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4352100000076

第76章 关于张掖深化企业改革的考察报告

(二00一年九月)

2001年9月11日一13日,我们赴张掖考察学习了深化企业改革的经验,主要采取看、听、议的方法,参观了张掖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等几户企业.听取了张掖深化企业改革情况的介绍,并与有关对口部门和企业集中进行了座谈讨论。

张掖深化企业改革列入企业269户,已完成改制224户。占83.6%,涉及资产23亿元,收回资产5802万元,置换职工身份11600人。支付经济补偿费9511万元。其中整体转让106户,占47.3%,部分转让18户,经营者持大股16户,租赁经营9户,破产、解体22户,兼并联合、抵贷、组建专业合作社等20户。通过产权转让,共吸引受让人投入发展资金5738.8万元,通过注入资金,增强了企业后劲;同时对812户乡镇集体企业明晰产权、摘“红帽子”、出让公有资产,增加了企业效益:对企业化管理的15户事业单位,整体转让,改制为私营企业,增添了活力。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张掖深化企业改革的成功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真正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学习经验、再鼓干劲的目的。概括起来,张掖深化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力度大

首先,领导力量到位。他们根据以前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均股现象严重、经营者持股额小、风险意识不强、职工是全民固化身份等问题,从2000年3月份开始,着手研讨深化企业改革问题,到9月份全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平凉现场会后,他们加大力度贯彻全省会议精神。反复研讨论证,出台了深化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把企业改革作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抓,成立了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地委书记任组长,行署专员和分管副书记、副专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组成7个督促检查组。每组“以联系县为基础”,由1名地级领导干部任组长,3名地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专门督察、指导、推动各县市企业改革具体工作,共抽调地级干部11人、地直部门负责同志30人。同时,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抽调工作组派驻企业,帮助开展深化改革工作。共抽调400多人下县下企业。通过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强有力的改革领导力量。

其次,领导措施到位,党政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改革难点;分管领导到现场督促。抓点带面。推动全盘。在改革集中突破的半年时间,先后召开地委委员会、四大班子联席会3次、行署常务会十几次、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会议20多次,专题研究解决深化企业改革问题。在改制初期,召开400多人参加的改革培训会,集中培训了从党政部门抽调的人员,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后,派驻企业帮助指导改革。为了加快进度,7个督察组根据各阶段进展重点,及时深入各县市、各企业督察指导,及时反馈信息,通报情况。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根据改制进展情况,随时召开汇报会、座谈会,及时研讨方案,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认真引导,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了改革。

再次,领导方法到位。企业改革工作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以及人大、政协领导各把一关,层层落实责任,把责任分解到部门领导、工作组组长和各企业负责人。凡重大事情集中商量,一般问题分头处理,难点问题由工作组组长带回来专题研究。说不准的,不乱表态;吃不透的,向上请示。真正形成了上下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责任到了具体人头上,任务落到了实处。

二、改革氛围强

1.舆论宣传有力。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开始后,新闻单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周密部署,大造声势,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地毯式的轰炸”,营造轰动效应。《张掖日报》在显著位置整版刊登有关企业改革的文件、政策,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加大宣传容量,宣传典型经验,介绍改制做法,积极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电视台强化大画面制作,及时报道各级领导下企业帮助指导改革的情况,以问答的方式制作专题片,进行政策宣传,专题讲解,邀请有关部门领导解答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各企业高度重视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到车间班组宣讲政策。说服引导,企业宣传组制作横幅、标语、墙报、黑板报,印发宣传材料,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改革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力地发挥了基层的宣传教育作用。

2.部门配合有力。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帮助企业改革,简化程序。实行一门式联合办公、一条龙系列服务,加快了改制进度。体改委会同8个部门制定出台了配套的政策措施;企业主管部门、国资、土管、劳动、社保、审计、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为企业改革提供全程配套服务,在证照变更登记等收费方面进行最大限度的优惠,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改革成本。

3.保障支持有力。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动员,争取全社会的支持。政法战线、金融系统、群众组织积极支持改革,真正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中级法院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提供司法保障,检察、公安及时化解矛盾,法制、司法提供法规咨询、公证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金融机构、专业银行提出了保障金融债权、信贷服务方面的积极措施,贷款、担保、抵押等操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帮助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改制中的财经纪律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深化企业改革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各级组织全力为企业改革服务,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难点突破

张掖推行的深化企业改革,与定西推行的以置换国有(集体)净资产、置换生产土地使用权、置换职工全民身份、所有职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三置换一保障”改革,虽然叫法不同,但是改革的内容、形式、范围等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张掖对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决得好。

1.重点把握得好。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是张掖企业改革的重点。他们将这个重点概括为“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并将这作为企业改革总的思路和目标。通过公告等形式引导社会自然人或企业内部职工协议或竞价受让国有(集体)净资产,出让土地使用权,并且明确产权只能转让给一个自然人。产权转让国资局只认一个人的账,明确转让到一个人,至于企业内部如何划分股份,如何吸收股份,政府再不管。这样,使国有(集体)资本从竞争性行业彻底退出,彻底明晰产权:实行一次性补偿,置换职工全民身份,引导职工进入市场调节下的自由劳动力制度,建立全新的企业劳动用工新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新型的劳资关系,企业和劳动者真正实行双向选择。择业自主。

2.难点突破得好。他们对负债大、困难多的骨干企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继民乐水泥厂、张掖水泥厂、化工厂、临泽昭武酒业公司、山丹龙首化工公司等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整体转让产权后,地区造纸厂、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民乐银河食品集团公司也顺利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这些骨干企业大部分建厂较早,职工人数较多。企业负债较大,打入土地资产仍为负数。针对这种情况,坚持一企一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广泛发动群众,制订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社会或企业内部公开出售,成功实现了产权转让。民乐县在大河煤矿改制中,针对该矿负债重、技改资金缺乏、生产长期停顿的实际,县政府从出售企业收入的资产中拿出11.4万元置换该矿职工身份,煤矿产权一次性出让给原矿长,受让人承担原有债权债务,顺利完成改制。为下一步解决困难企业的改制探索出了新路。

3.热点引导得好。城区有区位优势的企业,特别是土地资源开发有潜力,或区位有明显增值的商业性临街门点的转让,确定什么价位是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对此,他们本着公平和为出资人让利让到明处的原则,对商流企业门点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开竞价转让,采取分块出售、土地分类计价、门店公开竞价的办法,对市旅游服务公司大众旅社、甘肃照相馆、张掖理发馆、糖酒副食总公司的永丰商场、金糖商场、七一副食商场等企业都实行了公开竞价转让。副食商场由底价232万元竞价到580万元。同时,对生产性企业沿街有开发价值的土地使用权实行开发后转让或竞价公开转让:对非生产性的闲散土地也采取竞价转让的办法。通过公开竞价转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资部门也取得了高出底价几倍或几十倍的转让收益。

4.改革和发展结合得好。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张掖在企业改革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格在受让人资格审查上把关,把企业真正交给政治修养好、业务能力强、有资本、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手中,使企业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

四、政策运用充足

1.突破性地制定政策。从2000年3月开始,他们就酝酿讨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问题,并组团赴江浙考察学习企业改革经验,借鉴外省经验,他们先提出了企业改革思路,并进一步拿出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讨论稿),印发各部门、各重点企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前后讨论3个多月,4次召开专员办公会集中讨论修改,出台了正式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各县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出台了贯彻意见的配套文件,为顺利进行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2.系统地学习政策。在改革的全过程中,上至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下至全体工作组组员、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都认真学习企业改革政策,包括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召开了两次企业改革和发展政策研讨会,各企业利用夜校业余学校举办企改知识讲座。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学习,所有改革工作人员和广大职工对企改政策学习领会非常透彻,对改革的各个环节如何操作非常熟悉,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得非常到位.

3.创造性地运用政策。改革中张掖始终突出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这两个重点,把置换职工身份作为关键,把所有职工都能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保证。整个改革过程围绕这“两个重点、一个关键、一个保证”开展工作,并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在产权转让中坚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出资者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置换职工身份问题上坚持维护职工利益补偿费走高线;职工身份置换后绝大部分又重新上岗,并全部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改革政策和收费减免措施落实非常到位,降低了改革成本:改制程序也非常规范,手续健全,资料完备,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学习到了张掖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的成功经验,启发深刻,震动很大。以前我们的企业改革一直走到全省的前列,而这次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却远远落后于别的地方。借鉴张掖企业改革的经验,结合定西实际,定西企业改革要真正加快步伐,我们认为应当重点在提高认识、突出重点、用足政策、加强领导等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第一,必须在提高认识上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加快定西企业改革步伐,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克服不思进取、守摊子的思想,消除企业领导怕丢官、职工怕丢全民身份的疑虑,切实解决不敢改的问题,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大胆地改,加快进度改。

第二,必须在重点难点上有新的突破。这次深化企业改革,按改革内容讲,重点是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难点是负债大、困难多的骨干企业。只有很好地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才能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加快改革进程。

第三,必须在用足政策上有新的突破。要认真学习好已出台的7个政策性文件,把握实质,吃透精神。同时坚持因地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用活、用好、用足政策。

第四,必须在加强领导上有新的突破。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按照统一方向、统一政策、统一部署的原则,将改革列为当前城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制定措施,靠实责任。抓点带面,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为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广开绿灯、铺平道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原载《工作通报》,2001年第18期)