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4352100000061

第61章 革故除弊脱胎换骨(2)

中小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原则。只要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发展企业,有利于提高职工收入,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把改革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小企业改革必须因企施策,分类指导。结合企业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条件,充分体现地方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充分考虑资金、人员、技术、装备、产品等情况,还要考虑管理水平、离退休人员等状况及地区经济社会条件,来选择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模式,从生产力水平现实出发搞改革。三是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殖的原则。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源泉,改革中必须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放在第一位,通过这一途径来壮大国有资产总量。特别是贫困地区,存在着农民温饱没有解决,城镇干部、职工工资拖欠严重两大难题,地方财政不可能对企业有新的投入或抽出资金建项目。这样,原有企业国有资产在改革中的保值尤为重要。四是坚持地方经济整体发展的原则。中小企业的改革必须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在贫困地区,农业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生产加工的增值能力很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很低。因此,要致力于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把农业基地建设和城镇支柱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贸、工、农一体,销、供、产一体,协调发展,配套服务,以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大的强、小的活、亏的少”的经济新格局。因此,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原则,增强竞争意识,是中小企业改革的方向。

三、中小企业改革必须突出重点

根据中央提出的抓好大企业、放活小企业的战略决策,就中小企业来说,主要任务是“放小”的问题。“放”就是使中小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领导体制及其进入的市场领域。中小企业“放”的重点仍然在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界定产权,划分清楚存量资产的归属关系:二是明确人格化的所有者代表,由谁或哪类机构来行使所有者职能,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负责;三是进行企业财产关系的重新组合,使企业产权投入多元化:四是使国有资产存量流动起来。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多样性原则,多元参股扩张一批,以强扶弱托管一批,产权出让盘活一批。公有民营租赁一批,配股增股改造一批,母体裂变分离一批,“退二进三”转产一批。兼并联合重组一批。重点在实行股份合作制。在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独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形式,股份合作制也是一种新型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其最大特点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兼有股份制特点,实行劳动合作与资产合作相结合。企业职工既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又是企业集体的劳动者。由于实行民主管理,职工享有同等权利;由于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所以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企业职工利益共同体。根据中小企业特点,既要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现有职工的安置问题,又要考虑现有体制的变革问题,还要考虑资本紧缺的现状。因此,要尽可能把国有中小企业交给社会去办,交给骨干企业去办,交给职工自己去办,交给能人去办,真正实现多元主体,政企分开,提质增效,促进发展。

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具体运作比较复杂,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厂一策。要特别注意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按严格的工作规范,正确合理地进行资产评估、股权设计和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无偿流入个人手中。正确合理地进行资产评估,是防止资产流失的一项基础工作。评估的范围应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评估的方法可采用市场法、成本法或收益法,也可三种方法兼用。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深层次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要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使企业通过改革,理顺产权关系,解决企业的动力机制、发展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能把改革与发展对立起来,割离开来,而要把改革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转机建制激发出来的活力转换成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动力,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2.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产权制度改革中。职工安置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和改革的顺利实施。在搞好骨干企业改革的同时,要抓好亏损困难企业的改制工作,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破产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

3.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配套改革的关系。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它不能包医百病,解决所有问题。必须也只有与其他改革配套进行,才会取得显著效果。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改革情况,从企业的角度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在制订企业改革方案和制定措施时,充分考虑现有体制的状况和承受能力,与相关改革配套衔接,使企业改革方案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

4.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管理的关系,企业有了产权制度和体制的保证,但是代替不了管理。要把深化企业改革与强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保证的关系,不能割裂开来。企业改革是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和改善管理的强大动力,所有的改革都要促进企业严格的科学管理。企业管理是整个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改革内容。只要存在企业,就有企业管理,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管理体系。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

5.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关系,企业有了好机制,还要有好班子。改革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是企业改革的难点。要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同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按照配齐、配顺、配强的原则,分类定级,调整管理办法,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比较规范的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权、责分明。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运行机制。加强企业的领导班子,要建立企业领导班子评审、考核制度,奖优罚劣。

6.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政治优势,是当前的一种错误倾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职工是企业主人的观念。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研究人的行为,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改革工作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使职工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操主人心、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主动投身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除了通过股份改制等形式实现企业产权的重新构造,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以实力较强、有发展前途的重点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走兼并、联合之路,推动资本的聚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建立一批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跨地域、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又一方面。建立企业集团,具体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企业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主要是企业行为,集团成员的选择,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相互参股,集团的形式或体制等。都要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只能从发展经济的战略角度出发,通过政策进行积极引导和推动,帮助企业解决在组建集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要坚持以资产为联结纽带。这是组建集团的核心。集团公司内部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利用资产这条纽带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真正形成资产经营一体化关系,发挥集团的群体优势功能。三是坚持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只要能实现优势的有效互补,提高竞争能力,具有内在的经济联系,符合经济的自然流向,能发展,在行业中有地位,企业自愿联合的,就要大力支持,坚持突破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和行业系统的限制。四是坚持发挥“三名”效应。也就是要围绕名牌产品、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来组建发展企业集团。这既可以充分利用其市场、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又可增强集团内部的凝聚力,有利于加快集团发展的步伐。五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范化。组建发展企业集团,要把立足点真正放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努力提高集团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之,突出重点,增强效益意识,是企业改革的关键。

四、中小企业改革必须综合配套

中小企业产权改革要求,必须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着力加快各种外部环境的改革。一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完善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提高职工健康水平;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建立失业救济工作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制度。二是继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实行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财政政策,建立新型的财源管理体制,完善并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纳税申报办法,加强税收征管改革;加快商业银行专业化进程,完善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加强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配合企业改革,进行国有资产营运体制改革的探索。三是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抓好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规范土地市场,建立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落实市场办、管脱钩的体制,培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投资和经营管理组织,规范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对中介组织的指导、管理与监督,为中小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提供最基本的市场环境。

中小企业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形成齐抓共推的合力。地方党政必须以改革为中心,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按照统一方向、统一政策、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的原则,专题研究,制订方案,组织实施,靠实责任,抓点带面,督促检查。体改部门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组织学习研究政策,及时审批试点企业方案,帮助改制企业制定好章程,强化政策协调功能: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确定试点,主动解决试点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财政、国资、会计师事务所等要积极开展验资、评估、确认等具体业务,为改制提供及时服务;土地、金融、税务部门要投身于改革,出谋划策,优化环境;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要协同动作,为改革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要对试点企业跟踪报道、开办专栏,广泛动员、大造改革声势。总而言之,社会配合,增强帮扶意识,是中小企业改革的保证。

(原载《会员论坛》,1997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