形成合力。优化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各施所长,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产出能力。

(4)大力发展农产品贩运大军,树立“无商不活”、“无商不富”的思想,形成贩子光荣、贩子有功的社会舆论,使广大农民愿意当贩子,敢于当贩子。在政策上实行“放水养鱼”,清理关卡,减少负担,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商贩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走依靠科技求质量、求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路子。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社会化服务与家庭经营相结合,功能互补。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通过对漳县林果、畜牧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我们看到了该县今后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也看到了面对市场农业的考验应当亟待提高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许多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需要进一步转变和解放。二是加工增值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围绕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加工大力兴办。三是乡级农业服务组织条块关系不顺,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有些村、社服务组织“短腿”,生产上小而全,统一经营层次缺位,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是极不适应的,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原载《工作通报》,199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